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集合競價首周成績一覽:1619家公司成交近13億元

上周(1月15日-1月19日)是新三板新交易制度實施以來首個交易周, 自上周起新三板上萬家協議轉讓公司將開始嘗試全新的集合競價轉讓。 從整體交易資料來看, 上周累計有1619家競價轉讓公司發生交易, 累計成交12.82億元。

具體而言, 上週五個交易日, 每天發生交易的集合競價公司數量分別為371家、325家、322家、295家、306家, 不僅低於原協定轉讓時發生交易的數量, 且總體上還呈現出遞減趨勢;每天集合競價交易金額分別為6879.68萬元、3.69億元、2.51億元、3.07億元、2.86億元, 首日因投資者不熟悉交易規則成交額偏少之外, 其餘4天成交額並未呈現增長趨勢,

數量相比原協議轉讓時也有明顯縮水, 例如就在施行競價轉讓前兩個交易日, 新三板協議轉讓公司日均成交額都在10億元以上。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 集合競價股票申報有效價格範圍為前收盤價的50%至200%, 但無前收盤價的, 成交首日不設申報有效價格範圍。 在1月15日首個競價交易日, 新三板盤中多次出現巨幅漲跌成交的情況, 但從個股變動幅度來看, 隨著參與競價交易的公司不斷增加, 單日個股巨幅波動的情況也有明顯減少。

例如, 中航太克前收盤價為0.02元, 在1月15日首個集合競價交易日最終以3元成交, 暴漲149倍, 成交額僅有3000元;在1月16日至1月18日, 單日個股漲幅最大的是聯邦化工, 其股價從1.88元/股漲至20元/股,

漲幅為1841.75%;到了1月19日, 單日個股最大漲幅已縮小至525.00%。

對此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認為, 集合競價首日巨幅漲跌其實也是一種正常價格回歸, 是集合競價對協定轉讓價格進行合理糾偏, 集合競價讓新三板協議轉讓中的老千股仲介股等市值管理股回歸原形。

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 採取集合競價的公司, 其股票報價僅會在撮合成交成功時才呈現在行情顯示欄中買一賣一的位置, 若無成交其報價會呈現在買三賣三的位置, 在非成交的撮合時段並不能看到最新的申報價格, 這對於習慣了A股盯盤的投資者而言相當不習慣。 對此南山資本創始合夥人周運南便建議集合競價行情顯示需要改進,

集合競價股票只要一有報價就應當在盤面反映出來。

在實施集合競價交易的首日, 即1月15日, 還出現投資者因嚴重影響股票收盤價格被全國股轉公司處罰的情況。 1月15日晚間, 全國股轉公司連發三則公告, 對新三板機構帳戶“上海璞略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張志萍”、“孫革”採取自律監管措施。

監管公告顯示, “上海璞略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張志萍”帳戶在參與集合競價股票“三禾科技”(證券代碼:832835)交易的過程中, 于收盤集合競價時段以嚴重異常價格成交, 嚴重影響相關股票收盤價格。 “孫革”帳戶則是在參與集合股票“賽科星”(證券代碼:834179)交易的過程中, 多次以嚴重異常價格申報。

全國股轉公司指出, 上述行為構成股票交易違規,

且情節嚴重, 最終上述三帳戶被採取限制證券帳戶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 限制交易期為三個月, 自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4月16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