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PO前所未有地困難:兩日12家上會 通過率不到20%

本周將是發審委忙碌的一周, 3個工作日6次發審會共計審核18家擬上市企業。 然而, 昨日的IPO發審結果令人看了心驚, “審7否6”的結果創下IPO歷史上單日否決家數最多的記錄。 精神病院康寧醫院、新三板公司挖金客等6家公司均遭遇被否, 僅浙江鋒龍電氣股份有限公司1家“死裡逃生”。

今日共有5家企業上會, 全部申請在創業板上市, 但延續昨日高壓審核風格, 5家IPO企業審核結果同樣慘澹——1家通過1家暫緩3家被否。

共有14位發審委委員參與審核5家企業IPO申請, 僅來自深圳的彩訊科技順利過會, 北京宇信科技集團暫緩表決,

藍信科技、華智融、格林精密均首發被否。 本周兩日12家IPO企業通過率僅16.61%。

彩訊科技過會 宇信科技暫緩表決

由中信證券+立信+安新律所三家仲介保駕護航的彩訊科技, 成為今天唯一過會企業。 這是一家業務與中國移動緊密結合的IT軟體發展企業, 從中國移動139郵箱專案獲得的收入是彩訊科技重要收入來源。

本次IPO彩訊科技計畫公開發行4001萬股, 計畫募集資金4.09億元, 其中超過1億元將被用於建設彩訊科技大廈, 這個募投專案設計之必要性、合理性一度遭到證監會質疑。

另一家科技公司宇信科技今日上會也得以暫時倖存, 儘管暫緩表決, 但也意味著企業還有二次上會一搏的機會。 宇信科技2017年上半年業績出現高達1329萬元的虧損, 公司將其歸因為季節性波動特點所致。

然而解讀君注意到, 2016年-2017年上半年, 宇信科技主營業務產品毛利率由36.91%下滑至34.82%, 同時期, 公司主要業務軟體發展及服務毛利率由41.76%下滑至37.45%, 其他主營業務毛利率更是下滑了超過26個百分點。

3家被否 各有難題

從被否企業的具體情況看, 今日第一家上會藍信科技主要從事動車組列控動態監測系統及衍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近三年及一期淨利潤均超過3000萬元, 年均淨利潤超過6000萬元, 業績體量和增長都屬較好水準。

但藍信科技的歷史股權情況較為複雜, 公司成立以來存在多次代持及代持變動事項。

在2006年2月至2013年12月長達近7年的時間, 藍信科技實際控制人趙建州持股均由他人代持, 彼時他還在鄭州鐵路局系統任職, 其供職單位與藍信科技有著業務往來。

直到2013年12月, 藍信科技工商登記股東與實際出資股東還存在不一致的情形。 實際出資股東趙建州、張華為恢復實質股權關係, 還與3位代持人產生司法糾紛。 股權糾紛最終通過司法調解得以解決, 趙建州、張華為此支付了16萬元代持補償費用。

發審委對藍信科技提出詢問的問題中, 趙建州、張華曾為鐵道部、鄭州鐵路局工作人員, 這層國有單位任職的背景, 為其委託他人持有發行人股權的真實原因及其合理性蒙上另一層“陰影”,

這成為了藍信科技IPO折戟的重要原因。

被否的另外兩家均為廣東企業, 華智融主要從事金融POS終端產品及相關軟體的研產銷, 其業績在今日5家上會企業中可以說最弱, 同時近年業績波動較大。 2015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42%, 2016年增長幅度又超過50%。

“冉冉升起”的境外業務成為華智融本次IPO障礙。 證監會發審委表示, 儘管華智融境外銷售收入占比不斷增加, 但卻無法直接從海關部門查詢到其整體外銷資料。 其次, 華智融同一型號產品境外客戶毛利率顯著高於境內客戶。 這使得境外業務的業績真實性存疑。

與藍信科技一樣, 廣東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嘗試過在境外上市。 發審委對格林精密紅籌架構搭建、掛牌、摘牌、回歸等過程中, 所涉及的資金、股權轉讓等問題提出進一步詢問。

此外,格林精密在經營過程中與關聯方存在頻繁且大量的關聯交易,多次向大中華精密、寶龍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拆出資金,這也成為IPO審核過不去的一個內控問題。

所涉及的資金、股權轉讓等問題提出進一步詢問。

此外,格林精密在經營過程中與關聯方存在頻繁且大量的關聯交易,多次向大中華精密、寶龍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拆出資金,這也成為IPO審核過不去的一個內控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