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晶盛機電大剖析!

核心邏輯

1、公司自上市之日起, 連續5年業績穩定增長, 目前手握30億訂單, 未來3年將保持確定性的高增長;

2、公司已打入除隆基外(內部採購)的各大光伏廠商供應體系, 尤其與中環合作緊密, 中環的各批專案公司均有中標。 2018年中環單晶產能將持續擴張10GW以上, 預計公司光伏設備訂單將不斷有新的斬獲。

3、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景氣週期, 已出現矽片短缺的現象, 矽片價格普遍上漲。 2018-2020年是全球晶圓廠建設高峰期, 2020年前全球規劃建設62座晶圓廠, 我國26座, 占全球的40%。 矽生長設備缺口進一步增大。 公司作為國內單晶矽生長爐的龍頭企業,

將成為我國半導體矽片國產化的重要力量, 有望深度受益於產業轉移大潮。

4、公司是國內半導體單晶爐設備絕對龍頭, 8寸單晶爐已經實現產業化, 並為國內知名半導體生產商供貨, 12寸單晶爐也已具備產業化要求。 此外公司還往矽片深加工領域延伸, 開發了滾磨機、切斷機等設備, 並與美國Revasum公司合作開發矽片拋光機, 8寸產品預計18年投放市場。

5、公司還與中環、無錫政府合作開展國產大矽片項目, 總投資達30億美元。 在半導體矽片國產化的大潮下, 公司半導體設備產品將迎來高速發展。

一、 公司簡介

是國內技術領先、國際先進的專業從事晶體生長、加工裝備研發製造和藍寶石材料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

主營產品為全自動單晶生長爐、多晶矽鑄錠爐、藍寶石晶體爐、區熔矽單晶爐、單晶矽棒切磨複合加工一體機、多晶矽塊研磨一體機、矽棒單線截斷機、矽塊單線截斷機、藍寶石晶錠、藍寶石晶片、LED器件檢測分選裝備、LED燈具自動化生產線等。

下屬7家子公司, 3個研發中心, 其中一個海外研發中心, 擁有工業4.0方向的省級重點研究院、省級晶體裝備研究院等研究平臺。

自主研製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四個方面:半導體、光伏、LED照明、工業4.0等領域。

二、 股東構成(截至2017年三季度)

第一大股東即控股股東:紹興上虞晶盛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持股48.47%, 占流通股51.84%), 實際控制人為邱敏秀和曹建偉;第二大股東邱敏秀持股3.32%, 此人是晶盛機電董事, 第四大股東曹建偉持股2.91%,

此人是晶盛機電董事長, 也就是說前兩大股東加曹建偉, 合計持股占比54.7%, 對公司絕對控股。

首先, 他們不是夫妻, 下面簡單說說兩個人的履歷:

曹建偉, 1978年出生, 工學博士。 2010年11月至 2016年12月任晶盛機電董事、總經理, 2016年12月至今任本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 此人曾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英寸區熔矽單晶爐國產設備研製”課題組組長, 帶隊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對大尺寸區熔單晶矽生長工藝及設備的技術壟斷, 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

邱敏秀, 1945年出生, 本科學歷,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曾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8年6月至今任晶盛投資董事長, 2011年3月至今兼任晶盛投資總經理等等。 多年來承擔與參與電液控制技術領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專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以及省部級科技專案30多項;是個技術狂人。

其他高管不再細說, 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查高管資料, 毫無疑問, 晶盛機電是技術驅動型公司, 公司高層均是技術狂人和業界帶頭人, 晶盛機電最難得的是在技術變現能力上具有超強的能力, 真正做到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核心管理層穩定, 公司戰略和發展執行連續, 這也是晶盛機電自2012年上市以後能夠連續7年業績穩定增長的重要保證。

三、 經營分析(截至2017年中報)

1、主營構成分析(截至2017年中報)

自2012年上市之日起, 公司淨利潤連續5年穩定增長:

大量現金流, 超低資產負債率, 巨額預收賬款、穩定的高增長, 公司財務結構穩健,

議價能力和成長性十分具有吸引力。

財務報表披露原則導致我們只能拿到年報和中報詳細的業務資料;以截至到中報做分析, 連續三年公司業務如下:

從主營分析可以看出:

A、晶體矽設備連續三年收入3.97億、6.75億、6.64億(半年), 該部分業績每年幾乎一倍的增長速度, 毛利率相對穩定保持在45%左右,2017年半年報顯示35%左右,年報或能提升,這一塊的業務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晶體矽設備高速增長,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毛利基本穩定,即便是小幅下降,收入的上升足以彌補,公司主要業績靠晶體矽設備的銷售貢獻;

