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發違規公告、超低價收購……融創套路能獵殺樂視網18萬股民嗎?

今日, 繼樂視網上週三連發Bad News 之後, 樂視控股終於不再沉默, 發佈公告聲明指出樂視網在上周發出的《關於公司股票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編號:2018-018)"存在部分事項闡述不夠完整"的問題, 其中包括:

1. 公告中提到的75億債務與樂視控股及債務小組掌握的資料尚存一定差異, 經初步核算需要樂視控股等關聯方承擔還款的金額預計在60億左右。

2. 在樂視控股預計承擔的約60億還款金額中, 其中超過30億元已有相應解決方案在加快執行, 剩餘20多億將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徹底解決, 目前各方正全力推進。

3. 債務危機發生後,

樂視控股及債務小組通過資產處理及抵債的方式全力保全上市公司;針對其他債務, 賈躍亭先生在第一時間承諾盡責到底, 並成立債務小組專項處理, 還委託妻子甘薇、哥哥賈躍民在國內全權處理債務問題, 履行股東責任。 自樂視資金鏈危機爆發以來, 樂視控股及關聯方已累計償還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及供應商的債務約160億元。

目前樂視網並未對樂視控股的聲明作出回應。

不過, 就樂視網與樂視控股從1月至今的隔空喊話已經不難讓吃瓜群眾看出, 曾經一見如故的賈孫二人已經進入了利益拉鋸戰, 而其中融創系想要鯨吞樂視網、博取利益最大化的野心幾乎是暴露無遺。 尤其是在複牌前的 重組失敗、更名失敗以及九大風險, 實實在在的讓人感受到了其中控股權利之爭的微妙。

樂視網爭奪大戰:誰在套利爭權拿土地?

在股市中, 樂視網的利空消息從未斷過, 在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1月開始推動、美國FF融資消息落地後, 利好的聲音漸漸壓制利空。

但無疑樂視網的系列公告成為了最大的利空。 而這一大利空如果真的導致了股票的連續跳水, 最大受益者會是誰?除了抄底的機構外, 恐怕只有融創系了。 因為財大氣粗的他們即便在原始投資上難以避免的會遭受損失, 但抄底控股的機會面更加巨大, 並且誘人。 也有人認為, 如果孫真的有此想法, 那麼在2017年下半年就可以動手了, 何必等到今天?這種說法乍一聽似乎有道理, 但真正梳理後卻是難以站住腳跟。

一, 2017年下半年的各種客觀條件並不允許, 尤其複牌是需要樂視網對監管機構作出充足的解釋後才能夠完成的, 而這些在當時條件下幾乎是沒有太多進展, 起碼表面工夫都沒有做到位, 所以無法複牌。 二,

下半年融創系的重心是放在了蠶食樂視具體業務上, 各種人事變動、各種資產騰挪, 基本沒有時間來做股市上的這些操作。 當然, 忙碌的過程中, 我們也沒有看到樂視網的任何業務有任何的進展!三, 事實上或許在2017年下半年複盤, 那個時候人們對孫、融創的信心是還保持在高點, 或許複牌反而能夠取得比現在複牌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 目前在一些社區上居然有人放出聲音稱, 只有賈躍亭把FF的股權給了樂視網才能夠拯救樂視!這種消息明顯是有人有心而為之, 首先FF是一個大肥肉誰都知道, 其次, 賈躍亭在美國的FF完成融資, 此時賈躍亭在國內的輿論聲量已經開始逐漸好轉, 對於樂視網來說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利好,

甚至有可能扭轉賈躍亭在樂視網的地位。 所以, 我們就可以想像, 當賈躍亭受制于樂視網股價時, FF的股權就成為了狼群中的盛宴!

這樣的操作實在是, 細思極恐!

