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摔跤吧!爸爸》姊妹篇上映,我們的男神阿米爾·汗又回來了!

椒哥/文

還記得去年那部《摔跤吧!爸爸》嗎?那應該是去年關注度最高的印度電影了, 在中國上映後, 狂攬了近13億的票房, 也讓更多的中國人認識了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

最近, 阿米爾·汗的新片《神秘巨星》正在院線熱映, 這部片被稱為《摔跤吧!爸爸》的姊妹篇, 講訴了14歲的印度少女尹希婭(塞伊拉·沃西飾), 在備受爭議的音樂人夏克提·庫馬爾(阿米爾·汗飾)的幫助下, 突破歧視與阻撓, 堅持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

阿米爾·汗這次一改往日的樸素造型, 直接扮上了殺馬特洗剪吹, 耳釘也是打了好幾個, 那叫個狂拽酷炫吊炸天。 (ps:原來印度對音樂人的理解是這樣的~)

從之前印度上映和國內點映來看, 這確實是一部佳片, 有人甚至覺得比《摔跤吧!爸爸》還好看。

果然, 米叔出品, 必屬精品。

那除了這兩部電影外, 阿米爾·汗還有哪些電影值得我們收藏反復刷的呢?下面椒哥就給大家整理整理~

1. 《三傻大鬧寶萊塢》

豆瓣排名第12, 七十多萬人打出了9.1的高分。

這部電影絕對是家喻戶曉了, 但知道的人多不代表它俗。 不同年齡段看這部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三位主演“活在當下”的心態, 勵志得讓人忍不住落淚。

你這麼害怕明天, 又怎麼能過好今天?如果有一天你變成了奇怪的傢伙, 生活於恐懼和虛假之中, 就念重生的咒語“All is well”, 狠狠地給這個世界一腳!

2. 《地球上的星星》

阿米爾·汗演的電影, 總會映射一些社會問題, 這一部也不例外。

電影講訴了八歲的艾沙是個滿腦子奇思異想的男孩,可是在老師眼裡,他是個淘氣包、麻煩精。歡快而樂觀的藝術老師發現他原來有閱讀障礙,開始細心教導,讓他漸漸走出學習障礙,給他帶來全新的生活。

這是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在電影裡,他甘當配角,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成了片子的主演。阿米爾·汗用這部電影告訴了大家,在我們周圍,那些用獨特眼光看世界的人,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

3. 《芭薩提的顏色》

電影講訴了印度一群充滿朝氣的大學生從對國家心如死灰到為多難的祖國熱血沸騰的故事。

這是印度的一部愛國題材電影,“芭薩提”是指印度國旗上的黃色,代表著真理與正義。影片中處處迸發的激情,讓你明白原來不同時代中血液的沸點是相同的。

“沒有國家是完美的,只能讓它變得更好。”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能在其中輕鬆找到共鳴。體制已然如此,不必一味地埋怨現狀,而應該是負責任地努力改變。 儘管在很多人看來,印度電影的劇情有著不少的缺陷,但你不得不對印度的電影以及電影人心生敬意。

4. 《我的個神啊》

阿三版“來自星星的你”。沒有把時間浪費在談情說愛上,而是對著印度最自豪的多神信仰開炮;把印度的主要宗教都黑了個遍,又從宗教兜回到愛情。

電影最妙之處在于,以局外人視角,窺探印度社會生態肌理,通俗化地剖解敏感議題。從反對盲目的宗教崇拜,到印巴兩國聯姻,賞心悅目的娛樂之餘,更多地是滲入主演們的憂患意識,這種在常人看來“一根筋”的責任感,使大眾文化產品的寓教於樂功能性達到最大化。

要知道,當初印度教徒可是組織了遊行抵制這片,並且把電影院給砸了的。而身為穆斯林教徒的阿米爾·汗,還是選擇出演這部電影,這是為什麼呢?你可以在電影中去尋找答案。

5. 《冷暖人間》

這算是阿米爾·汗的處女作了,印度版“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比較俗套,但因為是寶萊塢難得的一部以悲劇結尾的電影,又有我們的男神,所以還是選了出來。

看了它之後你會感歎,我們的男神怎麼都不老的?!

6. 《孟買日記》

這是一部不一樣的印度電影,沒有歌舞,沒有搞笑,只有冷靜專注的在講著耐人尋味的孟買故事。四個陌生人的生活情感互相影響,交匯在一起,緩緩的還原一個現實、哀婉、殘酷但又錯綜複雜的現實世界。

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印度片也可以拍得這麼文藝細膩!

7. 《為愛毀滅》

該片主要講述了恐怖份子瑞汗和盲女祖妮相遇相識相知的故事。前半段完全是印度風光愛情片,後半段筆鋒一轉變成愛的悲歌。

有人說,此片實在是異常狗血,一部愛情片,看著看著就成了無間道風格了,看著看著又能轉回來…… 但刨除一切狗血,看過依然是感動和心痛。也許是印度的歌舞音樂獨特的魅力,也許得益于演員賣力的表演。

能邊被你罵“狗血”邊讓你哭,它就是好片啊!

