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清輝:A股市場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中起步的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宋清輝認為, A股證券市場是“摸著石頭過河”中起步的, 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 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的發展道路上。 呈現出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步規範的良好格局, 存在比較優勢。 但從資本市場整體情況來看, 內地證券市場還尚未真正成熟, 市場化程度、開放程度還相對欠缺。

業內熱議監管層多次表態“加快推進發行制度改革”

證券時報記者王一鳴

2018年以來, 監管層密集對“加快推進發行制度改革”的表態引起業內熱議。

日前,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在參加“第一屆新時代資本論壇”時表示, 將加快推進發行制度、並購重組制度改革, 著力增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服務能力, 配合全國人大做好《證券法》修訂工作, 推進滬倫通工作進程。

上交所副理事長張冬科亦在上述論壇上介紹了未來上交所“轉型升級”的目標。

張冬科表示, 上交所是一個以藍籌股為主的市場, 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 下一步要逐步把上交所市場建設成為具有多層次、包容性的新藍籌市場。 新藍籌就是新經濟+藍籌, 通過實施“新藍籌行動”, 支援一批新一代的“BAT”企業成長, 成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藍籌企業。

其實, 早在今年年初, 張慎峰帶隊赴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調研時, 針對部分科技類企業反映的“由於存在VIE架構、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等特殊情況, 在A股市場上市有很大難度”等問題, 張慎峰已提出, 要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體系的制度包容性、市場承載力和國際競爭力。 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儘快上市、讓融資者得到更快發展、讓投資者得到更多回報。

不難看出, “加快推進發行制度改革”、“更好服務科創企業”、“建設多層次、包容性的資本市場”等已成為今年證券市場改革的關鍵字。

IPO標準或更多元化

那麼, 未來發行制度會如何改?面臨哪些難點?目前國內市場與海外證券市場相比存在哪些優劣勢?成為近期各界關心的話題。

1月23日,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證券時報記者闡述了他的看法。 他認為, 監管層接連對推進發行制度改革的表態釋放除了監管層的政策導向, 是個重大信號, 要想把代表新經濟和新業態的好企業留在國內,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改革現有的ipo體制, 使之變得更為包容和寬容,

“我們現行的IPO標準是相對單一的, 是以大為美的工業版本的ipo標準。

IPO的標準可以更為多元化、多通道、多選項, 讓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企業能找到適合自身的通道。 比如納斯達克, 紐交所都設定了多元化的IPO標準, 有適合重資產、輕資產, 也有虧損的企業等。 ”董登新談到。 他指出, 不論是創業板、中小板, 甚至於上交所主機板的IPO標準改革, 都可以借鑒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的包容精神, 盡可能地降低IPO門檻, 根據國情設置多元化、多通道的ipo標準, 這樣才可以吸引到代表新經濟和新業態的好企業來A股IPO。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當前, 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創業的制度體系正在不斷完善, 也為我國創新、創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資本環境。 不過, 內地資本市場在制度設計上,

仍有較大的改革空間, 在IPO門檻上, 可以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應推進一些改革。 這方面可以借鑒的經驗有不少, 例如, 在錯過阿裡巴巴的IPO多年後, 近期香港聯交所對主機板上市規則予以改革:1、容許尚未盈利、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2、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企業在作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後在主機板上市。

“聯交所的制度改革對內地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具有現實的啟示意義和借鑒價值。 ”宋清輝認為, 聯交所通過對主機板上市規則的改革, 勢必將會吸引一大批新經濟公司湧入香港上市, 此舉無疑能夠使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在董登新看來, 香港聯交所這一系列的變革,包括未來還將設立創新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將跟內地A股市場,形成競爭、合作關係。

退市制度需協同考慮

宋清輝認為,A股證券市場是“摸著石頭過河”中起步的,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的發展道路上。呈現出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步規範的良好格局,存在比較優勢。但從資本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內地證券市場還尚未真正成熟,市場化程度、開放程度還相對欠缺。

董登新談到,歐美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而且開放程度、國際化程度比較高。這體現在一是對於投資者的開放。二是能夠接納境外的企業來上市,所以歐美股市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相對來說競爭力也更強。

“內地證券市場包容性和開放性還不足。但是我們國家的天然優勢是,香港的證券市場就是個國際化市場,可以考慮把香港市場和內地市場作為互補。例如,滬深港三地證券市場最後能否形成一個適度分工,相互合作的關係。”董登新說。

