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影后祝希娟:大浪淘沙,時間會迫使“小鮮肉”做不成繡花枕頭

1月25日上映的藝術電影《大雪冬至》, 曾讓香港著名導演爾冬升“意外為之留步”。

去年六月, 爾冬升礙於情面, 被老友中影集團總經理江平拉去上海看了一部關注“空巢老人”的、“並不討喜的影片”《大雪冬至》。

本想看個三五分鐘, 等熄燈了就悄悄溜走的爾冬升, 卻被深深吸引住, 一口氣看完了影片。

爾冬升表示:“這部電影完成度很高, 值得給很高的分數。 ”他不但給《大雪冬至》打call, 還承諾給青年導演邢瀟監製下一部電影《超凡天賦》。

事實證明, 爾冬升不是《大雪冬至》惟一的伯樂。 片子還沒上映, 就備受多個國內外電影節的青睞, 入圍第十三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等四個國際電影節, 成為第26屆金雞電影節等五個國內電影盛會的展映影片。 久未露面的主演祝希娟這個人物有一個普遍性, 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有這樣的空巢老人, 不光是北京。 我在美國也看見過很多空巢老人, 非常孤獨。 有人去世一個禮拜以後, 才被發現。 這個題材的意義就在於它的廣泛性。 因為人都要老, 怎麼老得有尊嚴, 活得有意義。 我們要為給予老年弱勢群體關注和重視。

我覺得, 年輕觀眾也會喜歡這部電影。 導演跟我說, 希望年輕觀眾看完以後,

出了電影院, 給家裡打一個電話, 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不要忘了生你們、養你們的父母, 再忙都要常回家看。

邢瀟:這一年多來總有人問我, 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其實真的很簡單, 想拍、要拍、該拍了!我已經從事電影行業14個年頭了, 一路拼搏, 自己慢慢在進步, 但是對父母親的關懷少了。 我很自責, 所以想拍這樣一部戲, 從心裡掏一些東西, 向他們表達出來。

說實話, 《大雪冬至》並不是一部討喜的影片。 它沒有時下受追捧的動作、喜劇、愛情、奇幻、懸疑, 也沒有年輕觀眾看到就會尖叫的明星大咖。 它所呈現的是偌大的北京城裡, 一位空巢老人和一隻寵物狗平靜且單調的日常生活。 我想表達是對生死的理解。

雖然《大雪冬至》是藝術片,

但是我運用了一些影像技法, 通過生活細節的堆積, 把一個北京老太太平淡無奇甚至單調的生活體現出來。 它不像我之前的那些作品, 看完娛樂一下就完了。 我覺得, 這是我惟一一部可以讓大家一遍、兩遍、三遍反復去看的電影。

拍完《大雪冬至》後, 我把我媽和我家的狗接到了北京, 一起生活。 我覺得這樣挺好。

《北京週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場戲?

邢瀟:這是我所有電影作品裡長鏡頭運用得最多的一次。 這部戲有一段是魏大雪的一段獨白, 大概有七分鐘。 原本我以為, 至少要拼接五六個鏡頭。 但是我發現, 這樣的一位老藝術家, 她可以完成一個長鏡頭的表演。 那我為什麼不給予她這個機會?整整一天,

我們就拍了一場戲頭。 到最後, 老太太都體力不支了。

祝希娟:我就跟他講, 虧得我是話劇演員出身。 你要找別的演員, 就算能把七分鐘臺詞都背下來, 身體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北京週報》:據悉, 《大雪冬至》是小成本製作, 祝希娟老師連續拍攝26天, 每天10個小時。 所得片酬卻不及當紅小花參加一個商業活動所得報酬的十分之一。 能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嗎?

