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神秘的“藕心錢”

藕心錢, 因其形狀像縱向切開的藕芯, 故名。

舊譜對其多有記載, 現摘錄幾段:

一、宋·洪遵 《泉志·刀布品》:“《舊譜》曰:‘世有此錢, 其形四方, 狀如博棊, 長二寸, 面濶三分, 當四稜。 皆上下通闕, 若藕挺中破狀。 其上有首, 形如秤槌, 鼻有孔, 號為藕心錢。 ”

二、《古泉匯·續泉匯(中)》:“錢函俱方, 函面正中凸起尖乳, 乳之中開一孔至末, 背及左右俱平錢之長及函之半, 函上口八齒, 齒之凹凸與錢之凹凸恰好符合”……“藕心錢面文元延四年王政背文都昌侯……隸體精嚴其為漢京古物無疑。 ”

三、清人盛大士記載:“右藕心錢大小四種, 見洪志而形模互異,

與選錢齋所繪約略似之, 宣和博古圖亦載藕心錢與比迥異, 其鑄錢之時、地皆不可考, 又未審其何以目為錢也。 或雲比自俄羅斯既回部混入內地者, 則入于外國品續考。 ”

四、楊升庵丹鉛錄曰:“漢有藕心錢, 厭勝錢。 狀如幹盾, 長且方, 不圓, 蓋古刀布之變也……”

從這些記錄中可以看到, 舊時認為藕心錢與磬幣、魚幣是一類, 都曾是先秦時代的異形貨幣, 只不過在貨幣演化過程中被淘汰, 未被後世沿用。 還有認為是厭勝錢, 或者是外國錢的等等。

這些觀點在後來的研究中逐漸被否定, 藕心錢非錢已成定論。

如鮑康《觀古閣泉說》:

“藕心非泉也。 秦中出土小銅器有方形長三寸餘, 寬四分許, 厚如之, 中空。 如莆面, 做八分書“千金氏”三字, 陽文甚工, 背或缺寸許。 余曾見一枚中藏一藕心, 牝牡相銜, 如鑰與匙者, 然或雲此為藕心之廊。 餘疑與藕心合而為一物, 究不知作何用, 蓋舊譜強名泉。 ”

丁福保《古錢大辭典》也說“……為古代之銅器”。

即為器物, 其作何用途, 在研究過程中形成了兩種主流觀點, 一為衡量幣重的“平器”(即今天所說的砝碼), 一為在通關或調撥物資時使用的信符(實物憑證)。

“平器”說

漢孝文帝曾推行了一種稱錢制度。

孝文帝五年, 更鑄四銖錢, 其文為半兩(即今天所說的四銖半兩)。 並規定此四銖半兩為“法錢”, 一切舊錢要以此為准。 當時市面上使用有八銖半兩、莢錢、五分錢、更有少數秦錢等, 初時, 五分錢四枚當四銖半兩一枚, 四銖半兩兩枚當八銖半兩一枚……, 但舊錢大小輕重不一, 不能洽和四銖, 亦不能割裂並用, 於是文帝規定了一種稱錢制度:

稱錢者, 無論舊錢大小、輕重, 皆以秤稱之。 合其重量除以四銖,

有若干四銖之重, 即為若干錢。

這種制度的推行, 可以推斷當時應該有一種衡量重量標準的器物。

存世有一件“洛陽市平”從銘文含義上看, 這應是一種量器物。 此外聽說有一種面刻“二兩”者, 亦可證明是衡器。 另一個證據是, 這類藕心錢基本上都是伴隨著半兩錢出土的(少數是五銖錢), 它與錢幣的流通必然有一定的關係。

(部分內容節選自《陝西發現用作砝碼的藕心錢》餘淵、《藕心錢小議》党順民)

“信符”說

從目前發現的藕心錢實物來看,其外函基本上沒有相同的,內腔結構也各異,這種刻意的設計鑄造,與砝碼的成套性一致性相違背,於理不通。再者,這種有內腔的結構與當時的銅權形狀差別太大。

存世有一種“虎符”,為秦漢時期帝王授予大臣兵權用以調動軍隊的實物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為兩半,右邊存於朝廷,左邊發給統兵將帥。

當時這樣的信符使用應該是較為普遍的,最高級別調動軍隊使用“虎符”。平常調撥物資、通關等情況是應該也是用一種信符,功能與“虎符”一樣。而藕心錢的“牝牡相銜”如同鑰匙和鎖一樣,完全能符合這一條件。所以通俗來講藕心錢是一種常用大眾版的“信符”。

以上兩種觀點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關鍵性的證據。究竟如何,有待新的出土資料以及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

(部分內容節選自《論我國古錢界四大難之藕心錢篇》陳長峰)

綜上可知,藕心錢是二三成套,通常所見為其外函,成套者相當少見,有銘文者則更為稀罕。據容庚《漢金文錄》所載,銘文所見有“完”、“千金氏”、“尚方故治”、“洛陽市平”等。

“信符”說

從目前發現的藕心錢實物來看,其外函基本上沒有相同的,內腔結構也各異,這種刻意的設計鑄造,與砝碼的成套性一致性相違背,於理不通。再者,這種有內腔的結構與當時的銅權形狀差別太大。

存世有一種“虎符”,為秦漢時期帝王授予大臣兵權用以調動軍隊的實物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為兩半,右邊存於朝廷,左邊發給統兵將帥。

當時這樣的信符使用應該是較為普遍的,最高級別調動軍隊使用“虎符”。平常調撥物資、通關等情況是應該也是用一種信符,功能與“虎符”一樣。而藕心錢的“牝牡相銜”如同鑰匙和鎖一樣,完全能符合這一條件。所以通俗來講藕心錢是一種常用大眾版的“信符”。

以上兩種觀點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關鍵性的證據。究竟如何,有待新的出土資料以及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

(部分內容節選自《論我國古錢界四大難之藕心錢篇》陳長峰)

綜上可知,藕心錢是二三成套,通常所見為其外函,成套者相當少見,有銘文者則更為稀罕。據容庚《漢金文錄》所載,銘文所見有“完”、“千金氏”、“尚方故治”、“洛陽市平”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