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研發紅利|IFSCC陳創光:科研體系是未來研發關鍵

*本文系品觀網(pinguan.com)1月封面專題“研發紅利”系列文章

中國化妝品企業到底重不重視研發?

這個問題放到現在回答, 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畢竟, 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在人口、管道、行銷失去原有作用的情況下, 不少企業願意以真金實銀的方式來支援研發, 讓產品回歸品質本身。

但光重視就夠了嗎?“現在很多本土企業都要做研發, 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該如何做。 ”IFSCC(國際化妝品化學師協會)國際公關部主席陳創光感慨道。

從想法跨越到行動總是艱難的。 在歷經30多年的粗放發展, 化妝品的開發從最初的模仿、抄襲階段到自主研發創新, 這中間無疑需要一個過渡期。

過去兩年, 作為IFSCC組委會的一員, 陳創光一直致力於本土化妝品企業與國際的接軌。 那麼, 站在國際視野上, 本土化妝品企業該從何處入手把握下一輪的研發紅利?國外企業又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IFSCC國際公關部主席陳創光

原料研發:好的原料要懂得讓顧客買單

化妝品的研發創新追溯到源頭, 其實離不開原料的創新。 原料的優劣幾乎決定了產品90%的品質。 雅詩蘭黛小棕瓶和SK-II神仙水之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愛, 就是因為它們能夠將二裂酵母發酵產物這個明星原料玩到極致,

通過原料的不斷創新進行產品的反覆運算更新, 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可以說, 好的原料不僅是產品功效提升的“利器”, 更是品牌歷久彌新的“根基”。

然而在國內, “整個化妝品原料行業的生態還處於起步階段。 ”對於本土化妝品原料企業的發展, 陳創光抱有一些憂慮, 作為產業鏈上游中的一環, 原料生態的不成熟也進一步阻礙了化妝品技術的升級。

為何說本土化妝品原料生態正處於起步階段?在他看來, 國內的原料研發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原料生產過度依賴進口, 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國外的化妝品公司都使用當地語系化的原料, 而中國的企業主要靠進口。

”陳創光指出, 由於原料研發起步較晚, 相對應的研究也較為缺乏。 一方面, 國內的原料企業走抄襲國外原料的路線賺快錢。 另一方面, 原料生產還停留在生產表面活性劑等基礎原料的階段, 品牌所需要的一些高功效的原料還是得從國外進口。

不僅如此, 國內企業在新原料的開發上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有時我們做的原料, 其實人家早在5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究了”。

在參加了許多原料展後, 陳創光發現, 許多國內原料商往往在看到優質的原料成品後, 才開始嘗試朝著這個方向去開發, 而這樣的研發思維勢必導致原料創新的滯後。 在他看來, 企業應該在原料研發階段積極參與國際技術交流活動, 在瞭解原料最新趨勢的基礎上,

做好研發。

雖然本土原料研發尚處於起步階段, 但不可否認的是, 也有相當一部分本土原料企業, 做出來的原料並不比進口的差。 然而這些企業也存在一個問題, “他們還停留在做產品的階段, 並不知道如何運用市場行銷的思維, 讓研發出的原料被消費者和品牌方認可”。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東西也需要“吆喝”才能被大家有效認知,好的原料同樣如此。

陳創光表示,化妝品功效原料不同於藥品,可以立即見效,化妝品原料功效的驗證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因此,如何通過各種體內、體外檢測資料為原料的功效和品質背書,把原料有效地介紹給顧客,是目前國內原料企業急需提升的一大板塊。

應注重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體系的構建

任何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優秀人才的不斷輸入,化妝品行業亦是如此。事實上,不少人都提到目前化妝品行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人才匱乏。陳創光也坦言,整個化妝品行業不光是缺少懂技術、懂產品、懂市場的專業型研發人才,而且也缺少生產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的綜合型人才。

優質的人才需要優質的教育。一個能為行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並不是憑空誕生的,人才匱乏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人才培養體系的不健全。國內在大量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也應注重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英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地的學校都設有專門的化妝品學。在中國臺灣,光設立化妝品專業的學校就多達60所,但大陸只有4所。”無論是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還是培養方式上,國內的學校還需要向國外有經驗的前輩汲取經驗。

據瞭解,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工商大學、江南大學、廣東輕工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這四所學校開設有專門的化妝品專業,且它們均屬於理工類院校,因而化妝品專業的培養方式多是依照輕工類專業的培養體系,在課程內容、課程體系等方面並不全面。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只有在健全的研發體系中才能真正發揮最大的作用。陳創光也提到,國內雖然有很多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興建研發中心,但真正擁有行之有效的科研體系的化妝品企業並不多。

“很多本土企業喜歡聘請日本、韓國的技術專家來做配方,或者與一些研發實力雄厚的高校、研究所合作,但是這些技術真正轉化成產品的有多少?”在陳創光看來,化妝品的研發並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做技術提升,而是需要完善的科研創新、產品開發、品質保障、市場行銷、人才培養等體系,作為研發實力提升的支撐。“只有擁有行之有效的科研體系,才能真正整合這些資源,實現研發的可持續性創新”。