曾幾何時, 很多股民都把孫宏斌當作了樂視網和賈躍亭的白衣騎士, 但是現在看來結果並非如此, 很有可能是樂視網要重走一次"綠城"老路, 而賈躍亭本人要付出的代價或許比綠城宋衛平還要更慘, 因為在賈躍亭身上有一個令不少巨頭都垂涎三尺的好買賣"FF汽車"。 曾有人評價賈孫二人的利益拉鋸已經開始:"從孫宏斌的角度來說, 他是想以最小的成本把樂視在國內的資產據為己有。 在FF沒有融到資之前賈躍亭完全處於劣勢, 孫宏斌真的有可能以很低的代價, 把這些東西據為己有。但是當FF融到資以後,賈躍亭可能就會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不管怎麼說在之後樂視在國內資產的處理過程中,賈躍亭和孫宏斌還會有更多的利益拉鋸的過程。"

那麼孫的融創看中樂視的啥呢?視頻網站?超級體育?手機?超級電視?當然不是。看中的是樂視已經拿到的產業基地的2萬畝土地,還有日後可以通過樂視互聯網的概念繼續拿低價的產業土地,然後配套大量的住宅由融創開發,這一套萬達玩的妥妥的,如今融創自然希望能夠從樂視網的土地資源上打開一個缺口,畢竟公開市場招投拍成本多高啊。

融創資本套路大揭秘:造假拆臺壓價

事實上,融創在投資、收購的套路上確實是如出一轍。首先是在股市資訊披露上存在誤導性。2017年10月,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就發佈公告,譴責融創中國及現任執行董事孫宏斌、汪孟德分別違反《上市規則》及《董事承諾》,未如實披露消息並有誤導性。公告中指出,"融創中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918)未有確保聯合公告及終止公告均準確完整及沒有誤導性。"以及,收購佳兆業事項中"違反《上市規則》的披露規定屬於嚴重違規,該等規定旨在保障股東以及投資者的利益。"

其次,是對合作企業、收購企業的野蠻融合。在綠城收購失敗後,綠城創始人宋衛平曾評價雙方合作是"把綠城賣給了一個不應該賣的人",並表示在融創進入綠城之後"致使客戶擔憂不滿,合作夥伴委屈且受到了不合理的對待,致使很多基本承諾以及與地方政府所簽協議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同時,融創在2014年5月收購綠城股權的價格也被業界指出綠城是"低價賤賣":2013年6月19日的朗詩收購深圳科技時收購的溢價率是67%,而綠城溢價率僅為36%。

此外,在金科股權大戰中,融創系的套路也是令人心驚膽寒。2017年7月孫宏斌對外宣稱金科黃紅雲已經流露轉手金科股份股權意向,然而融創對價格不滿意,今年暫且會緩一緩。"估計明年金科股價更低,也許只有五塊。到時候融創可進可退。"此前2017年1月,天津聚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潤澤和天津潤鼎的背後金主孫宏斌合計持有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25.00%。就在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表面還算融洽的爭奪1.24%的股權之差時,孫宏斌放出"黃紅雲有意出賣股權"的消息可以說著實讓中小股民們害怕了好一陣子。

一方面是在股市信披上做出違規動作,另一面在資本運作上也是頻頻出現功利化的利益爭奪,融創在樂視網一事的處理上也並不難理解了。

賈躍亭引狼入室後,還有生機嗎?答案是五五分。如果這一戰,融創系用不實公告真的打擊了18W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利空取勝,那麼賈躍亭的樂視控股權也就或許是岌岌可危了。不過,如今這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後,樂視網背後的融創系或許會對監管有所顧忌,中小股民的利益也不會成為韭菜被收割。

同時,更多人也可以看到目前更多關於樂視網的利空背後可能就是有巨大的操手在控制,拉著中小股民來陪葬,而事實上樂視網的價值避免空心化的辦法還有更多,這不僅僅是錢解決的,更應該是得力的管理團隊、業務團隊來進一步推動樂視網業務前進。曾經,這是一個市值超1000億的公司,如果說有泡沫,這並不假,哪怕是特斯拉都被人唱空說是造假;但是說全是泡沫就是在挑戰監管機構的智商了,樂視網尤其是在做硬體、買版權、做技術上全是實打實的積累,這些全是企業苦苦奮鬥而來的,這些哪裡假了?

