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躺贏到成為遺產,失落的絲綢業面臨巨變,這兩點是關鍵!

“嫘祖栽桑蠶吐絲, 抽絲織作繡神奇。 ”這是古人對絲綢生成過程的讚美。 可作為生產中國傳統文化象徵絲綢的繅絲廠, 最近幾年卻陸續被列為“遺產”。

一方面是大力提倡“重建”絲綢之路, 一方面卻是絲綢產業發展困難重重。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前面的文章中, 我們對絲綢行業的品牌塑造、中游的加工織造、下游的設計研發做了介紹, 從源頭上認識下絲綢形成和獲得難的問題。

“問題就出在絲綢形成和獲得的環節上, 也就是種桑養蠶和繅絲。 ”在絲綢廠幹了近50年, 現為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的淩蘭芳說, 這兩道環節技術落後, 難改進, 根本上制約了絲綢行業的革命性進步。

古代, 絲綢行業所有的技術革新, 都以中國馬首是瞻;近代以降, 義大利、德國、日本等國後來居上, 一次又一次的改進了生產設備, 直到今天, 全世界絲綢行業的絕大多數核心技術還是以它們為尊。

也正為此, 使得絲綢面料織造、印染, 成品縫紉裁剪等工藝技術, 與其他紡織品相比, 都不相上下。

女工選繭, 考驗耐心和細心

但是, 養蠶的方式千年以來, 卻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戶採桑養殖的農耕時代, 繅絲技術還徘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義大利、日本改進後的水準上。

這種行業短板, 與資訊經濟智慧製造挺進4.0時代的步伐不相符, 最終成了行業困局。

然而, 改進技術, 是需要動力的。

現在, 歐美日本等國的絲綢行業就主要站在價值鏈頂端, 賺取品牌高附加值, 不會去改進養蠶繅絲技術。 只有中國這個無人能比的繭絲原料大國, 與養蠶繅絲命運相系, 努力解決種桑養蠶和繅絲的致命短板, 已經成了國內絲綢行業必須要做的大事。

淩蘭芳說, 這種改變, 在未來10年內有望實現。 他雖然信心滿滿, 但前路並不平坦。

1 繅絲廠技術改進步履維艱

“你看這個接緒打結, 10年前我們都是用牙咬的, 不像現在還能指頭上綁個刀片剪接。 ”在絲綢之路集團下屬的菱湖繅絲廠,

50歲的女工劉琴(化名)站在自動繅絲機器前, 一邊熟練地從機器上拉著比頭髮還細的斷繭絲迅速打結, 一邊歪著頭向潘越飛介紹, 手中正幹的活一點都不受影響。 戴眼鏡的潘越飛湊上前, 定睛看了好一會兒, 才看清劉琴手中拉著的雪白繭絲。

看慣了現代化工廠的潘越飛很詫異地問, “這麼細你都能抓住, 還打結那麼快?”

“我都有點老花眼了, 不過影響不大, 每天的工作量都能輕鬆完成, 我已經幹這個活快30年了, 很熟練。 ”劉琴微微笑道, 要是近視眼, 招工的話都是不要的。

繅絲女工打結, 不再用牙咬

劉琴介紹, 以前繅絲廠進廠是很難的, 大家都是搶著應聘進繅絲廠。 個子矮了不行, 一般要160cm以上才能夠得著機器上的錠, 還要眼睛好, 牙齒好。 進廠了要給師傅交錢, 才可以學到手藝, 要基本學會一般得三個月。

這個接緒打結的工序, 從用牙咬到手指上綁刀片剪接, 已經是繅絲環節的一種小改。 至於說要用機械化代替, 除非採用顛覆性工藝, 這正是淩蘭芳日夜思索的創新路徑。

淩蘭芳說,現在的紡織車間,基本達到了無人化,如棉、毛、麻、化纖等,設備自動化程度很高,纖維斷了,撚一下、融一下就快速接上了,而繭絲是蛋白長纖維,斷了,必須手工接上。像這樣的目前機器難以替代的工序,繅絲環節還有4個,一一攻克或者全盤顛覆,還需時日。而在今天智慧製造大行其道的時代,繅絲廠技術改進困難,造成工作環境與其他行業差距巨大。

