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臘八的講究當然不止一碗粥

王小米 | 文

“小孩小孩你別哭, 過了臘八就殺豬。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

這句俗語的畫面感很強,

進入臘月, 熱熱鬧鬧的年味就像小姑娘一樣走過來了

臘八是臘月開始的第一個節日,

也拉開了春節的大幕。

臘八節流傳至今

喝一碗臘八粥已經成了節日必備

比如說, 在臘八這一天

許多寺廟都會舉行施粥法會

我佛慈悲, 這一天廣施臘八粥給大家喝

比如少林寺

這一天,

少林寺會舉行施粥法會

少林寺的臘八粥是少林藥局按照藥局的古方

復原的“少林五行臘八粥”

2008年少林寺恢復從宋朝就開始的施粥傳統

到今年已經10年了

每年臘八這一天

少林寺前排起長隊

人們翹首以待第一碗粥

2016年, 方丈盛的第一碗粥

給了千里迢迢從長春趕來的李英

她對少林寺嚮往已久

清晨七點就在寺門外等候了

2017年, 少林寺當天施粥逾二十萬份

開封大相國寺, 信陽靈山寺

在臘八這一天都有施粥的傳統

這個傳統在佛教中來源已久

在佛教中,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信眾為表示紀念

就把這一天(臘月初八)定為“佛成道節”

並以五穀熬制臘八粥

少林寺裡的僧人說

從宋朝起

少林寺就有僧人在臘月初八前沿街化緣

收集米、棗等穀物

並在臘八節這天熬制臘八粥發給窮人

不僅佛教如此, 在民間也有這樣 的傳統

由於臘八節正值隆冬

天氣寒冷

“臘七臘八, 凍死叫花”

過去安陽的大戶人家或無兒無女的大戶

為了祈求得到子女,

每年這天早晨便做粥向窮人施捨

舊時, 這天無論窮富人家

只要有叫花子上門

則有求必應

因為在古代臘八也是祭祀的日子

而在豫北的一些地方

依舊可以看到上古祭祀遺風

臘月初八早上, 天剛濛濛亮

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

粥熬好後,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

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

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

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

用紅布條包好

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

邊抹邊唱:

“臘八粥, 臘八飯, 結的紅棗一連串。

臘八飯, 臘八粥, 結的紅棗一嘟嚕。 ”

在臘八這天

安陽一帶也有女孩子紮耳朵眼的習慣

紮耳朵之前

先叫女童到室外凍一會兒

直到凍得耳朵發紫時

大人先用兩粒綠豆夾住耳垂

用勁擠一下

然後用粗針穿孔

傳說這天女童紮耳眼

臘八姑姑會保佑被紮女童不疼不發炎

太殘酷了!

想想那凍得沒知覺的耳朵垂

感覺莫名瑟瑟發抖

除了這些風俗之外

臘八節吃的也不一樣

大多數地方會在臘八開始醃臘八蒜

在數九寒冬的這一天

把雪白的蒜瓣泡進醋裡

醃制二十多天

一直到除夕夜才能撈出來

翠綠的蒜瓣,就著餃子

這期間,小孩子每天都會看看蒜有沒有變綠

就好像過年的腳步臨近一樣呢

在豫東,臘八蒜又叫凍綠蒜

大意清晰明瞭

就是在最冷的時候醃制的

通常還會加上白菜,胡蘿蔔一塊醃

而魚米之鄉的信陽

則在臘八開始了年味的旅程

“臘七臘八,醃魚醃鴨”

各家各戶像趕趟兒似

在窗臺,院子裡懸掛起一串串臘肉和香腸

冬日裡製作臘味是迎接新年的一件大事

每年進入農曆十一月份

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醃制臘肉了

駐馬店也很特立獨行

在臘八早上並不喝粥

而是要在中午吃一碗鹹飯

用大米和菜,煮的稠稠的

安陽也不叫臘八粥

而是叫做“臘八飯”

其實還是同一種東西

林州人的臘八粥是早餐

他們用小米、柿塊熬成臘八粥

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

農婦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

口曰:

“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穀”

“老太太,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在南陽一塊,臘八粥能吃很久

臘八節過後每天早飯的時候

老人們總會把事先餾透的臘八粥

剜上一團拌在碗裡讓小孩子吃

天天吃,吃的小孩子都膩煩

而關於臘八粥的說法,

在河南有不同的版本

說說正史,開封人認為臘八粥源於開封

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

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

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

十二月初八日,

“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

謂之“臘八粥”