B、光伏智能化裝備連續三年收入:0.3億、1.55億、0.3億(半年),半年報數據失真,考慮到下半年光伏產業的復蘇,全年至少保持在1億以上,且2018年確定性業績大增,理由會在後面詳細說;

C、LED智能化裝備連續三年收入:0.6億、0.6億、0.38億(半年),該塊業務相當穩定,全年0.6億是大概率,毛利下降快,考慮到三安、華燦等巨頭影響,該部分業務可忽略不計。

D、藍寶石業務連續三年收入:0.19億、0.34億、0.35(半年),該塊業務翻倍增長,但基數太低,且毛利低,短時間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可暫不考慮,但未來會放量。

2、公司研發投入及關鍵技術重大突破

晶盛機電作為技術創新和技術驅動型公司,其研發投入和研究方向是衡量公司未來經營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1)公司成功掌握300公斤級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家掌握300公斤級大尺寸泡生法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的公司之一,有效降低單位藍寶石生產成本,提升在6寸LED襯底及大尺寸面板上應用的優勢。為未來LED業務的放量打下基礎。

(2)公司承擔的“8英寸區熔單晶爐國產設備研製”課題,已在公司生產的區熔矽單晶爐上拉制出國內首根8英寸區熔矽單晶棒,相關設備獲得26項國家專利,其中爐內晶體剪除機構、多CCD成像和輔助加熱等技術為國際首創。

(3)公司成功研製出超導磁場單晶生長爐,該產品完成單晶矽生長工藝過程的自動化控制,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準,還配備超導磁場,能耗低,能有效提高單晶矽的品質。

(4)公司已成功研發半導體單晶矽滾圓機、截斷機等半導體新設備,同時對已立項半導體加工設備加快研發進度,進一步豐富半導體設備類別。

總結:技術驅動型公司,技術的更迭和產品的換代是保持公司行業領先地位的壁壘。新技術尤其是藍寶石、單晶生長爐、單晶滾圓機、截斷機等半導體新設備預計對未來業績影響巨大。

3、在建專案情況

(1)年產2500萬mm藍寶石晶棒生產項目擴充項目(非公開發行),投資4.01億,預計2019年12月31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2)年產1200萬片藍寶石切磨拋項目(非公開發行),投資1.3億,預計2019年12月31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3)年產30台/套高效晶矽電池裝備專案,投資2.5億,預計2018年12月31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4)年產1200 萬片藍寶石切磨拋項目(首次公開發行),投資1.28億,預計2017年6月30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總結:該部分尤其是藍寶石業務年底或初步放量,2020年產能或大爆發,有利於公司業績增厚。

4、近半年公司部分訂單及經營戰略

(1)2017年7月4日,中標中環光伏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矽材料和超薄高效太陽能電池用矽單晶切片產業化工程四期專案設備採購第三批第一包10.8億合同,占2016年營收的99.62%;

(2)2018年1月11日中標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8.58億大單,占2016年收入78.63%;

(3)2018年1月17日,與韓華公司簽訂4300萬美元(約2.8億人民幣)占2016年營收的25%;韓華新能源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之一;

與無錫市人民政府、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共同在宜興市啟動建設積體電路用大矽片生產與製造專案專案總投資約 30 億美元,一期投資約 15 億美元。近水樓臺先得月,公司半導體設備採購有望增加。

總結:2018年新接訂單超過11億元,加之2017年轉結訂單,目前在手訂單超過30億元,有力保證了2018年的業績。同時意味著光伏太陽能智慧化裝備2018年要放量。

四、業績預測

截至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2.57億(2016全年收入10.91億),淨利潤2.53億元,扣非淨利潤2.4億(2016年全年淨利潤2.03億),三季報顯示,公司業績已經遠超2016年全年,公司經營狀況良好;2017年10月27日,公司發佈業績預告:全年歸屬股東淨利潤約3.66億-4.27億,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為80%-110%,業績大幅增長,且有可能實現翻倍。

公司市值201億,淨利潤按最低區間3.66億計算,動態PE為54.9倍數,考慮到80%甚至更多的增長,PEG遠遠小於1,未來三年確定性的增長至少一倍,預計2018、2019、2020連續三年的動態PE約為36倍、28倍、21倍,在半導體板塊,能有這樣的業績和估值的公司並不多,非常值得中長期投資。

五、風險提示

1、與中環股份合作不及預期;

2、未來晶圓廠建設不及預期(幾乎不可能);

3、光伏產業發展和增速不計預期;(作者:雪颯腥紅笑)

毛利率相對穩定保持在45%左右,2017年半年報顯示35%左右,年報或能提升,這一塊的業務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晶體矽設備高速增長,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毛利基本穩定,即便是小幅下降,收入的上升足以彌補,公司主要業績靠晶體矽設備的銷售貢獻;