他預計,2018年創業板在IPO體制創新和標準的重新設計上可能會有舉動,IPO標準的修訂是一個整體,不光要修訂中小板和創業板。上交所主機板的IPO標準也需要重新修訂,主要宗旨一是提高包容性,二是也要考慮開放性需要,即提升與國外的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不過,在董登新看來,未來IPO門檻的降低可能還不會馬上包含對虧損公司上市規則的制定,所以與《證券法》修訂的相關性較小。

無獨有偶,近日深交所副總經理彭明亦曾在上述論壇上表態,在推動國有資本做優做強做大的基礎上,根據新經濟、新產業的特徵,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針對創新創業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盈利特點和股權特點,推動優化IPO發行上市條件,支持符合國家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發展潛力大的創新創業企業上市,擴大創業板的包容性。

“IPO發審已常態化,IPO制度改革也將提上日程;但A股不能只進不出,退市如果仍沒有進展,會直接影響A股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華東一位券商投行總經理在與證券時報記者交流時說。

在退市層面,上交所相關人士此前曾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退市制度與IPO、並購重組等市場基礎性制度密切相關,需要協同考慮,還要在完善市場機制方面下功夫。建立更為科學合理的財務類退市指標,將長期以來“僵而不退”的公司納入退市範圍。特別是個別已經喪失持續經營能力、僅靠財務處理維持上市地位的“殼公司”,應將其及時清出市場。

彭明則指出,“無論是監管、市場還是輿論,對於推動退市常態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於走不動、跟不上或者重大違法的上市公司,要用足法定退市決定權,堅決退市。”原標題:業內熱議監管層多次表態“加快推進發行制度改革”

香港聯交所這一系列的變革,包括未來還將設立創新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將跟內地A股市場,形成競爭、合作關係。

退市制度需協同考慮

宋清輝認為,A股證券市場是“摸著石頭過河”中起步的,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的發展道路上。呈現出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步規範的良好格局,存在比較優勢。但從資本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內地證券市場還尚未真正成熟,市場化程度、開放程度還相對欠缺。

董登新談到,歐美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而且開放程度、國際化程度比較高。這體現在一是對於投資者的開放。二是能夠接納境外的企業來上市,所以歐美股市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相對來說競爭力也更強。

“內地證券市場包容性和開放性還不足。但是我們國家的天然優勢是,香港的證券市場就是個國際化市場,可以考慮把香港市場和內地市場作為互補。例如,滬深港三地證券市場最後能否形成一個適度分工,相互合作的關係。”董登新說。

他預計,2018年創業板在IPO體制創新和標準的重新設計上可能會有舉動,IPO標準的修訂是一個整體,不光要修訂中小板和創業板。上交所主機板的IPO標準也需要重新修訂,主要宗旨一是提高包容性,二是也要考慮開放性需要,即提升與國外的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不過,在董登新看來,未來IPO門檻的降低可能還不會馬上包含對虧損公司上市規則的制定,所以與《證券法》修訂的相關性較小。

無獨有偶,近日深交所副總經理彭明亦曾在上述論壇上表態,在推動國有資本做優做強做大的基礎上,根據新經濟、新產業的特徵,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針對創新創業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盈利特點和股權特點,推動優化IPO發行上市條件,支持符合國家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發展潛力大的創新創業企業上市,擴大創業板的包容性。

“IPO發審已常態化,IPO制度改革也將提上日程;但A股不能只進不出,退市如果仍沒有進展,會直接影響A股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華東一位券商投行總經理在與證券時報記者交流時說。

在退市層面,上交所相關人士此前曾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退市制度與IPO、並購重組等市場基礎性制度密切相關,需要協同考慮,還要在完善市場機制方面下功夫。建立更為科學合理的財務類退市指標,將長期以來“僵而不退”的公司納入退市範圍。特別是個別已經喪失持續經營能力、僅靠財務處理維持上市地位的“殼公司”,應將其及時清出市場。

彭明則指出,“無論是監管、市場還是輿論,對於推動退市常態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於走不動、跟不上或者重大違法的上市公司,要用足法定退市決定權,堅決退市。”原標題:業內熱議監管層多次表態“加快推進發行制度改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