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板塊持續井噴,行業正經歷價值重估,銀行股春天來了?

銀行股不斷走出獨立行情, 中農工建迭創新高, 今天再次上演大象起舞, 雖然盤中小幅跳水, 但不影響整體主升浪趨勢。

截止目前, 銀行板塊大漲近3%, 個股方面, 吳江銀行漲停, 建設銀行漲5.3%, 常熟銀行、光大銀行、寧波銀行漲幅在4%左右, 就連因限售股解禁的張家港行跌停開盤, 目前也漲3.58%, 不顧各種利空, 依然繼續上行, 其餘個股全線飄紅。

值得注意的是, 步入2018年以來, 銀行股表現特別突出, 銀行板塊指數在此期間漲近15%, 遠超同期的大盤指數漲幅6%, 也超過了保險板塊漲幅4%, 以及券商板塊指數漲幅10%。

估值偏低 基金加倉銀行龍頭股

近期, 四季度基金年報披露工作已經完成, 四季度基金重倉的銀行股占比前五分別為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 不過, 受部分資金兌現收益以及四季度強監管影響市場情緒等影響, 機構四季度持倉銀行股市值環比有所減少,

機構重倉持有銀行板塊市值比例為6.23%, 環比減少0.5個百分點。

天風證券認為, 當前, 公募主動權益重倉持有銀行板塊占比僅為6.23%, 較前期高點仍有較大距離, 持倉比例存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外資、險資、銀行理財股票委外等穩健型增量資金配置下, 以及基本面改善的驅動下, 今年銀行股估值或處在重構的大趨勢中, 公募銀行股持倉比例預計走向標配。

針對2018年以來, 銀行股的強勢表現, 天風證券表示, 銀行股行情的核心邏輯在於業績驅動。 估值低但基本面一般的股價表現一般;估值低且基本面明顯改善的股價則大幅走高, 如四大行, 估值相對高一些但基本面好的則估值溢價持續提升, 如招行和寧波。

銀行股估值體系有望重構

針對銀行股後期走勢, 天風證券認為, "經濟溫和復蘇+低估值"共振之下, A股銀行板塊估值體系有望重構, 估值進一步上行可期, 板塊整體估值上看1.3倍PB。

中泰證券銀行板塊分析師戴志鋒則認為, 銀行能夠得到資金的青睞主要得益於社會大類資金重新配置。 2014年下半年是整個流動性放鬆, 大量資金持續流入股市, 金融股是波瀾壯闊的行情, 一路向東。 本次行情是社會大類資金配置的結構發生變化, 這是大趨勢, 所以銀行股行情趨勢是明確;但同時的背景是社會流動性持續收縮。 這次對銀行股流動性的影響:結構性是明確向好, 總流動性是偏負面。 有可能過程會比較波動。

東吳證券近期也表示,

在宏觀經濟企穩好轉的趨勢下, 仍堅定看好銀行板塊:1、企業盈利改善, 帶動銀行資產品質持續好轉, 業績改善確定性高。 年報、一季報將於三四月陸續發佈, 業績改善邏輯將不斷驗證;2、經濟資料穩定好轉趨勢下, 2018年信貸需求持續旺盛, 支撐銀行板塊整體表現;3、策略角度:目前銀行板塊的估值水準(2018PB)為1倍左右, 仍處於較低位置;基本面改善確定性高, 相比其他板塊的白馬股來說, 性價比更高。

10家上市銀行披露業績快報

截至目前, 在所有上市銀行中, 已有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吳江銀行、常熟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張家港行和杭州銀行共10家上市銀行發佈了業績快報。 顯然, 相較於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這些中大型銀行,

城商行、農商行在快報發佈上更為積極, 在地方上市銀行中共有8家披露了業績快報。

在資產規模上, 兩家股份制銀行無疑是已披露快報的銀行中的“大塊頭”。 截至去年年末, 興業銀行與浦發銀行的資產規模均已突破6萬億元大關, 分別為64191.89億元和61350.61億元, 較去年年初增長5.48%和4.74%。 而在地方銀行中, 上海銀行的資產規模則是最高的, 截至2017年年末, 該行資產總額18077.67億元, 較去年年初增加523.96億元, 增長2.98%。 此外, 在資產規模增速上, 吳江銀行以17.11%排名首位, 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無錫銀行、江蘇銀行以及張家港行的總資產增速也均達到了兩位數以上。

銀行股迎來春天, 有望迎來一波大行情

銀行板塊雖在2017年走勢分化, 但部分個股已經展開慢牛行情。 截至2018年1月19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2017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61.45%、44.19%、27.91%、67.1%。上證指數目前較2015年6月5178點下跌超過30%,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及建設銀行已經大幅反超上證指數5178點時的股價。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與平安銀行漲幅居前,2017年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84.43%、62.64%。

