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Lab試駕|這輛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奧迪RS3,我有話說

文/Jason

奧迪的RS系列一直都是我想要試駕的一款性能車, 作為一個性能控, RS3怎能不親身體驗?但萬萬沒想到的是, 居然給了我一輛騷粉色的。 看到車的一瞬間, 整個人都不好了!

堂堂的七尺男兒, 有種翹著蘭花指當娘炮的既視感。 在開回公司的路上, 始終保持低調不敢張揚, 畢竟這是一台有著400Ps以及480Nm的平民超跑。 但這騷氣的外觀, 也是免不了被各種閃燈挑釁, 難道他們都以為我是gay?

還好, J老師早已習慣了這些腦殘無聊的激進分子, 悠然的聽著CarPlay裡面舒緩的曲子, 忘記車外紛亂嘈雜的世界, 開啟賢者模式。

由於上海的冬天陰雨不斷, 實在不適合拍照。 於是就在頭兩天裡將小粉(後文中都已小粉代稱RS3)作為上下班的代步車, 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舒服。 真的很舒服!

作為一輛零百加速時間僅為4.1s(官方資料)的鋼炮, 懸掛的舒適度著實有些驚喜。 在擁擠的城市中穿梭, 甚至忘記了它是一輛性能車。

本打算去滴水湖拍個動態, 但又擔心下雨, 就跑到了嘉定的紫氣東來公園附近拍了靜態。

尾燈是流水燈,

效果看著比較酷炫。 RS3的logo也告訴路人們, 這是一輛有著戰鬥基因的小跑車。

19寸的大輪轂還是相當帥氣的, 如果在中國的複雜路況下, 我倒覺得換18寸的會更舒適。

說實話, 開了兩天小粉之後, 有點習慣了這個騷氣的顏色, 我竟然還覺得原廠這個噴漆很貼合RS3的悶騷內在。

小粉的駕駛模式有4個可供選擇,我基本就用Comfort+D擋和Dynamic+S擋。這兩個模式下,發動機轉速、油門回應、變速箱以及轉向都區別非常大,感覺就是兩台車。

一個安靜的讓人想睡覺,另一個則躁動的想沖進賽道,一路狂飆。不過,要吐槽這反人類的手動模式加減檔了。正常的性能車都是向後拉升擋,向前推減擋,奧迪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還好有撥片換擋,不然開手動模式能抓狂。

說舒服還真的不是要表揚誰,奧迪的造車水準確實是不錯。內飾做工上乘,座椅支撐不錯、包裹欠佳。它並沒有像RS6那樣在坐墊和靠背中間採用防滑的Alcantara材質,從這就不難看出,小粉的市場定位還是比較偏向日常使用。全液晶的儀錶板就不用多說了,各種騷操作,堵車時可以舒緩下急躁的心情。

如果把駕駛模式放在Comfort,不看方向盤下方的RS標誌和左右兩側的Alcantara材料,我有可能忘記了它那沉睡著的5缸2.5T爆款發動機。要知道,這款發動機獲得過8次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稱號(2.0L~2.5L排量組別)。而且,小粉的隔音也不錯,如果不是激烈操控,很容易犯困。

開了幾天下來,小粉給我的感受還是調教上的舒適性取向。雖然它是一款鋼炮,有著直逼超跑的數據,但它真的太舒適了。

奧迪對RS3的調教並不像之前開過的M2、高爾夫R那樣純粹的操控取向(這兩款車的避震要硬很多,排氣管在舒適模式下也比較吵)。無解的quattro四驅系統,總是讓你感覺有摸不著的極限。無論風雨交加,還是晴空萬里,小粉的穩定性實在是沒話說。

J老師在一條封閉的大直路上測試了零百的加速時間,3.97秒!居然比官方給的資料還快,況且當天的地面還有點濕滑。看到這你有啥感覺?一輛四驅的小鋼炮真的是不挑天氣和路面,一如既往地安全穩定。完全不必擔心因為一個不小心把油門踩多了而甩動車尾。

但這麼高的極限和穩定的動態表現,說實話,J老師有些失望。心裡的潛臺詞:“科技發達的今天,傻瓜車也越來越多了!這車太好開,就像A45 AMG一樣,傻快傻快的!”