邢瀟:《大雪冬至》投資三百萬, 是我執導過的最小成本的電影。 能有這樣一個老藝術家, 來參與這樣一部小成本電影, 我覺得很榮幸。 一開始, 我也有點鑽牛角尖, 特別想找一個北京老太太來演魏大雪。 但是, 我師傅江平導演力薦祝希娟老師。

當我把劇本遞給她, 蠻忐忑地等著她看劇本, 提意見,等消息。再次見面時,祝老師就說可以做這件事情,沒有提費用,我們就達成了默契。

祝希娟:我45歲以後就很少主演電影。我想,在晚年,應該在給觀眾留下一個跟《紅色娘子軍》完全不同的形象。我很喜歡這個角色,這個戲值得我去嘗試,會給我帶來很大的快樂和滿足。而且,我喜歡狗,會訓狗,進入劇組兩天,就把狗馴服了。這個角色非我莫屬。

對我們老人來講,片酬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不計較報酬,但是我要計較角色。電影拍了26天,天天有我的戲。所以,我很努力。

《北京週報》:怎麼看待當下“小鮮花”、“小鮮肉”拿高片酬卻不敬業的現象?

祝希娟:我覺得這個名字很難聽,我從來不叫。實際上就是青春偶像。我們年輕時候,叫“小夥子”、“小姑娘”,很健康,很朝陽。叫小鮮肉,總覺得要拿到砧板上砍。

“小鮮肉”我一個都沒接觸過,所以我不好說。有時候,製片人要求他這樣的做,即便他想追求,也沒有能力。但是我想,時間對藝術、對人生都是最好的考驗。我覺得他們慢慢會成熟起來,會有自己的追求。到時候,他們會需要學習,需要充實,不能再做繡花枕頭。

我覺得,現在有大批的青年演員出現,對影視事業是一件大好事,因為我們後繼有人。大浪淘沙,有人會脫穎而出,有人會消失,這是規律。我一直跟老一輩的演員講,你們不要埋怨,不要不滿意,他們怎麼拿那麼多?時代不同了,年輕一代上來,中國影視就有希望了。一定是青出於藍,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如果沒有傳承,中國電影就沒有希望了。

邢瀟:我們現在之所以會用高價格去請年輕演員,說明我們對年輕人的需求量大。年輕演員供不應求。如果供大於求,情況就會改觀。我覺得,這個現象,罵也沒用,著急也沒有,等就好了。等大盤塌了,就會重組,大浪淘沙,就會把好的留下來。

我現在正在拍戲一部還算大投資的作品《超凡天賦》,所用的演員平均年齡18歲,都是所謂的“小鮮花”、“小鮮肉”。一開始,我會有點抵觸。我是從老電影廠出來的,對於演員的認知還算比較傳統。師傅教我們,德性最重要,接下來才是能力。我知道怎麼樣跟祝老師這樣老藝術家溝通,但不知道怎麼跟他們溝通。

我以為,跟他們在演員職業素養方面會有一些交流。但通過40多天的接觸,我發現他們被妖魔化了。他們很認真,沒那麼矯情。你跟他們溝通,他們願意聽,這件事很好。當然,我覺得他們演技還有待提高。這跟他們的經歷和沉澱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有很多演員,覺得自己做的都對,不願意聽導演說。他們可能覺得有些導演很爛,思維沒有達到他們的高度。

作為導演,我覺得現在誰都在做導演,這件事很可怕。以前的老導演,獨立拍片之前要做很長時間的場記、副導演、聯合導演,最後才能做獨立導演。現在,很多人沒有這個經歷,直接上來就做導演。基本就是執行導演在拍,他們掛個名就好。但是對導演的認知、對鏡頭的把握,如何把劇本轉化為影像,有幾個人懂?

別說小鮮肉,就導演這個行業,現在也是岌岌可危,亂七八糟。在這個過程中,怎麼堅持自己?我也曾誤入歧途,慶倖的是,我現在懂得了堅持自己,懂得了對很多東西說不。

對我而言,《大雪冬至》是個回歸。這是我最高興、最驕傲的事情。這部作品是拿得出手的,是可以邀請在座每一位去看。我不會臉紅。我會踏踏實實說,你們看我的作品,然後給我回饋。票房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

