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三國演義的槽點被此三人承包:一個全靠嘴、一個靠哭、一個靠硬扛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 說的就是中國四大名著中的兩部著作《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而在今天, 以《三國演義》為題材的影視劇, 可謂是層出不窮, 版本也是各式各樣。 《三國演義》不再僅僅是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 而成了一部以娛樂、偶像為主題的歷史題材影視劇形象, 其中的槽點, 也是不斷被放大和誇大。

老版《三國演義》

說到影視劇形象的三國演義槽點, 可謂是毀了三觀, 原本三國這段歷史就是真真假假, 而搬到螢屏上之後, 導演們為了追求所謂的“螢屏”亮點, 將一些神乎其神的劇情無限放大, 再配上誇張、雷人的人物形象, 《三國演義》一次次成為人們飯後茶餘探討的話題。

新版三國曹操

三國演義的畫風什麼時候變歪的, 這個已經說不清楚了。 但是不論版本怎麼變, 基本的劇情和人物歷程大致不變, 塑造出的形象也是一樣。 說到劇情中的誇張的人物形象, 標題中提到的“一個全靠嘴、一個全靠哭, 一個全靠硬抗“”, 你是否想起了是哪三個人?

劉備

首先說一說“全靠哭”的這位, 姓劉名備, 眾所周知他是三國中蜀國的領導人。 把一個堂堂的主角、皇帝塑造成了一個靠哭上位的角色形象, 這個實在是有點冤枉。 劉備的哭, 從人物劇情的開始到白帝城托孤, 可謂是貫穿全程。 關於劉備重大的劇情, 基本上都離不開他“哭”的表演:桃園結義、三顧茅廬、劉備見趙雲、張飛喝酒誤事“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等等。 總之, 劉備“哭”的招牌, 看來是摘不掉了。

關羽

靠硬抗的角色, 便是關羽。 在整個三國演義中, 關羽給人留下了許多印象深刻的劇情, 常被人提起的是“刮骨療毒”這段。 話說關羽的胳膊中了曹仁軍隊的一支毒箭, 神醫華佗為他醫治箭傷, 華佗認為毒已經攻入骨髓, 需要切開胳膊然後用刀刮去骨頭中的毒,

才能治好。 關羽一聽完全沒問題, 自己扛得住。 於是一邊和馬良下棋, 一邊任由華佗用刀子刮他胳膊裡的骨頭。 疼不疼, 只有編劇最清楚, 反正關羽怎麼著也得硬抗。

諸葛亮

最後說的是“全靠嘴”的這位, 他便是諸葛亮, 三國中的頭號軍師。 在三國對立的局勢中, 一個書生打扮的文人,斡旋于各大軍營陣地,憑靠三言兩語,調動整個三國局勢。他說服了劉備,說服了孫權,說服了勇冠三軍的蜀軍大將,罵死了王朗,深的曹操的愛惜,諸葛亮的嘴就像開了光一樣。

新版三國張飛

以上自然不是歷史的真相,而真相也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讀三國即是品讀人性,哈哈一樂之後,更要有深刻的思考。劇中人物誇張的外表,其實是人性的真實展現,從劇情中再到現實生活,人性不變。

一個書生打扮的文人,斡旋于各大軍營陣地,憑靠三言兩語,調動整個三國局勢。他說服了劉備,說服了孫權,說服了勇冠三軍的蜀軍大將,罵死了王朗,深的曹操的愛惜,諸葛亮的嘴就像開了光一樣。

新版三國張飛

以上自然不是歷史的真相,而真相也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讀三國即是品讀人性,哈哈一樂之後,更要有深刻的思考。劇中人物誇張的外表,其實是人性的真實展現,從劇情中再到現實生活,人性不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