其實阿米爾·汗還有一部電影,叫《未知死亡》,就是印度版的《記憶碎片》,沒有原版的魂,也沒有原版的神,這部看完印象最深的就是男神那一身肌肉,但就劇情來說,椒哥覺得還沒有《為愛毀滅》好看。

有人評價阿米爾·汗,說他是一位“有強大社會責任感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他的三觀很正,除了接拍這些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之外,他還主持了一個揭露印度尖銳社會問題的電視節目——《真相訪談》,相信喜歡他的人都看過這個節目,反正椒哥是一路跪著看完的。

這麼一位愛國愛人民的正能量男神,難怪人人都對他誇讚。2018年男神還有一部新作——《印度暴徒》,約嗎?

更多影視綜藝資訊,更多分集劇情,請關注搜視網。

電影講訴了八歲的艾沙是個滿腦子奇思異想的男孩,可是在老師眼裡,他是個淘氣包、麻煩精。歡快而樂觀的藝術老師發現他原來有閱讀障礙,開始細心教導,讓他漸漸走出學習障礙,給他帶來全新的生活。

這是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在電影裡,他甘當配角,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成了片子的主演。阿米爾·汗用這部電影告訴了大家,在我們周圍,那些用獨特眼光看世界的人,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

3. 《芭薩提的顏色》

電影講訴了印度一群充滿朝氣的大學生從對國家心如死灰到為多難的祖國熱血沸騰的故事。

這是印度的一部愛國題材電影,“芭薩提”是指印度國旗上的黃色,代表著真理與正義。影片中處處迸發的激情,讓你明白原來不同時代中血液的沸點是相同的。

“沒有國家是完美的,只能讓它變得更好。”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能在其中輕鬆找到共鳴。體制已然如此,不必一味地埋怨現狀,而應該是負責任地努力改變。 儘管在很多人看來,印度電影的劇情有著不少的缺陷,但你不得不對印度的電影以及電影人心生敬意。

4. 《我的個神啊》

阿三版“來自星星的你”。沒有把時間浪費在談情說愛上,而是對著印度最自豪的多神信仰開炮;把印度的主要宗教都黑了個遍,又從宗教兜回到愛情。

電影最妙之處在于,以局外人視角,窺探印度社會生態肌理,通俗化地剖解敏感議題。從反對盲目的宗教崇拜,到印巴兩國聯姻,賞心悅目的娛樂之餘,更多地是滲入主演們的憂患意識,這種在常人看來“一根筋”的責任感,使大眾文化產品的寓教於樂功能性達到最大化。

要知道,當初印度教徒可是組織了遊行抵制這片,並且把電影院給砸了的。而身為穆斯林教徒的阿米爾·汗,還是選擇出演這部電影,這是為什麼呢?你可以在電影中去尋找答案。

5. 《冷暖人間》

這算是阿米爾·汗的處女作了,印度版“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比較俗套,但因為是寶萊塢難得的一部以悲劇結尾的電影,又有我們的男神,所以還是選了出來。

看了它之後你會感歎,我們的男神怎麼都不老的?!

6. 《孟買日記》

這是一部不一樣的印度電影,沒有歌舞,沒有搞笑,只有冷靜專注的在講著耐人尋味的孟買故事。四個陌生人的生活情感互相影響,交匯在一起,緩緩的還原一個現實、哀婉、殘酷但又錯綜複雜的現實世界。

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印度片也可以拍得這麼文藝細膩!

7. 《為愛毀滅》

該片主要講述了恐怖份子瑞汗和盲女祖妮相遇相識相知的故事。前半段完全是印度風光愛情片,後半段筆鋒一轉變成愛的悲歌。

有人說,此片實在是異常狗血,一部愛情片,看著看著就成了無間道風格了,看著看著又能轉回來…… 但刨除一切狗血,看過依然是感動和心痛。也許是印度的歌舞音樂獨特的魅力,也許得益于演員賣力的表演。

能邊被你罵“狗血”邊讓你哭,它就是好片啊!

其實阿米爾·汗還有一部電影,叫《未知死亡》,就是印度版的《記憶碎片》,沒有原版的魂,也沒有原版的神,這部看完印象最深的就是男神那一身肌肉,但就劇情來說,椒哥覺得還沒有《為愛毀滅》好看。

有人評價阿米爾·汗,說他是一位“有強大社會責任感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他的三觀很正,除了接拍這些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之外,他還主持了一個揭露印度尖銳社會問題的電視節目——《真相訪談》,相信喜歡他的人都看過這個節目,反正椒哥是一路跪著看完的。

這麼一位愛國愛人民的正能量男神,難怪人人都對他誇讚。2018年男神還有一部新作——《印度暴徒》,約嗎?

更多影視綜藝資訊,更多分集劇情,請關注搜視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