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恒瑞醫藥漲100倍——創新藥領跑榮登醫藥王者寶座

醫藥股歷來是盛產白馬股的搖籃, 其毛利率高達90%以上, 與貴州茅臺相當接近。 唯一不同的是, 醫藥行業卻是一個靠新藥研發打天下的產業,

企業利潤增長來自一個又一個重磅新藥的上市。 恒瑞醫藥上市較晚, 17年之間市值遠超康美藥業、雲南白藥和複星醫藥, 榮登A股醫藥股市值第一寶座。

2000年10月18日, 恒瑞醫藥在上交所上市, 發行價11.98元, 發行普通股4000萬股, 總股本13285萬股。 上市之後, 恒瑞醫藥與很多次新股一樣, 經歷爆炒然後就是2-3年的下跌, 恰好這段時間也是2001-2004年熊市階段。 2003年10月10日, 恒瑞最低跌至7.44元止跌企穩, 開始了其15年曲折的大牛之路。

2003年, 恒瑞醫藥最低價7.44元, 總股本2.55億股, 總市值19億元。 2017年, 恒瑞股價最高76元, 總股本28.2億股, 對應市值為2143億元。 15年間, 恒瑞醫藥市值上漲了110倍之多。

恒瑞醫藥以腫瘤藥為主營業務, 起家的本領就是仿製, 隨著科研能力的提升, 恒瑞進入創新藥領域。 恒瑞研發的品種多、很多都是大病種的一線治療藥物, 很多搶仿的品種都是國內最早上市的, 有些品種甚至能比同類企業早半年、一年以上投放市場。 每年, 恒瑞經過三期臨床, 審批上市的新藥就有5-10種。 通過不斷業務拓展, 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結構,

並在腫瘤、造影劑、麻醉等多個治療領域均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確立了自己“創新藥+仿製藥+製劑”的龍頭地位。

創新藥不斷上市, 淨利潤快速增長是恒瑞超越醫藥巨頭們的利劍。 2003年, 恒瑞的主營收入為10.5億元, 淨利潤0.945億元【PE 20.1】, 淨資產收益率僅為10.98%。 2017年, 恒瑞的主營收入達到130多億, 淨利潤增加到31億元【PE 69】, 淨資產收益率20%以上。 按照“市值=淨利潤X市盈率”的大衛斯按兩下公式, 淨利潤增長32.8倍, 市盈率膨脹3.45倍, 總市值增加了113倍。

恒瑞醫藥最好的買入時機就是成長初期。 恒瑞醫藥上市19年來, 年K線圖上出現下跌的年份只有5次, 分別是2001-2003年、2008年和2012年。 2003年是恒瑞的轉折之年, 當年的每股淨資產為3.33元, 每股收益是0.37元, 淨資產收益率10.98%, 對應PB是2.23, PE是20.1倍。 從2007年以後, 恒瑞淨資產收益率都在20%以上, 平均達到25%的水準,僅次於貴州茅臺。

高估值過高, 再好的公司都會面臨估值回歸, 恒瑞也不例外。 歷史上, 恒瑞醫藥最高PE出現在2007年的62倍, 對應的PB為16倍。 和很多偉大的公司一樣, 恒瑞通過藥品的暴利和淨利潤的穩定增長, 以及股價的階段性調整,

消化了成長過程當中的高估值泡沫。 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 成功跨越了300億元的成長股天花板, 步入千億價值藍籌的行列。

恒瑞的成長故事見證了西藥科技創新的巨大力量。 現代西醫行業的競爭不在停留在最初的原料藥和仿製藥階段, 而是緊貼醫藥前沿的首仿藥和創新藥, 企業的核心科技與先發優勢尤為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