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藝術排第二,永遠上不去!

文/蔣驍飛

1, 申藝術尊嚴

20世紀70年代末, 在一次藝術會議上, 有人在發言中強調“藝術應該服從生活需要”。 吳冠中當即站起來反駁:“生活第一,

藝術第二, 這樣的第二, 永遠是第二, 藝術永遠上不去。 我說, 這個看法有問題, 應該辯論。 ”會場一片寂靜, 竟沒有人敢接他的話茬兒。

會議結束不到兩周, 吳冠中就看到報紙上出現大量批判自己的文章, 從藝術觀點到人身攻擊, 什麼都有。 對此, 吳冠中再次平靜說道:“我始終覺得,

藝術應當有自己的見解和尊嚴, 如果依附生活, 藝術就不會有生命力……如果我的觀點有錯, 下十八層地獄我也無怨無悔!”在當時還不甚開明的時期, 敢說這樣真話的人確實有冒天下大不韙的風險。

2, 說人格尊嚴

吳冠中的一個學生曾為當時一些知名畫家籌辦了一次畫展。

這次畫展非常成功, 但吳冠中似乎不“領情”。 展後對學生提出了批評:“我十分感謝你的工作, 但有些地方我看不慣, 比如在介紹來賓的時候, 你先按照級別介紹, 然後才介紹到會的藝術家;級別高的都坐在前排, 藝術家都坐在後排。 這是畫展, 不是行政會議, 主角是藝術家而不是行政級別!這儘管是形式問題, 卻暴露了級別為上的本位思想。 ”

學生不服, 辯解道:“別的展會都是這樣排名的。 ”吳冠中板起臉, 鄭重說道:“你說的不錯, 現在的風氣就是這樣, 行政級別比藝術水準更重要, 這是有些藝術工作者趨炎附勢的表現。 我希望你們年輕人能堅持獨立的人格, 別自棄、自貶!”學生低下頭, 若有所思。

3, 護他人尊嚴

吳冠中生活簡樸、低調, 經常花兩元錢在樓下找個蹲攤的剃頭師傅理髮。 一次, 一個同事遇見了他, 開玩笑地說:“這麼有價值的腦袋怎就這麼廉價地‘處理’一下?”吳冠中扭過頭笑道:“剃頭師傅也是‘行為藝術’, 我們是紙上談兵, 而他們是在我們頭上施展才藝呢。 ”同事卻挖苦道:“按您所說, 站街的乞丐就應該是行為藝術大師了。 ”

吳冠中見對方的語氣充滿鄙夷的意味,立即回敬道:“你別自以為是,你的體面還要剃頭師傅給你修理呢;乞丐們大都站著行乞,說不定我們當中有人連站著的習慣都沒有培養出來……”同事一聽,無趣地走開了。

吳冠中見對方的語氣充滿鄙夷的意味,立即回敬道:“你別自以為是,你的體面還要剃頭師傅給你修理呢;乞丐們大都站著行乞,說不定我們當中有人連站著的習慣都沒有培養出來……”同事一聽,無趣地走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