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雖然電影在進步,但影視劇的武打戲卻不如從前,這是為什麼?

我先聲明一下, 電影戲中武打戲並非是真正的實戰, 而是經過電影藝術加工的武打鏡頭;而當年的武打電影的鏡頭如此精彩, 除了演員本身武術功底之外, 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替身武打演員和優秀的武術指導, 就是很多人俗稱的龍虎武師。

自1961年香港電影邀請北派功夫師袁小田做武術指導之後, 在拍攝動作武俠類電影時候我們皆可看到武術指導的身影。 而隨著功夫電影的發展和進步, 人們對武術動作的觀賞性需求也不斷變化, 因此也出現了各種風格的武術指導, 最優秀的比如硬橋硬馬的劉家良、陽剛兇猛的唐佳、天馬行空的程小東、瀟灑流暢的袁和平以及大氣實用的洪金寶。

所以當今電影中許多影視劇的打戲不如以前的說法太過於寬泛, 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產生這種感覺是由影視劇的風格導致的, 由於現在的打鬥偏向仙俠和魔幻, 因此動作設計上除了要兼顧特效之外, 在打鬥風格上同樣更偏向空靈。

其次, 很多老功夫電影是現代人在童年時期觀看, 相對於現在互聯網社會, 當年通訊和資訊遠沒有現在發達, 觀看一部好的功夫片更容易給人帶來更多美好回憶,

因此武術片的優秀也是有很多情懷方面的加成。
第三, 鑒於人體力學的限制, 經歷了那麼多年功夫的電影武打設計, 對武術設計的開發潛力也走向了瓶頸。 所以, 很難在武術設計上有重大的突破。

最後, 龍虎武師人才的青黃不接。 許多優秀的武術指導誕生於60-80年代,

如今已經2017年, 他們要麼離世、要麼已經老去;而在年輕優秀的武術指導培養方面, 兩岸三地皆沒有太大氣色, 而且沒有出現真正獨當一面的中青代武術指導名師。
如果算的話, 桑林老師算一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