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又稱“佛粥”。

宋代詩人陸游詩中說:

“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這是關於臘八粥最早的記載

在很多地方關於臘八粥的來歷

都是直接引用的這一段歷史

除了臘八粥源自佛教之外

還有一種傳說版本是為了紀念岳飛

嶽飛堅持抗金

遭奸臣秦檜誣陷

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

召嶽飛進京

嶽飛無可奈何,急急班師

一路糧食不濟

百姓聞訊,戶戶送去粥飯

嶽軍合混而食

道謝而去

這天乃臘月初八

後嶽飛被害

百姓為示懷念之意

每年臘月初八燒起“百家飯”

總之

臘八是年味的開始

相比起俗語裡的臘八

除了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外

傳統節日的意義似乎並沒有消散

吃了臘八粥, 離過年就越來越近了

人們期盼的

不僅是那些美味的吃食

而是年味煙火氣裡的傳統回憶

對美好的企盼

(圖片來源於網路)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在臘八這天

安陽一帶也有女孩子紮耳朵眼的習慣

紮耳朵之前

先叫女童到室外凍一會兒

直到凍得耳朵發紫時

大人先用兩粒綠豆夾住耳垂

用勁擠一下

然後用粗針穿孔

傳說這天女童紮耳眼

臘八姑姑會保佑被紮女童不疼不發炎

太殘酷了!

想想那凍得沒知覺的耳朵垂

感覺莫名瑟瑟發抖

除了這些風俗之外

臘八節吃的也不一樣

大多數地方會在臘八開始醃臘八蒜

在數九寒冬的這一天

把雪白的蒜瓣泡進醋裡

醃制二十多天

一直到除夕夜才能撈出來

翠綠的蒜瓣,就著餃子

這期間,小孩子每天都會看看蒜有沒有變綠

就好像過年的腳步臨近一樣呢

在豫東,臘八蒜又叫凍綠蒜

大意清晰明瞭

就是在最冷的時候醃制的

通常還會加上白菜,胡蘿蔔一塊醃

而魚米之鄉的信陽

則在臘八開始了年味的旅程

“臘七臘八,醃魚醃鴨”

各家各戶像趕趟兒似

在窗臺,院子裡懸掛起一串串臘肉和香腸

冬日裡製作臘味是迎接新年的一件大事

每年進入農曆十一月份

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醃制臘肉了

駐馬店也很特立獨行

在臘八早上並不喝粥

而是要在中午吃一碗鹹飯

用大米和菜,煮的稠稠的

安陽也不叫臘八粥

而是叫做“臘八飯”

其實還是同一種東西

林州人的臘八粥是早餐

他們用小米、柿塊熬成臘八粥

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

農婦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

口曰:

“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穀”

“老太太,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在南陽一塊,臘八粥能吃很久

臘八節過後每天早飯的時候

老人們總會把事先餾透的臘八粥

剜上一團拌在碗裡讓小孩子吃

天天吃,吃的小孩子都膩煩

而關於臘八粥的說法,

在河南有不同的版本

說說正史,開封人認為臘八粥源於開封

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

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

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

十二月初八日,

“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

謂之“臘八粥”

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又稱“佛粥”。

宋代詩人陸游詩中說:

“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這是關於臘八粥最早的記載

在很多地方關於臘八粥的來歷

都是直接引用的這一段歷史

除了臘八粥源自佛教之外

還有一種傳說版本是為了紀念岳飛

嶽飛堅持抗金

遭奸臣秦檜誣陷

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

召嶽飛進京

嶽飛無可奈何,急急班師

一路糧食不濟

百姓聞訊,戶戶送去粥飯

嶽軍合混而食

道謝而去

這天乃臘月初八

後嶽飛被害

百姓為示懷念之意

每年臘月初八燒起“百家飯”

總之

臘八是年味的開始

相比起俗語裡的臘八

除了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外

傳統節日的意義似乎並沒有消散

吃了臘八粥, 離過年就越來越近了

人們期盼的

不僅是那些美味的吃食

而是年味煙火氣裡的傳統回憶

對美好的企盼

(圖片來源於網路)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