就拿浙絲二廠繅絲車間來說,近100名女工大都是像劉琴那樣的老員工,她們年齡最小的30多歲,大部分40歲和50歲。當同齡人在家抱孫子、跳廣場舞的時候,她們每天8小時擋車,除了接緒打結,巧手翻飛,勞動強度也大,十指被溫水泡的發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盼望解放雙手。淩蘭芳告訴員工,總有一天整個車間只有兩三個擋車,只要像打遊戲一樣按鍵就可以處理工藝故障。

“繅絲智慧化,我們員工和淩董都在期盼,也在想辦法率先攻克。”,繅絲廠副總經理站在自動繅絲機前,說話間隙,熟練地給一個繭絲打了結。“我已經看不見繭絲了,主要是憑經驗摸著。”

趙建年今年66歲,40多年前,和淩蘭芳一起在廠子裡同一個車間當送繭工,對於這樣的工作環境,他已經以習為常。

副總經理趙建年講解繅絲工序

趙建年有點感慨地說道,當初工廠裡全是年輕人,上下班時車鈴悅耳,馬路擁塞,而現在招工困難。熟練女工只是以前的十分之一,雖然工效有所提高,但很難招到新的工人了。

2 招工難,上門送的錢也難賺

甚至,招工難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廠子正常產能的發揮。

“2017年以來,生絲訂單需求一直很大,但是無法多產,老客戶要我拿生絲,我拿不出,送上門的錢也難賺。”浙絲二廠總經理陳美麗說,在繅絲車間,有9條生產線,正在運轉的只有7條,由於招不到工人,兩條生產線無法正常運轉,閒置在一旁。並且從去年開始,從原來的兩班倒工作制,改成了一班倒,機器每天只運轉8小時。

對於招工難的問題,陳美麗說,董事長淩蘭芳多年前就想過辦法,那時候國內東西部人工成本差距還很大,就到西南地區招工,但是也留不住。甚至,淩蘭芳聯繫了到朝鮮招工,雙方也接觸洽談了,最終也沒有成功。

現在,像劉琴這樣的老一輩員工越來越少,而年輕人寧願去飯店端盤子,也不願去做這種不但吃力,而且不賺錢的行當。結果,繅絲廠後繼員工問題成了嚴重的難題。

這個問題,對於淩蘭芳的繅絲廠,多年以前,或許就是天方夜譚。

複搖車間用人很少

浙絲二廠,一直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為國內外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操作能手,光省部以上勞模不下數十個。位於絲綢名城湖州,距離絲綢之路集團總部25公里外的菱湖鎮上。它占地面積120畝,前身是在70年前建立的菱湖絲廠,省屬後改名浙絲二廠,一直是行業翹楚。曾為國家創造了數億美元外匯。在菱湖鎮,可以說有無數人的青春、甚至一輩子的命運都曾由它見證。

在整個絲綢產業鏈上,除了繅絲環節技術難改進和工人難招的制約,在源頭上,種桑養蠶的艱難更是致命的死穴。

湖州,曾經一直是桑蠶產業的主要基地。趙建年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湖州共有繅絲廠100多家,而現在只有幾家了,大都處在艱難維持狀態。湖州繅絲廠的減少,除了成本的高漲,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源頭的桑蠶的產量越來越少。

3 蠶農越來越少,盈利與傳承不易

據統計,在1992年,湖州桑園面積35.6萬畝,蠶種飼養量達到110.31萬張,產繭量40981噸,蠶繭產量占全國的1/10。而在2017年,湖州全市僅有18.2萬畝桑園,9.7萬戶養蠶農戶。全市飼養蠶種114321張,蠶繭總產量5962.12噸。減產明顯。

桑蠶產量的減少,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蠶農付出的勞動和收益很難成正比,賺不到錢。

浙絲二廠所在的菱湖鎮周邊,桑園面積大大縮減,許多改成了魚塘,現在已極少有養蠶的農戶。潘越飛採訪完繅絲廠,曾到菱湖鎮附近的一個村莊採訪了一名74歲的阿婆,她種桑養蠶已有40年。由於種桑養蠶太辛苦,10年前,阿婆就不幹這活了。