現在18萬股民可以做的就是理智判斷,是否要給一個"空手套白狼"的套路讓位。

把這些東西據為己有。但是當FF融到資以後,賈躍亭可能就會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不管怎麼說在之後樂視在國內資產的處理過程中,賈躍亭和孫宏斌還會有更多的利益拉鋸的過程。"

那麼孫的融創看中樂視的啥呢?視頻網站?超級體育?手機?超級電視?當然不是。看中的是樂視已經拿到的產業基地的2萬畝土地,還有日後可以通過樂視互聯網的概念繼續拿低價的產業土地,然後配套大量的住宅由融創開發,這一套萬達玩的妥妥的,如今融創自然希望能夠從樂視網的土地資源上打開一個缺口,畢竟公開市場招投拍成本多高啊。

融創資本套路大揭秘:造假拆臺壓價

事實上,融創在投資、收購的套路上確實是如出一轍。首先是在股市資訊披露上存在誤導性。2017年10月,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就發佈公告,譴責融創中國及現任執行董事孫宏斌、汪孟德分別違反《上市規則》及《董事承諾》,未如實披露消息並有誤導性。公告中指出,"融創中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918)未有確保聯合公告及終止公告均準確完整及沒有誤導性。"以及,收購佳兆業事項中"違反《上市規則》的披露規定屬於嚴重違規,該等規定旨在保障股東以及投資者的利益。"

其次,是對合作企業、收購企業的野蠻融合。在綠城收購失敗後,綠城創始人宋衛平曾評價雙方合作是"把綠城賣給了一個不應該賣的人",並表示在融創進入綠城之後"致使客戶擔憂不滿,合作夥伴委屈且受到了不合理的對待,致使很多基本承諾以及與地方政府所簽協議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同時,融創在2014年5月收購綠城股權的價格也被業界指出綠城是"低價賤賣":2013年6月19日的朗詩收購深圳科技時收購的溢價率是67%,而綠城溢價率僅為36%。

此外,在金科股權大戰中,融創系的套路也是令人心驚膽寒。2017年7月孫宏斌對外宣稱金科黃紅雲已經流露轉手金科股份股權意向,然而融創對價格不滿意,今年暫且會緩一緩。"估計明年金科股價更低,也許只有五塊。到時候融創可進可退。"此前2017年1月,天津聚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潤澤和天津潤鼎的背後金主孫宏斌合計持有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25.00%。就在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表面還算融洽的爭奪1.24%的股權之差時,孫宏斌放出"黃紅雲有意出賣股權"的消息可以說著實讓中小股民們害怕了好一陣子。

一方面是在股市信披上做出違規動作,另一面在資本運作上也是頻頻出現功利化的利益爭奪,融創在樂視網一事的處理上也並不難理解了。

賈躍亭引狼入室後,還有生機嗎?答案是五五分。如果這一戰,融創系用不實公告真的打擊了18W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利空取勝,那麼賈躍亭的樂視控股權也就或許是岌岌可危了。不過,如今這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後,樂視網背後的融創系或許會對監管有所顧忌,中小股民的利益也不會成為韭菜被收割。

同時,更多人也可以看到目前更多關於樂視網的利空背後可能就是有巨大的操手在控制,拉著中小股民來陪葬,而事實上樂視網的價值避免空心化的辦法還有更多,這不僅僅是錢解決的,更應該是得力的管理團隊、業務團隊來進一步推動樂視網業務前進。曾經,這是一個市值超1000億的公司,如果說有泡沫,這並不假,哪怕是特斯拉都被人唱空說是造假;但是說全是泡沫就是在挑戰監管機構的智商了,樂視網尤其是在做硬體、買版權、做技術上全是實打實的積累,這些全是企業苦苦奮鬥而來的,這些哪裡假了?

現在18萬股民可以做的就是理智判斷,是否要給一個"空手套白狼"的套路讓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