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交易糾紛解決有新招 股轉投資者保護又進一步

全國股轉系統和深圳證券期貨業糾紛調解中心今日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標誌著新三板投資者保護體系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雙方表示, 下一步將深化合作, 完善工作機制, 在調解員遴選、業務培訓、調解資訊共用、案例總結研究、媒體宣傳等方面加強合作, 積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通過調解解決糾紛, 降低糾紛解決成本, 提高糾紛解決效率。

全國股轉系統總經理李明和證券調解中心副理事長、法定代表人劉曉春簽署合作備忘錄

新三板糾紛具有市場特殊性

擁有逾10000家掛牌企業的新三板是全球掛牌企業家數最多, 同時也是國內最年輕的股權交易市場。 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利益關係的日趨複雜, 投資者、主辦券商、掛牌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各類市場參與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也呈現出增長態勢。

全國股轉系統總經理李明舉例稱,

新三板烏龍指問題特別明顯, 尤其在協定轉讓的交易方式下。 有時候會有投資者搞錯小數點, 3元輸入為30元, 並且涉及的交易量有時候很大。 類似這些糾紛就是新三板所獨有的, 而其他交易場所不會遇見的問題。

“以往解決糾紛傳統的方法是到處找來找去, 跑到交易場所申訴、找監管部門、找領導。 ”李明指出, “這不符合市場正常的運行機理, 大家需要坐下來, 平心靜氣地擺方案、講事實, 找到解決辦法。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公正、專業的機構對糾紛雙方進行協調。 ”

李明表示, 新三板作為新興市場, 相關法律制度尚需完善, 市場運作習慣尚未定型, 掛牌公司治理水準仍需不斷提升, 相關糾紛呈現出新型、複雜和多發的特點,

需要進一步探索低成本、高效率、兼具專業性和權威性的糾紛解決方式, 以有效化解各類糾紛, 嚴格防範市場風險, 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據悉, 深圳證券調解中心由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和深圳國際仲裁院共同推動設立, 是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個緊密結合調解與仲裁功能的糾紛解決機構, 首創“專業調解+商事仲裁+行業自律+行政監管”的“四位一體”爭議解決機制, 和諧化解了大量資本市場糾紛。

截至2017年年底, 深圳證券調解中心成立4年以來受理各類諮詢共計2582宗, 受理調解案件為544宗, 已辦結案件540宗, 其中調解成功498宗, 調解成功率約92.2%, 和解金額合計逾人民幣5.66億元。

據證券調解中心副理事長、法定代表人劉曉春介紹,

近日中心受理並成功化解國內首例上市公司控制權糾紛——長園集團與沃爾核材控制權之爭, 和解金額逾人民幣24.36億元, 獲得資本市場廣泛關注。

劉曉春認為, 新三板的糾紛更多的可能是企業和企業間的糾紛會更多一些, 而且可能涉及到公司內部、並購方面的糾紛。 他透露證券調解中心正在討論專門成立並購糾紛的解決中心, 讓市場的問題在市場中解決, 專業的問題由專家解決。

堅持新三板市場法制化建設

在簽約儀式上, 李明談到新三板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時表示, 新三板現階段主要承載兩個任務:一個是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開闢出一條新道路, 還有一個是將資本市場一些“令人遺憾的問題”消滅掉。

李明說, 第二個任務是理想, 第一個任務是願望, 也是新三板目前最直接的目標。

在新三板為中小企業進行服務的同時, 投資者保護成為了市場建設最核心的內容。 為了保障新三板投資者的權益, 股轉系統已經分別從投資者財務門檻、摘牌制度、從嚴監管等方面開展工作。

“我們制定了金融資產500萬元的投資者門檻,這是全球所有交易場所裡面對投資者適當性要求門檻最高的。這樣設置的考量就在於我們要求投資者對中小企業的風險能夠有辨識度,能夠有承受力。”李明說。

2017年,新三板約有55家掛牌企業被股轉系統強制摘牌,它們有的是不按時資訊披露,有的是違規,有的是違背主營業務目標。李明表示,通過把這些害群之馬從新三板摘除,讓新三板市場風清氣正,以達到對廣大投資者的保護。

在上述舉措之外,股轉系統還在投資者保護工作上繼續進行創新性的探索。隨著糾紛調解機制的形成,新三板掛牌企業、投資者等市場各方參與者將減少糾紛解決成本。李明最後強調,新三板投資者保護的根本還在於堅持市場法制化建設,“市場建設要給投資者明確的預期,如果市場預期不明,充滿不確定性,這才是新三板發展最大的風險。”

“我們制定了金融資產500萬元的投資者門檻,這是全球所有交易場所裡面對投資者適當性要求門檻最高的。這樣設置的考量就在於我們要求投資者對中小企業的風險能夠有辨識度,能夠有承受力。”李明說。

2017年,新三板約有55家掛牌企業被股轉系統強制摘牌,它們有的是不按時資訊披露,有的是違規,有的是違背主營業務目標。李明表示,通過把這些害群之馬從新三板摘除,讓新三板市場風清氣正,以達到對廣大投資者的保護。

在上述舉措之外,股轉系統還在投資者保護工作上繼續進行創新性的探索。隨著糾紛調解機制的形成,新三板掛牌企業、投資者等市場各方參與者將減少糾紛解決成本。李明最後強調,新三板投資者保護的根本還在於堅持市場法制化建設,“市場建設要給投資者明確的預期,如果市場預期不明,充滿不確定性,這才是新三板發展最大的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