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未君雲南普洱寫生稿(3)

清末畫家任伯年畫芭蕉

任伯年(1840—1896), 清末畫家。 初名潤, 字次遠, 號小樓, 後改名頤, 字伯年, 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 以字行, 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人。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 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長、任渭長、任預)之中, 成就最為突出, 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 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 他重視繼承傳統, 融匯諸家之長, 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 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

未君雲南普洱寫生稿(3)

意象作為中國畫的重要美學範疇, 是中國傳統繪畫中情感的表現載體。 本文通過對歷代畫論和作品的分析解讀, 闡述中國人物畫的意象造型特徵:傳神寫照, 以形寫神, 遷想妙得, 不似之似等來說明中國畫的意象造型更加注重主觀情感的表達, 其造型是經過藝術家的主觀處理、藝術經營加工後更加真實地表達客觀物件, 是把客觀事物的形神和自己的“意”機密的結合在一起的, 所以意象造型更是畫家心中真實所想的型。

意象性造型是指藝術作品不是單純地模仿自然,而是在對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主觀創造,從而達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意象造型的原則是既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又與客觀物象脫開一定距離,而在造型上呈現出“意”與“象”契合的特徵。

也就是使主觀的“意”與客觀的“物”同構對應融為一體。

毛筆生宣線描寫生稿(附局部)

毛筆生宣寫生稿

未君工作室雲南普洱寫生掠影

毛筆生宣線描寫生稿(附局部)

毛筆生宣寫生稿

未君工作室雲南普洱寫生掠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