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直擊北京兩會丨姚勁波:用科技創新為服務業“提效增能”

新京報快訊 (記者袁秀麗)未來中國新服務業蘊藏著數以億計的市場機遇。 為此, 北京市政協委員、58集團CEO姚勁波在此次政協提案上建議, 通過科技創新為服務業提效增能, 不僅能培育新的服務消費增長點, 更能幫助政府提升社會治理效果,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姚勁波認為, 新服務業將解決傳統服務業“小、散、弱”的痼疾, 呈現出數位化、品牌化、連鎖化、資本化的特點, 並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更充分地利用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手段提升效率。 簡言之, 科技創新將為服務行業的發展裝上“提效增能”的新引擎。

為實現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 針對科技創新對新服務業發展的促進, 姚勁波建議, 進一步放開服務業市場准入, 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開、平等、規範的准入制度。 儘量清除非行政許可事項, 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 並在准入條件上, 減少或降低經濟性要求, 以此轉變服務業監管方式, 營造鼓勵創新的體制環境。

姚勁波建議政企聯動, 共建共用服務業大資料系統。 由政府牽頭, 企業深入參與, 最終實現資訊互通共用。 借此, 政府可及時掌握本市服務業動態, 為政府行為提供決策依據。 企業可通過對從業者的資訊審核, 確保他們在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上的可信度, 重建消費安全秩序。

此外, 還要推進本市服務業的標準化建設。 標準化是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多組織調研和行業座談會, 聽取企業和基層從業者的建議, 共同推動服務業標準化的建立和整體水準的提升。

姚勁波還建議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比如推進寬鬆的互聯網高科技人才引進和落戶政策, 解決子女就學、住房等需求。 對科技創新型企業採取減免或返回稅收的激勵機制, 通過營造良好行業環境, 釋放企業創新活力, 吸引並留住這些人才。 同時, 應該在財稅上對科創企業進一步扶持。 如當下大多數科創企業的期權制度, 由於創業成敗的不可預見性, 員工要承擔企業發展風險, 建議將這類所得從“薪資所得”改為“資本利得”項目,

以便能以更低的稅收來激發企業更多的創新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