如果在同級競爭對手中選擇,我可能會選擇那輛後驅的M2。即使內飾做工和科技感都遠不如奧迪,乘坐舒適性也差了那麼一點,但後驅車的操控樂趣,真不是一句兩句可以形容的!請自行腦補。

結語:

先感謝一下雲老師大冷天幫我一起拍照,幫我拿設備、選角度。

幾天的感受下來,RS3就像一台高配置的4核電腦,什麼都幫你計算的很到位,人車溝通感欠缺,反而失去了性能車該有的樂趣。而且懸掛確實偏軟,即使調到Dynamic+S擋的模式下,在過彎時的側傾依然比J老師的尚酷R要明顯很多。

或許,現在廠商都改變了造車的理念,性能車也不需要你有很好的駕駛技術,只要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感就夠了,在突破車身極限的那一刹那,各種電子輔助立馬介入把你拉回來。

當然,我也不否認它是一輛好車。既可以作為日常代步工具,也可以偶爾感受下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56.5萬的價格買這個2.5T的發動機加上眼花繚亂的科技配置是非常有性價比的。換個低調點的顏色“扮豬吃老虎”,可以秒殺路面上95%的車。只是,那麼多車迷都喜歡的Ta,實在讓我沒有愛的理由。

Afterall,我是一個純粹的petrolhead!我要的是不斷試探一輛車失控邊緣的緊張感,而非放心大膽的肆意超車。況且,小鋼炮的精髓是hatchback(掀背車)或sportback(兩廂),而這輛Limousine(三廂)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能叫做小鋼炮。

小粉的駕駛模式有4個可供選擇,我基本就用Comfort+D擋和Dynamic+S擋。這兩個模式下,發動機轉速、油門回應、變速箱以及轉向都區別非常大,感覺就是兩台車。

一個安靜的讓人想睡覺,另一個則躁動的想沖進賽道,一路狂飆。不過,要吐槽這反人類的手動模式加減檔了。正常的性能車都是向後拉升擋,向前推減擋,奧迪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還好有撥片換擋,不然開手動模式能抓狂。

說舒服還真的不是要表揚誰,奧迪的造車水準確實是不錯。內飾做工上乘,座椅支撐不錯、包裹欠佳。它並沒有像RS6那樣在坐墊和靠背中間採用防滑的Alcantara材質,從這就不難看出,小粉的市場定位還是比較偏向日常使用。全液晶的儀錶板就不用多說了,各種騷操作,堵車時可以舒緩下急躁的心情。

如果把駕駛模式放在Comfort,不看方向盤下方的RS標誌和左右兩側的Alcantara材料,我有可能忘記了它那沉睡著的5缸2.5T爆款發動機。要知道,這款發動機獲得過8次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稱號(2.0L~2.5L排量組別)。而且,小粉的隔音也不錯,如果不是激烈操控,很容易犯困。

開了幾天下來,小粉給我的感受還是調教上的舒適性取向。雖然它是一款鋼炮,有著直逼超跑的數據,但它真的太舒適了。

奧迪對RS3的調教並不像之前開過的M2、高爾夫R那樣純粹的操控取向(這兩款車的避震要硬很多,排氣管在舒適模式下也比較吵)。無解的quattro四驅系統,總是讓你感覺有摸不著的極限。無論風雨交加,還是晴空萬里,小粉的穩定性實在是沒話說。

J老師在一條封閉的大直路上測試了零百的加速時間,3.97秒!居然比官方給的資料還快,況且當天的地面還有點濕滑。看到這你有啥感覺?一輛四驅的小鋼炮真的是不挑天氣和路面,一如既往地安全穩定。完全不必擔心因為一個不小心把油門踩多了而甩動車尾。

但這麼高的極限和穩定的動態表現,說實話,J老師有些失望。心裡的潛臺詞:“科技發達的今天,傻瓜車也越來越多了!這車太好開,就像A45 AMG一樣,傻快傻快的!”

如果在同級競爭對手中選擇,我可能會選擇那輛後驅的M2。即使內飾做工和科技感都遠不如奧迪,乘坐舒適性也差了那麼一點,但後驅車的操控樂趣,真不是一句兩句可以形容的!請自行腦補。

結語:

先感謝一下雲老師大冷天幫我一起拍照,幫我拿設備、選角度。

幾天的感受下來,RS3就像一台高配置的4核電腦,什麼都幫你計算的很到位,人車溝通感欠缺,反而失去了性能車該有的樂趣。而且懸掛確實偏軟,即使調到Dynamic+S擋的模式下,在過彎時的側傾依然比J老師的尚酷R要明顯很多。

或許,現在廠商都改變了造車的理念,性能車也不需要你有很好的駕駛技術,只要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感就夠了,在突破車身極限的那一刹那,各種電子輔助立馬介入把你拉回來。

當然,我也不否認它是一輛好車。既可以作為日常代步工具,也可以偶爾感受下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56.5萬的價格買這個2.5T的發動機加上眼花繚亂的科技配置是非常有性價比的。換個低調點的顏色“扮豬吃老虎”,可以秒殺路面上95%的車。只是,那麼多車迷都喜歡的Ta,實在讓我沒有愛的理由。

Afterall,我是一個純粹的petrolhead!我要的是不斷試探一輛車失控邊緣的緊張感,而非放心大膽的肆意超車。況且,小鋼炮的精髓是hatchback(掀背車)或sportback(兩廂),而這輛Limousine(三廂)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能叫做小鋼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