阿婆說,年輕時工作主要就是養蠶,她早晨四五點就要起來,給蠶寶寶喂桑葉,然後幹點家務活,就得去桑園採桑葉,采完桑葉,差不多又到喂蠶寶寶的時間了。這樣一天採桑喂蠶3次,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基本都要照顧蠶寶寶。

然而,蠶的嬌貴並不止於此,除了按時餵養外,還要必須考慮好2個問題。

(1) 必須有40—50平米的房屋作為蠶室,室內需要較好的保溫保濕性,通風透氣性也要好。因為小蠶需要恒溫32度左右,大蠶需要25—30度。為此要備好加溫設備。

(2) 必須要注意防病。養蠶前後,都要對蠶室、蠶具等進行清洗、晾曬、藥物消毒。因為現在養蠶減收因素中,因蠶病導致養蠶減收的比例高達70%。

即使這樣細緻入微勞累一年,養三期蠶,一個蠶農最多能養3張蠶種,而每張蠶種的理想產量是100斤蠶繭。按現在的市場價,一年收入不到一萬元。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湖州練市的蠶農年養蠶收入已過萬元,3畝桑園的蠶桑收入,就可抵城鎮家庭3年的收入。

這樣的收入差距,導致蠶農後繼無人的風險越來越高。可以說,現在,一個古稀村民逝世,很可能就少一個蠶農。

4 生絲價格持續上漲,絲綢消費面臨升級

絲綢行業,並沒有走到山窮水盡。

女工打包好即將出廠的雪白生絲

絲綢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受2016年G20峰會的國家宣傳效應,整個行業復蘇明顯。

“2016年4月以來,生絲價格從每噸36萬元一直上漲,漲了兩年了,現在已經漲到每噸56萬了。”陳美麗說,2017年下半年開始,庫房一直沒有貨,生產出來就搶光了。現在這麼高的價格,都不好意思向客戶報價。

以前,生絲價格也是經常猛漲,但那時候不管怎麼漲,陳美麗都有300件左右的庫存。並且價格猛漲一段時間後就會迅速下跌。“但這次持續漲價20個月,是歷史上沒有過的現象。”

陳美麗說,2017年繅絲廠銷售額1個億,利潤率達到了2%,比前一年翻了一番。賬上真的有了躺著的現金。以前都只能是維持經營狀態。對於浙絲二廠來說,2017年,不光是生絲賣的好。而是好事一樁接著一樁,去年底,將要投資30億建設淩波塘片區的絲綢小鎮項目,已經被確定下來,多家戰略投資者輪番來菱湖考察洽談,都要參與合作。

絲綢之路集團無疑成了香餑餑。

淩蘭芳透露,絲綢產業集聚、品牌企業入駐這些招商引資任務已超額完成。可惜空間不夠。說這番話的前一天,淩蘭芳剛從北京回來,帶來了一塊"國家工業文化遺產 菱湖絲廠"的牌匾,目前國家工信部只評了11家,菱湖絲廠榜上有名。

照此勢頭發展下去,種桑養蠶和繅絲技術的革命性變革,或許會加快。

1.需求是一個產業發展進步的動力。真絲綢作為天然蛋白纖維,被譽為人的第二皮膚,在追求健康、原生態消費旺盛的今天,絲綢的市場不會消失。但並不意味著不會萎縮,養蠶形式和繅絲技術一直難改進,絲綢消費將變得更加小眾而奢侈。

2.絲綢行業的革命,迫在眉睫,但又死水微瀾。行業內誰都清楚繼續變革,但誰也無能力去做,因為它牽一發動全身,不但需要高精尖人才、大量的資本投入,更牽涉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文章∣天路