《北京週報》:請用一句話來推介這部電影。

祝希娟:全社會都應該來關注老年弱勢群體。所有人都會老去,我們要尊重生命,老得有尊嚴。

邢瀟:在當下浮躁的電影市場裡,有一個迷途知返的導演拍了用心的電影,值得被期待和關注。

提意見,等消息。再次見面時,祝老師就說可以做這件事情,沒有提費用,我們就達成了默契。

祝希娟:我45歲以後就很少主演電影。我想,在晚年,應該在給觀眾留下一個跟《紅色娘子軍》完全不同的形象。我很喜歡這個角色,這個戲值得我去嘗試,會給我帶來很大的快樂和滿足。而且,我喜歡狗,會訓狗,進入劇組兩天,就把狗馴服了。這個角色非我莫屬。

對我們老人來講,片酬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不計較報酬,但是我要計較角色。電影拍了26天,天天有我的戲。所以,我很努力。

《北京週報》:怎麼看待當下“小鮮花”、“小鮮肉”拿高片酬卻不敬業的現象?

祝希娟:我覺得這個名字很難聽,我從來不叫。實際上就是青春偶像。我們年輕時候,叫“小夥子”、“小姑娘”,很健康,很朝陽。叫小鮮肉,總覺得要拿到砧板上砍。

“小鮮肉”我一個都沒接觸過,所以我不好說。有時候,製片人要求他這樣的做,即便他想追求,也沒有能力。但是我想,時間對藝術、對人生都是最好的考驗。我覺得他們慢慢會成熟起來,會有自己的追求。到時候,他們會需要學習,需要充實,不能再做繡花枕頭。

我覺得,現在有大批的青年演員出現,對影視事業是一件大好事,因為我們後繼有人。大浪淘沙,有人會脫穎而出,有人會消失,這是規律。我一直跟老一輩的演員講,你們不要埋怨,不要不滿意,他們怎麼拿那麼多?時代不同了,年輕一代上來,中國影視就有希望了。一定是青出於藍,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如果沒有傳承,中國電影就沒有希望了。

邢瀟:我們現在之所以會用高價格去請年輕演員,說明我們對年輕人的需求量大。年輕演員供不應求。如果供大於求,情況就會改觀。我覺得,這個現象,罵也沒用,著急也沒有,等就好了。等大盤塌了,就會重組,大浪淘沙,就會把好的留下來。

我現在正在拍戲一部還算大投資的作品《超凡天賦》,所用的演員平均年齡18歲,都是所謂的“小鮮花”、“小鮮肉”。一開始,我會有點抵觸。我是從老電影廠出來的,對於演員的認知還算比較傳統。師傅教我們,德性最重要,接下來才是能力。我知道怎麼樣跟祝老師這樣老藝術家溝通,但不知道怎麼跟他們溝通。

我以為,跟他們在演員職業素養方面會有一些交流。但通過40多天的接觸,我發現他們被妖魔化了。他們很認真,沒那麼矯情。你跟他們溝通,他們願意聽,這件事很好。當然,我覺得他們演技還有待提高。這跟他們的經歷和沉澱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有很多演員,覺得自己做的都對,不願意聽導演說。他們可能覺得有些導演很爛,思維沒有達到他們的高度。

作為導演,我覺得現在誰都在做導演,這件事很可怕。以前的老導演,獨立拍片之前要做很長時間的場記、副導演、聯合導演,最後才能做獨立導演。現在,很多人沒有這個經歷,直接上來就做導演。基本就是執行導演在拍,他們掛個名就好。但是對導演的認知、對鏡頭的把握,如何把劇本轉化為影像,有幾個人懂?

別說小鮮肉,就導演這個行業,現在也是岌岌可危,亂七八糟。在這個過程中,怎麼堅持自己?我也曾誤入歧途,慶倖的是,我現在懂得了堅持自己,懂得了對很多東西說不。

對我而言,《大雪冬至》是個回歸。這是我最高興、最驕傲的事情。這部作品是拿得出手的,是可以邀請在座每一位去看。我不會臉紅。我會踏踏實實說,你們看我的作品,然後給我回饋。票房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

《北京週報》:請用一句話來推介這部電影。

祝希娟:全社會都應該來關注老年弱勢群體。所有人都會老去,我們要尊重生命,老得有尊嚴。

邢瀟:在當下浮躁的電影市場裡,有一個迷途知返的導演拍了用心的電影,值得被期待和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