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幼稚園的五種人才,你家孩子是哪一種?哈哈哈哈哈哈

魚爸爸有個朋友

最近一直在苦惱件事情

她的兒子總說在幼稚園裡吃不飽

為此她十分擔心

就來諮詢身為母嬰小編的我

▲會不會是飯菜不合口呢?

▲或者說是吃飯太慢?

▲還是說想“騙”點零食?

我絞盡腦汁, 想了各種可能的原因

結果都被她一一駁回

這娃吃不飽的原因

可能是把力氣全都花在砸我的招牌上吧

不過, 這也激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背後究竟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直到幾天後, 她發來一張類似下面的圖片

才解開了我多日的疑惑▼

給大佬下跪了

我是萬萬想不到竟然是這種原因

現在的幼稚園真是“人才輩出”啊

不過, 你要是以為幼稚園小朋友只會“撩妹”

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隨便一個操作都足以讓你震驚

不信?

那就讓魚爸爸給你舉幾個栗子吧

▼▼▼

人才一:淡定大佬

女兒第一天到幼稚園時, 其他小朋友都哭了,

只有她沒哭。 老師表揚她後, 就把她晾在一邊去哄其他小朋友了。 老師好不容易把孩子們的情緒穩定下來, 她一句“爸爸媽媽不要我們了”, 場面瞬間失控。 等老師再次把孩子們穩住後, 她再一句“我們會被賣掉的”, 場面再度失控。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放學, 她又來一句“明天我們還會被送來的”, 這次場面已經不是失控這麼簡單了…

人才二:神遊大佬

剛上幼稚園那會, 女兒總是在上課的時候偷偷溜出去。 有時候是看到小鳥想要去看一看, 有時候是想要上廁所就自己跑了出去。 現在老師為了盯牢她, 都把她放在第一排了。

人才三:嘮嗑大佬

女兒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每次幼稚園睡午覺的時候,她就會拉著別的小朋友一起嘮嗑。後來,其他小朋友都養成了睡午覺的習慣,她就一個人默默坐在別人旁邊自言自語。

人才四:求生大佬

兒子就讀的是一個臨街的幼稚園。剛上學那會,他壓根就不想去。每天把他送到學校後,他就會趁課間活動跑去欄杆的位置,大喊:“救我出去!”現在全社區都知道我“虐待”孩子了。

人才五:挑食大佬

早上班裡一個小朋友坐在餐桌旁,梨花帶雨地哭訴:“我好累啊!上幼稚園好辛苦!”說著用勺子舀起一個鵪鶉蛋:“我家都沒有鵪鶉蛋。”我連忙安慰道:“幼稚園多好呀,還有鵪鶉蛋吃。”小朋友哇地一聲哭得更厲害了:“我不喜歡吃鵪鶉蛋,我吃得好辛苦啊!我累了,我太累了!”

△部分文字內容源自網路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

♥♥♥

面對這些令人大吃一驚的操作

有的家長只是將它們當做飯後閒談

笑一笑就過去了

有的家長卻表現得十分焦慮,他們會擔心

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啊

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啊

孩子這樣做會不會沒朋友啊

作為一個過來人,魚爸爸想要和各位媽媽說

面對孩子的神操作,你們不用太緊張的

幼稚園是孩子初次走上社會的地方

他們在這難免會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是你們還放心不下的話

那就看看魚爸爸準備的幾個安心小tips

1.放鬆心態:孩子年紀還小,天性又活潑好動,自製力也沒有那麼強,他們想到什麼就會直接去做,難免會做出奇怪的事情。只要不是具有安全隱患或者打擾到他人的事情,媽媽們不必一直放在心上。

2.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放學回來,媽媽們可以和孩子聊一下學校裡的日常生活,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點評,教他們正確的處事方法。

3.向老師瞭解孩子的狀況:有時候小朋友和我們的交流可能不夠全面或者是帶有自己主觀的看法。平時,家長可以和老師多多交流,瞭解一下孩子的日常狀態。

人才三:嘮嗑大佬

女兒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每次幼稚園睡午覺的時候,她就會拉著別的小朋友一起嘮嗑。後來,其他小朋友都養成了睡午覺的習慣,她就一個人默默坐在別人旁邊自言自語。

人才四:求生大佬

兒子就讀的是一個臨街的幼稚園。剛上學那會,他壓根就不想去。每天把他送到學校後,他就會趁課間活動跑去欄杆的位置,大喊:“救我出去!”現在全社區都知道我“虐待”孩子了。

人才五:挑食大佬

早上班裡一個小朋友坐在餐桌旁,梨花帶雨地哭訴:“我好累啊!上幼稚園好辛苦!”說著用勺子舀起一個鵪鶉蛋:“我家都沒有鵪鶉蛋。”我連忙安慰道:“幼稚園多好呀,還有鵪鶉蛋吃。”小朋友哇地一聲哭得更厲害了:“我不喜歡吃鵪鶉蛋,我吃得好辛苦啊!我累了,我太累了!”

△部分文字內容源自網路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

♥♥♥

面對這些令人大吃一驚的操作

有的家長只是將它們當做飯後閒談

笑一笑就過去了

有的家長卻表現得十分焦慮,他們會擔心

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啊

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啊

孩子這樣做會不會沒朋友啊

作為一個過來人,魚爸爸想要和各位媽媽說

面對孩子的神操作,你們不用太緊張的

幼稚園是孩子初次走上社會的地方

他們在這難免會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是你們還放心不下的話

那就看看魚爸爸準備的幾個安心小tips

1.放鬆心態:孩子年紀還小,天性又活潑好動,自製力也沒有那麼強,他們想到什麼就會直接去做,難免會做出奇怪的事情。只要不是具有安全隱患或者打擾到他人的事情,媽媽們不必一直放在心上。

2.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放學回來,媽媽們可以和孩子聊一下學校裡的日常生活,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點評,教他們正確的處事方法。

3.向老師瞭解孩子的狀況:有時候小朋友和我們的交流可能不夠全面或者是帶有自己主觀的看法。平時,家長可以和老師多多交流,瞭解一下孩子的日常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