編輯∣強強

攝影∣黃碩

手繪∣陵魚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淩蘭芳說,現在的紡織車間,基本達到了無人化,如棉、毛、麻、化纖等,設備自動化程度很高,纖維斷了,撚一下、融一下就快速接上了,而繭絲是蛋白長纖維,斷了,必須手工接上。像這樣的目前機器難以替代的工序,繅絲環節還有4個,一一攻克或者全盤顛覆,還需時日。而在今天智慧製造大行其道的時代,繅絲廠技術改進困難,造成工作環境與其他行業差距巨大。

就拿浙絲二廠繅絲車間來說,近100名女工大都是像劉琴那樣的老員工,她們年齡最小的30多歲,大部分40歲和50歲。當同齡人在家抱孫子、跳廣場舞的時候,她們每天8小時擋車,除了接緒打結,巧手翻飛,勞動強度也大,十指被溫水泡的發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盼望解放雙手。淩蘭芳告訴員工,總有一天整個車間只有兩三個擋車,只要像打遊戲一樣按鍵就可以處理工藝故障。

“繅絲智慧化,我們員工和淩董都在期盼,也在想辦法率先攻克。”,繅絲廠副總經理站在自動繅絲機前,說話間隙,熟練地給一個繭絲打了結。“我已經看不見繭絲了,主要是憑經驗摸著。”

趙建年今年66歲,40多年前,和淩蘭芳一起在廠子裡同一個車間當送繭工,對於這樣的工作環境,他已經以習為常。

副總經理趙建年講解繅絲工序

趙建年有點感慨地說道,當初工廠裡全是年輕人,上下班時車鈴悅耳,馬路擁塞,而現在招工困難。熟練女工只是以前的十分之一,雖然工效有所提高,但很難招到新的工人了。

2 招工難,上門送的錢也難賺

甚至,招工難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廠子正常產能的發揮。

“2017年以來,生絲訂單需求一直很大,但是無法多產,老客戶要我拿生絲,我拿不出,送上門的錢也難賺。”浙絲二廠總經理陳美麗說,在繅絲車間,有9條生產線,正在運轉的只有7條,由於招不到工人,兩條生產線無法正常運轉,閒置在一旁。並且從去年開始,從原來的兩班倒工作制,改成了一班倒,機器每天只運轉8小時。

對於招工難的問題,陳美麗說,董事長淩蘭芳多年前就想過辦法,那時候國內東西部人工成本差距還很大,就到西南地區招工,但是也留不住。甚至,淩蘭芳聯繫了到朝鮮招工,雙方也接觸洽談了,最終也沒有成功。

現在,像劉琴這樣的老一輩員工越來越少,而年輕人寧願去飯店端盤子,也不願去做這種不但吃力,而且不賺錢的行當。結果,繅絲廠後繼員工問題成了嚴重的難題。

這個問題,對於淩蘭芳的繅絲廠,多年以前,或許就是天方夜譚。

複搖車間用人很少

浙絲二廠,一直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為國內外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操作能手,光省部以上勞模不下數十個。位於絲綢名城湖州,距離絲綢之路集團總部25公里外的菱湖鎮上。它占地面積120畝,前身是在70年前建立的菱湖絲廠,省屬後改名浙絲二廠,一直是行業翹楚。曾為國家創造了數億美元外匯。在菱湖鎮,可以說有無數人的青春、甚至一輩子的命運都曾由它見證。

在整個絲綢產業鏈上,除了繅絲環節技術難改進和工人難招的制約,在源頭上,種桑養蠶的艱難更是致命的死穴。

湖州,曾經一直是桑蠶產業的主要基地。趙建年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湖州共有繅絲廠100多家,而現在只有幾家了,大都處在艱難維持狀態。湖州繅絲廠的減少,除了成本的高漲,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源頭的桑蠶的產量越來越少。

3 蠶農越來越少,盈利與傳承不易

據統計,在1992年,湖州桑園面積35.6萬畝,蠶種飼養量達到110.31萬張,產繭量40981噸,蠶繭產量占全國的1/10。而在2017年,湖州全市僅有18.2萬畝桑園,9.7萬戶養蠶農戶。全市飼養蠶種114321張,蠶繭總產量5962.12噸。減產明顯。

桑蠶產量的減少,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蠶農付出的勞動和收益很難成正比,賺不到錢。

