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3年時間雕刻“絲綢之路”,網上粉絲追捧,他卻說不是為了錢

說起木雕藝術也許大家都非常熟悉, 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非常讓人敬佩的職業, 因為木雕匠人必須是耐得住枯燥忍得住寂寞, 特別是在近幾年木雕行業遇冷, “有價無市”成了常態, 所以很多的木雕從業者都不斷的改行放下了這門手藝。

但是在福建閩侯縣就有這麼一位80後的木雕匠人, 最近被人們熟知, 他叫張鑫, 今年33歲, 現在在網路上非常的有名氣, 有著35萬的粉絲追捧, 讓張鑫一下就成了名人, 而讓張鑫的成名的作品正是一件耗時3年, 在長17米直徑1.6米, 需要兩輛吊車才能吊起的金絲楠木上雕刻的“絲綢之路”。

上面雕刻有263個人物造型, 刻畫的就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的“絲綢之路”與大唐盛世商賈貿易的場景, 其中包括了有很多地域的自然風光和經典建築。 提起絲綢之路這樣經典的歷史, 而張鑫卻說自己的這幅絲綢之路裡邊任何一個網站自己也沒有去過。

全部都是在查閱影視圖片資料得來的, 他說自己沒有高學歷, 自己在小學畢業就沒有在讀書了, 但是張鑫唯獨就是對美術手工非常的感興趣, 然後就學習了木雕這門手藝, 書本上的知識學不會, 但是自己在這手工方面非常有天賦。

也喜歡專研, 張鑫說木雕使我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直到現在我還在不停地學習, 學習現代技術, 學習現在人的審美觀念, 看客戶需要什麼, 這些都得學習。

張鑫說不精通電腦的自己為了能在這木雕行業站住腳, 自己學習了PS, 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將自己腦海中的畫卷通過高科技列印了出來, 10幾米的畫卷自己也不敢想像這是自己的成績。

張鑫說木雕行業在2010年到2012年最為繁盛,自己也乘著熱風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當時自己雕刻是以老鷹為主,把老鷹雕刻的生動威猛受到了很多客戶的慕名訂單,在當地也是稱為木雕老鷹的“一絕”,有時候生意好的話一天就能賺到3000塊左右。

但是這樣的張鑫還不是很滿足,他覺得這樣做不出名氣來。剛好在2015年的時候,張鑫受一位木商界朋友委託,接下了在文中開始提到的長17米的金絲楠木,接下這個單子之後,張鑫也是一度的遭家人反對,害怕這樣大的單子完成不了,但是張鑫卻對自己非常的有信心,慢慢自己的愛人也在默默支持他。

張鑫說木雕這個行業確實不容易,每天提著40斤的油鋸,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不管是體力上的勞作,腦力還的跟得上,看著張鑫手上佈滿繭子的手就能看出這確實不是一件好差事。

而張鑫說自己雕刻著絲綢之路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在這個行業內留下一件被值得記憶的作品,雖然現在這個行業現在被冷落了,但是自己還在堅持。

(圖片來源於守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張鑫說木雕行業在2010年到2012年最為繁盛,自己也乘著熱風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當時自己雕刻是以老鷹為主,把老鷹雕刻的生動威猛受到了很多客戶的慕名訂單,在當地也是稱為木雕老鷹的“一絕”,有時候生意好的話一天就能賺到3000塊左右。

但是這樣的張鑫還不是很滿足,他覺得這樣做不出名氣來。剛好在2015年的時候,張鑫受一位木商界朋友委託,接下了在文中開始提到的長17米的金絲楠木,接下這個單子之後,張鑫也是一度的遭家人反對,害怕這樣大的單子完成不了,但是張鑫卻對自己非常的有信心,慢慢自己的愛人也在默默支持他。

張鑫說木雕這個行業確實不容易,每天提著40斤的油鋸,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不管是體力上的勞作,腦力還的跟得上,看著張鑫手上佈滿繭子的手就能看出這確實不是一件好差事。

而張鑫說自己雕刻著絲綢之路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在這個行業內留下一件被值得記憶的作品,雖然現在這個行業現在被冷落了,但是自己還在堅持。

(圖片來源於守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