可惜的是,中小投資者2017年投資A股虧損多,且大多錯過銀行股行情。眼下,銀行股以較大短線漲幅凸顯賺錢效應,部分中小投資者仍對行情存在懷疑。實際上,銀行股大漲是一年多來價值投資占主導的成果。銀行股被公認為估值最低的藍籌股,尤其兩市原有16只銀行股似“白菜價”,市盈率大多低於10倍,有的還跌破每股淨資產。1月19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動態市盈率分別為8.34倍、6.84倍、7.02倍、8.52倍。滬市19日平均市盈率19.27倍,上證50指數為14.25倍。相比之下,銀行股處於估值窪地。再看市淨率,截至1月19日,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及交通銀行等7只銀行股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其中,市淨率最低的交通銀行為0.84倍。有市場人士稱,銀行股不僅在A股中估值低,而且與滙豐控股等境外銀行股相比具有估值優勢。

“銀行股迎來春天”並不意外。其一,今年6月A股將被納入MSCI指數,機構在投資者結構中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價值投資被繼續看好。其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017年升值逾6%,2018年以來仍升勢明顯,對銀行股構成利好。其三,2017年以來商業銀行盈利增速回升,不良貸款率過快上升得到遏制,連續多個季度持平。2018年商業銀行基本面有望向好,業績增速或優於2017年,資產品質整體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近期,銀行股業績快報密集亮相,多家銀行2017年業績增速較上年提高,不良貸款率下降。例如,常熟銀行、張家港行、江蘇銀行、無錫銀行、杭州銀行、江陰銀行、吳江銀行2016年淨利潤分別增長7.71%、2.45%、11.72%、7.13%、8.54%、-4.49%、7.58%,預計2017年淨利潤增長21.71%、10.74%、11.91%、12.13%、13.33%、4.11%、12.46%,2017年末不良貸款率則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26、0.17、0.02、0.02、0.03、0.02、0.16個百分點。另外,興業銀行預計2017年末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息差與不良貸款拐點帶來上市銀行業績反轉,正逐步成為市場共識。銀行股或處於估值重估的大趨勢中,經濟企穩復蘇與低估值共振。低估值的銀行股作為優質核心資產,估值或不斷重構,有望迎來一波大行情。高盛與高華證券的分析報告稱,鑒於公司業績改善、宏觀經濟前景穩定,今年銀行業資產品質可能保持良好態勢,四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將進一步回升。

當然,投資者須對銀行股注意兩點。一是銀行股不是短線炒作的品種,需要立足於長期投資;二是部分次新銀行股市盈率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準。

截至2018年1月19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2017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61.45%、44.19%、27.91%、67.1%。上證指數目前較2015年6月5178點下跌超過30%,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及建設銀行已經大幅反超上證指數5178點時的股價。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與平安銀行漲幅居前,2017年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84.43%、62.64%。

可惜的是,中小投資者2017年投資A股虧損多,且大多錯過銀行股行情。眼下,銀行股以較大短線漲幅凸顯賺錢效應,部分中小投資者仍對行情存在懷疑。實際上,銀行股大漲是一年多來價值投資占主導的成果。銀行股被公認為估值最低的藍籌股,尤其兩市原有16只銀行股似“白菜價”,市盈率大多低於10倍,有的還跌破每股淨資產。1月19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動態市盈率分別為8.34倍、6.84倍、7.02倍、8.52倍。滬市19日平均市盈率19.27倍,上證50指數為14.25倍。相比之下,銀行股處於估值窪地。再看市淨率,截至1月19日,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及交通銀行等7只銀行股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其中,市淨率最低的交通銀行為0.84倍。有市場人士稱,銀行股不僅在A股中估值低,而且與滙豐控股等境外銀行股相比具有估值優勢。

“銀行股迎來春天”並不意外。其一,今年6月A股將被納入MSCI指數,機構在投資者結構中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價值投資被繼續看好。其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017年升值逾6%,2018年以來仍升勢明顯,對銀行股構成利好。其三,2017年以來商業銀行盈利增速回升,不良貸款率過快上升得到遏制,連續多個季度持平。2018年商業銀行基本面有望向好,業績增速或優於2017年,資產品質整體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近期,銀行股業績快報密集亮相,多家銀行2017年業績增速較上年提高,不良貸款率下降。例如,常熟銀行、張家港行、江蘇銀行、無錫銀行、杭州銀行、江陰銀行、吳江銀行2016年淨利潤分別增長7.71%、2.45%、11.72%、7.13%、8.54%、-4.49%、7.58%,預計2017年淨利潤增長21.71%、10.74%、11.91%、12.13%、13.33%、4.11%、12.46%,2017年末不良貸款率則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26、0.17、0.02、0.02、0.03、0.02、0.16個百分點。另外,興業銀行預計2017年末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息差與不良貸款拐點帶來上市銀行業績反轉,正逐步成為市場共識。銀行股或處於估值重估的大趨勢中,經濟企穩復蘇與低估值共振。低估值的銀行股作為優質核心資產,估值或不斷重構,有望迎來一波大行情。高盛與高華證券的分析報告稱,鑒於公司業績改善、宏觀經濟前景穩定,今年銀行業資產品質可能保持良好態勢,四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將進一步回升。

當然,投資者須對銀行股注意兩點。一是銀行股不是短線炒作的品種,需要立足於長期投資;二是部分次新銀行股市盈率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