浙絲二廠所在的菱湖鎮周邊,桑園面積大大縮減,許多改成了魚塘,現在已極少有養蠶的農戶。潘越飛採訪完繅絲廠,曾到菱湖鎮附近的一個村莊採訪了一名74歲的阿婆,她種桑養蠶已有40年。由於種桑養蠶太辛苦,10年前,阿婆就不幹這活了。

阿婆說,年輕時工作主要就是養蠶,她早晨四五點就要起來,給蠶寶寶喂桑葉,然後幹點家務活,就得去桑園採桑葉,采完桑葉,差不多又到喂蠶寶寶的時間了。這樣一天採桑喂蠶3次,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基本都要照顧蠶寶寶。

然而,蠶的嬌貴並不止於此,除了按時餵養外,還要必須考慮好2個問題。

(1) 必須有40—50平米的房屋作為蠶室,室內需要較好的保溫保濕性,通風透氣性也要好。因為小蠶需要恒溫32度左右,大蠶需要25—30度。為此要備好加溫設備。

(2) 必須要注意防病。養蠶前後,都要對蠶室、蠶具等進行清洗、晾曬、藥物消毒。因為現在養蠶減收因素中,因蠶病導致養蠶減收的比例高達70%。

即使這樣細緻入微勞累一年,養三期蠶,一個蠶農最多能養3張蠶種,而每張蠶種的理想產量是100斤蠶繭。按現在的市場價,一年收入不到一萬元。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湖州練市的蠶農年養蠶收入已過萬元,3畝桑園的蠶桑收入,就可抵城鎮家庭3年的收入。

這樣的收入差距,導致蠶農後繼無人的風險越來越高。可以說,現在,一個古稀村民逝世,很可能就少一個蠶農。

4 生絲價格持續上漲,絲綢消費面臨升級

絲綢行業,並沒有走到山窮水盡。

女工打包好即將出廠的雪白生絲

絲綢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受2016年G20峰會的國家宣傳效應,整個行業復蘇明顯。

“2016年4月以來,生絲價格從每噸36萬元一直上漲,漲了兩年了,現在已經漲到每噸56萬了。”陳美麗說,2017年下半年開始,庫房一直沒有貨,生產出來就搶光了。現在這麼高的價格,都不好意思向客戶報價。

以前,生絲價格也是經常猛漲,但那時候不管怎麼漲,陳美麗都有300件左右的庫存。並且價格猛漲一段時間後就會迅速下跌。“但這次持續漲價20個月,是歷史上沒有過的現象。”

陳美麗說,2017年繅絲廠銷售額1個億,利潤率達到了2%,比前一年翻了一番。賬上真的有了躺著的現金。以前都只能是維持經營狀態。對於浙絲二廠來說,2017年,不光是生絲賣的好。而是好事一樁接著一樁,去年底,將要投資30億建設淩波塘片區的絲綢小鎮項目,已經被確定下來,多家戰略投資者輪番來菱湖考察洽談,都要參與合作。

絲綢之路集團無疑成了香餑餑。

淩蘭芳透露,絲綢產業集聚、品牌企業入駐這些招商引資任務已超額完成。可惜空間不夠。說這番話的前一天,淩蘭芳剛從北京回來,帶來了一塊"國家工業文化遺產 菱湖絲廠"的牌匾,目前國家工信部只評了11家,菱湖絲廠榜上有名。

照此勢頭發展下去,種桑養蠶和繅絲技術的革命性變革,或許會加快。

1.需求是一個產業發展進步的動力。真絲綢作為天然蛋白纖維,被譽為人的第二皮膚,在追求健康、原生態消費旺盛的今天,絲綢的市場不會消失。但並不意味著不會萎縮,養蠶形式和繅絲技術一直難改進,絲綢消費將變得更加小眾而奢侈。

2.絲綢行業的革命,迫在眉睫,但又死水微瀾。行業內誰都清楚繼續變革,但誰也無能力去做,因為它牽一發動全身,不但需要高精尖人才、大量的資本投入,更牽涉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文章∣天路

編輯∣強強

攝影∣黃碩

手繪∣陵魚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