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品書論劍|“滾雪球”不是模仿秀——讀《滾雪球》有感

紅刊財經 曹井雪

在生活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五招教你學會炒股》等速成類的書籍成為許多股民刻意追捧和模仿的秘笈,但是這種“揠苗助長”的教學方式有百害而無一利。 回看2017年A股市場的結構性行情,白馬藍籌股價值回歸,許多熱衷短線炒作的股民卻落得“高位站崗”的下場。 這無疑給那些無法通過獨立思考來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閱讀《滾雪球》這本書就顯得具有現實意義。 在本書中,作者愛麗絲·施羅德將巴菲特長達60多年的投資經歷娓娓道來,並將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寓於其中。

閱讀本書,對於當下A股市場中的大部分投資者來說,著實大有裨益。

人生而獨立

在《滾雪球》這本書中,巴菲特多次提到,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抽中了卵巢彩票”。 似乎在巴菲特看來“學得好,做得好,不如生得好”。

的確,巴菲特出生於生活富足的中產階級家庭,成長於美國高速發展的20世紀下半葉。 巴菲特的起點高於很多人。

於是,很多投資者將自己的投資失敗歸結為“沒有抽中卵巢彩票”。 在我看來,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者千千萬萬,而“股神”只有一個。 我們固然可以為自己的投資虧損找到很多藉口,但巴菲特之所以成為巴菲特,除了時代機遇之外,也與其所具備的獨立思考的品質有很大關係。

上世紀90年代的美股市場,科技概念股風靡一時。 但“墨守成規”的巴菲特卻依舊堅持持有可口可樂、喜詩糖果等傳統股票,未沾手任何科技股。 即便後來科技股股價集體狂飆,巴菲特也不為所動。 對此,巴菲特說:“我們努力固守於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瞭解的公司,這意味著那些公司具有相對簡單且穩定的特徵。

如果企業業務非常複雜而且不斷變化,那麼我們就實在是沒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預測其未來現金流量。 ”正是因為獨立思考,才使得巴菲特能夠在科技股大崩盤時“獨善其身”。

獨立思考知易行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雖然在投資的過程中,獨立思考至關重要,但想要在熙熙攘攘的市場中保持獨立性,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以最近異常火爆的區塊鏈為例,我身邊有不少投資者朋友躍躍欲試,想要在投資區塊鏈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但就像剛剛獲得新財富宏觀第一的郭磊在朋友圈所評價的那樣:“區塊鏈這種東西,寫的人假裝懂了,看的人假裝看懂了。 ”沒錯,那些壓下重注“押寶”區塊鏈的投資者中,有多少真正理解了區塊鏈是什麼東西?“南海泡沫”和“鬱金香泡沫”的悲劇就在眼前,如果泡沫被吹得足夠大,擠幹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正是因為獨立思考,才使得巴菲特能成功躲過科技股的大崩盤。

只要做到了獨立思考,即便在相對不成熟的A股市場中,我們也能夠實現投資的成功。

例如,在2017年“價值回歸”的浪潮中,中國平安成為了A股市場最耀眼的明星。 但是在此之前,中國平安曾經歷了多年的股價低迷。 李馳在2008年公開表示看好中國平安,並重倉買入。 但是中國平安連續低迷的股價,讓他面臨著各方的壓力,但最終,李馳還是在2017年“大象起舞”得市場行情中,守得雲開見月明。

人生而獨立,但在這個充滿誘惑的資本市場中,想要做到獨立思考卻難能可貴。 但所謂“獨立”也並非一意孤行、固執己見。 只有辯證地看待獨立,並做到獨立,“雪球”才能越滾越大。

歡迎關注紅刊財經微信號(hkcj2016) ,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