融入世界:國內化妝品企業應擁有國際視野

不得不承認,國外發達國家化妝品發展時間較長,研發技術大多領先國內。但化妝品的研發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我們只有互相交流學習,將先進的技術吸收內化,才能碰撞出“火花”真正提升研發實力。

“中國目前不缺技術設備,缺的是文化層面上與國際間的技術交流,我們需要更多地瞭解及融入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理念,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陳創光看來,國際技術交流的缺失,文化理念上的差異,讓中國化妝品企業在對技術趨勢的捕捉上、設計理念上暫時無法和國際市場建立有效溝通,而這些又恰是國內企業研發必須要補的一塊短板。而陳創光服務了兩年的IFSCC恰好是一個溝通的橋樑。

“作為全球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妝品交流平臺,IFSCC擁有一個分佈全球的技術網路,通過這一組織,中國的化妝品企業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國家,開展技術和文化的交流。”

在任職IFSCC國際公關部主席的兩年時間裡,陳創光接觸了大量國外化妝品生產企業和專家顧問。“IFSCC確實開闊了我的視野。”他認為,一方面,IFSCC每年豐富的科技交流活動能讓本土企業接觸先進技術,另一方面,IFSCC豐富的專家資源也能夠真正地幫助國內化妝品企業做好技術提升。

“希望通過IFSCC,可以看到一些民族品牌真正融入世界。”採訪最後,陳創光如此說道。

陳強黃瑞淩詹亮張文慧謝娟陳創光代超葉光蔣麗剛尚曉琪... 等91人看過此文章

讓研發出的原料被消費者和品牌方認可”。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東西也需要“吆喝”才能被大家有效認知,好的原料同樣如此。

陳創光表示,化妝品功效原料不同於藥品,可以立即見效,化妝品原料功效的驗證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因此,如何通過各種體內、體外檢測資料為原料的功效和品質背書,把原料有效地介紹給顧客,是目前國內原料企業急需提升的一大板塊。

應注重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體系的構建

任何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優秀人才的不斷輸入,化妝品行業亦是如此。事實上,不少人都提到目前化妝品行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人才匱乏。陳創光也坦言,整個化妝品行業不光是缺少懂技術、懂產品、懂市場的專業型研發人才,而且也缺少生產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的綜合型人才。

優質的人才需要優質的教育。一個能為行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並不是憑空誕生的,人才匱乏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人才培養體系的不健全。國內在大量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也應注重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英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地的學校都設有專門的化妝品學。在中國臺灣,光設立化妝品專業的學校就多達60所,但大陸只有4所。”無論是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還是培養方式上,國內的學校還需要向國外有經驗的前輩汲取經驗。

據瞭解,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工商大學、江南大學、廣東輕工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這四所學校開設有專門的化妝品專業,且它們均屬於理工類院校,因而化妝品專業的培養方式多是依照輕工類專業的培養體系,在課程內容、課程體系等方面並不全面。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只有在健全的研發體系中才能真正發揮最大的作用。陳創光也提到,國內雖然有很多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興建研發中心,但真正擁有行之有效的科研體系的化妝品企業並不多。

“很多本土企業喜歡聘請日本、韓國的技術專家來做配方,或者與一些研發實力雄厚的高校、研究所合作,但是這些技術真正轉化成產品的有多少?”在陳創光看來,化妝品的研發並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做技術提升,而是需要完善的科研創新、產品開發、品質保障、市場行銷、人才培養等體系,作為研發實力提升的支撐。“只有擁有行之有效的科研體系,才能真正整合這些資源,實現研發的可持續性創新”。

融入世界:國內化妝品企業應擁有國際視野

不得不承認,國外發達國家化妝品發展時間較長,研發技術大多領先國內。但化妝品的研發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我們只有互相交流學習,將先進的技術吸收內化,才能碰撞出“火花”真正提升研發實力。

“中國目前不缺技術設備,缺的是文化層面上與國際間的技術交流,我們需要更多地瞭解及融入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理念,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陳創光看來,國際技術交流的缺失,文化理念上的差異,讓中國化妝品企業在對技術趨勢的捕捉上、設計理念上暫時無法和國際市場建立有效溝通,而這些又恰是國內企業研發必須要補的一塊短板。而陳創光服務了兩年的IFSCC恰好是一個溝通的橋樑。

“作為全球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妝品交流平臺,IFSCC擁有一個分佈全球的技術網路,通過這一組織,中國的化妝品企業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國家,開展技術和文化的交流。”

在任職IFSCC國際公關部主席的兩年時間裡,陳創光接觸了大量國外化妝品生產企業和專家顧問。“IFSCC確實開闊了我的視野。”他認為,一方面,IFSCC每年豐富的科技交流活動能讓本土企業接觸先進技術,另一方面,IFSCC豐富的專家資源也能夠真正地幫助國內化妝品企業做好技術提升。

“希望通過IFSCC,可以看到一些民族品牌真正融入世界。”採訪最後,陳創光如此說道。

陳強黃瑞淩詹亮張文慧謝娟陳創光代超葉光蔣麗剛尚曉琪... 等91人看過此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