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宣繼遊:為什麼資金不買創業板的單

昨天我說了, 今天是有色行情的反擊之日, 結果這一天有色之前沒漲的股票報復性反彈了, 之前的主流股票均沒有動靜, 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哀, 好比我猜中了開頭, 但是我沒有猜中結果!我是宣繼遊, 這是我的第1135篇文章。

上證指數繼續六連陽了, 之前十一連陽之後, 出現了一根陰線, 之後又走出了6連陽的行情, 我說實話, 我真心不敢說上證指數需要回檔這種話, 因為從趨勢上來說目前上證指數還在趨勢當中, 沒有明確信號之前, 誰敢說即將調整了呢?我相信過去一段時間裡, 太多人自以為能夠淩駕在趨勢之上的人都提前告訴大家,

要調整了要注意風險了, 減倉吧之類的話語, 但是這些話現在看來都是被打耳光的, 趨勢不可逆, 這是一句廢話, 但是很少有人做到。

那麼如火如荼的大盤股的對立面就是目前冰天雪地的創業板了, 很多投資者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都被各種評論從藍籌拉到創業板當中去了, 理由就是創業板一直都不漲, 不可能永遠都不漲的。

但是事實就是, 指數不斷創新高, 創業板一路半死不活, 那麼為什麼資金不買創業板的單呢?

其實原因大約有三點:

第一點:創業板快運行10年了創新成份真的很低。

創業板從2009年面世到現在, 大家看到了創業板目前已經6-700家上市公司了, 但是真正具備創新成份的公司簡直是鳳毛麟角。

這個問題一直懸在創業板頭上, 無法解決。

既然創新成份這麼低, 那麼為什麼還要給這麼高的估值呢?這個問題就是大資金為什麼不買帳的最直觀的原因了。

第二點:商譽的地雷太多了。

從2013年創業板開始走出低谷之後, 創業板連續三年的並購和資本運作簡直就是兩市當中最多的板塊了, 基本上大多數創業板公司都出現了並購以及市值管理的工作。

這些工作從本質上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人賺快錢的決心一直沒有變, 所以過去的幾年裡炒題材炒概念成風, 很多並購其實都是子虛烏有的, 甚至說就是一個故事, 為了股價的拉升無所不用其極, 而這些並購中大多數其實最後都無法兌現一開始的承諾,

這就意味著商譽的地雷埋下了。

一旦承諾不兌現, 就會計提商譽, 也就是學術上的商譽減值, 這直接就導致了創業板的股票業績虧損不達標。 現在的創業板比比皆是。

第三點:盈利能力是痛點。

誰能想到創業板最賺錢的公司不是創新創業的公司, 而是一家養豬的公司。

而創業板80%的公司盈利能力其實一般, 所以這導致了創業板的估值居高不下, 高估值意味著高期望, 當期望落空的時候, 就變成了失望, 所以當年2013-2015年創業板大牛市是機構抱團取暖推動的, 當時是互聯網+的風推動創業板整體估值走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地步。

但是當這些期望值無法兌現的時候, 就是失望啊!大機構太清楚自己當時抱團取暖的原因其實就是利用資金優勢去趕一陣風,

但是當風過去了, 豬還在天上的時候, 這就是悲哀了。

而現在的創業板就是要從天上回到地上的過程, 當年的大機構都很清楚, 現在他們更清楚。 所以他們一定不會買單。

而遊資在過去的一年裡簡直被當成原罪被打擊, 這個打擊的力度直接涉及到所有在一線的遊資, 這樣的打擊會直接打擊到遊資的操作手法以及對於創業板的興趣。 大資金都不敢玩了。

難道靠著中國的中小投資者就能夠推動著6-700家股票重新創下新高?遠遠不能的, 因為中小投資者本質上是遊兵散勇, 沒有打陣地戰的基礎, 所以創業板出現了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無交易的股票。

這不是偶然這是必然。

還有造假以及誠信危機的存在, 如樂視這樣的公司存在, 所以創業板在回到地面之前, 其實很難有很大的機會, 至少大資金很難去買帳。

那麼創業板就一無是處了嗎?

不是!

如果現在創業板能夠完成盈利能力的突破, 真正創新的企業以及盈利回報不錯的企業走出來, 那麼我相信, 沒有永遠下跌的股票也沒有永遠上漲的股票。 只是時間未到。

明天樂視就要複牌了, 在樂視開板之後, 創業板一些業績優良的股票還是有一個撥亂反正的機會, 但是對於整個創業板而言, 整體估值要回到地面, 要真正的去經營好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才是關鍵。

畢竟, 盈利才是回報股東最好的方式, 同樣, 利潤才是股價最堅實的基礎。

今天要注意了,光伏和有色翻多了,新能源車也到臨界點附近了!

我自己繼續持有銅和鋁!就這麼簡單!

今天要注意了,光伏和有色翻多了,新能源車也到臨界點附近了!

我自己繼續持有銅和鋁!就這麼簡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