B、光伏智能化裝備連續三年收入:0.3億、1.55億、0.3億(半年),半年報數據失真,考慮到下半年光伏產業的復蘇,全年至少保持在1億以上,且2018年確定性業績大增,理由會在後面詳細說;

C、LED智能化裝備連續三年收入:0.6億、0.6億、0.38億(半年),該塊業務相當穩定,全年0.6億是大概率,毛利下降快,考慮到三安、華燦等巨頭影響,該部分業務可忽略不計。

D、藍寶石業務連續三年收入:0.19億、0.34億、0.35(半年),該塊業務翻倍增長,但基數太低,且毛利低,短時間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可暫不考慮,但未來會放量。

2、公司研發投入及關鍵技術重大突破

晶盛機電作為技術創新和技術驅動型公司,其研發投入和研究方向是衡量公司未來經營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1)公司成功掌握300公斤級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家掌握300公斤級大尺寸泡生法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的公司之一,有效降低單位藍寶石生產成本,提升在6寸LED襯底及大尺寸面板上應用的優勢。為未來LED業務的放量打下基礎。

(2)公司承擔的“8英寸區熔單晶爐國產設備研製”課題,已在公司生產的區熔矽單晶爐上拉制出國內首根8英寸區熔矽單晶棒,相關設備獲得26項國家專利,其中爐內晶體剪除機構、多CCD成像和輔助加熱等技術為國際首創。

(3)公司成功研製出超導磁場單晶生長爐,該產品完成單晶矽生長工藝過程的自動化控制,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準,還配備超導磁場,能耗低,能有效提高單晶矽的品質。

(4)公司已成功研發半導體單晶矽滾圓機、截斷機等半導體新設備,同時對已立項半導體加工設備加快研發進度,進一步豐富半導體設備類別。

總結:技術驅動型公司,技術的更迭和產品的換代是保持公司行業領先地位的壁壘。新技術尤其是藍寶石、單晶生長爐、單晶滾圓機、截斷機等半導體新設備預計對未來業績影響巨大。

3、在建專案情況

(1)年產2500萬mm藍寶石晶棒生產項目擴充項目(非公開發行),投資4.01億,預計2019年12月31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2)年產1200萬片藍寶石切磨拋項目(非公開發行),投資1.3億,預計2019年12月31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3)年產30台/套高效晶矽電池裝備專案,投資2.5億,預計2018年12月31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4)年產1200 萬片藍寶石切磨拋項目(首次公開發行),投資1.28億,預計2017年6月30日達到預期使用狀態;

總結:該部分尤其是藍寶石業務年底或初步放量,2020年產能或大爆發,有利於公司業績增厚。

4、近半年公司部分訂單及經營戰略

(1)2017年7月4日,中標中環光伏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矽材料和超薄高效太陽能電池用矽單晶切片產業化工程四期專案設備採購第三批第一包10.8億合同,占2016年營收的99.62%;

(2)2018年1月11日中標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8.58億大單,占2016年收入78.63%;

(3)2018年1月17日,與韓華公司簽訂4300萬美元(約2.8億人民幣)占2016年營收的25%;韓華新能源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之一;

與無錫市人民政府、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共同在宜興市啟動建設積體電路用大矽片生產與製造專案專案總投資約 30 億美元,一期投資約 15 億美元。近水樓臺先得月,公司半導體設備採購有望增加。

總結:2018年新接訂單超過11億元,加之2017年轉結訂單,目前在手訂單超過30億元,有力保證了2018年的業績。同時意味著光伏太陽能智慧化裝備2018年要放量。

四、業績預測

截至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2.57億(2016全年收入10.91億),淨利潤2.53億元,扣非淨利潤2.4億(2016年全年淨利潤2.03億),三季報顯示,公司業績已經遠超2016年全年,公司經營狀況良好;2017年10月27日,公司發佈業績預告:全年歸屬股東淨利潤約3.66億-4.27億,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為80%-110%,業績大幅增長,且有可能實現翻倍。

公司市值201億,淨利潤按最低區間3.66億計算,動態PE為54.9倍數,考慮到80%甚至更多的增長,PEG遠遠小於1,未來三年確定性的增長至少一倍,預計2018、2019、2020連續三年的動態PE約為36倍、28倍、21倍,在半導體板塊,能有這樣的業績和估值的公司並不多,非常值得中長期投資。

五、風險提示

1、與中環股份合作不及預期;

2、未來晶圓廠建設不及預期(幾乎不可能);

3、光伏產業發展和增速不計預期;(作者:雪颯腥紅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