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喜歡書畫,那就看一看精挑細選的“蘭堂文摘”

蘭堂文摘

王羲之與《蘭亭序》誕生了一千多年, 人們的目光沒有離開過這個書法史上永恆的經典, 直到晚清的書家宣導碑學, 書法才又多了一條蹊徑, 注入了雄強俊偉之風。 王羲之與《蘭亭序》, 是書法史上的高峰, 就像唐詩宋詞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一樣, 它們帶來的美感是任何後來者都無法替代的。 我們可以千遍萬遍地詠讀、臨摹, 徜徉其間, 享受美感, 卻不能以此作為永久的或唯一的審美價值取向。

經典的誕生意味著創新, 意味著生命力, 而經典的生命力和精華, 卻存在于它成為經典之前。 經典在成為經典之後才被重視、才被研究;在經典籠罩之下,

新的經典的產生, 又會有多少的空間?這其中是否有些悖論的意味。

面對古老而又傳統深厚的書法藝術, 面對其中如若王羲之與《蘭亭序》一樣的經典, 我們是否應多一些思考呢?

——摘自《王羲之與蘭亭序》(《書法導報》2002年10月18日, 《新華文摘》2003年第2期

書法的功力, 可以說直接對應的是書法家的全部素質。

常常地想, 這樣一個悠久且傳承有序、影響深遠的民族藝術 , 現如今卻面臨一個舊文化被打破, 新文化尚沒有建立的尷尬時代, 又不幸地趕上全球化、泛娛樂化的時代潮流, 正如餘秋雨在《筆墨祭》中說的, “我們今天失去的不是書法藝術, 而是烘托書法藝術的社會氣氛和人文趨向。 ”作為當下的書法人如何作為, 才能從前人那裡很好地繼承這門古老的藝術, 又能很好的傳承給後人?

沈鵬先生說:“書法的革新, 歷史上常處在字體變異的時代。 我們當前時代不可能出現新的字體, 一時難以出現新的有巨大影響力的流派, 但是各種字體、各種流派的消化、吸收、互補、融合,

肯定對書法的創新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書法的創造, 有賴觀念更新。 我們不僅要承繼古人留下的那一份現成的財富, 而且還要學習古人的創造精神。

我們面臨著世界日趨一體的新時代。 傳統藝術幾乎不可能簡單地將外來的一切拒之門外, 要在世界潮流中獨樹一幟, 就要敢於吸收世界各國文化中有益的成分, 時刻守衛著傳統中相對穩定的本質的因素。 由此, 傳統的民族藝術才能獲得新的生機。 ”

這段話很有指導意義, 但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它只是說給書法人聽的。 其實, 真正的書法人都不懶惰, 相比較而言, 書法面臨的社會文化氛圍、人文趨向才更讓人焦慮, 一個不被大眾真正普遍懂得的藝術,

能走多遠?

——摘自《蘭堂雜記-那個叫書法的藝術》

套用當下一首很火的詩, 不管你愛書法還是不愛書法, 書法就在那裡;不管你是繼承還是創新, 書法還是那個書法。 無論傳承還是領異標新二月花, 或者另起爐灶, 書法始終還是那個書法, 它不可能丟棄了漢字,

還有可讀性。 畢竟一個生命延續了二千多年的藝術, 不是那麼容易就改了容顏, 舊瓶裝了新酒。

我想, 作為書法人, 重要的是要沉下心來, 讀書寫字, 耕耘硯田, 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精彩, 那也是別人的故事。 特別是今天的我們背負著曾經的輝煌, 也背負著曾經的文化斷裂, 面對古老而獨立于世界的書法藝術, 我們的責任還真的不小。 或許, 書法藝術在今天傳承比創新更重要, 當然, 作為今人創新更是給古老的藝術注入新的生命力的壯舉。

——摘自《書法怎麼了》(《中國文化報》2015年1月26日)

真正的藝術批評是指有獨立思考、有判斷評價的一種評論活動,它的主觀性大於客觀性,體現了評論者個人的強烈個性和態度。越是具有獨立態度和觀點的批評,越是具有批評的價值和可讀性。

而現實的狀況卻是,一邊是創作者市場培育的需要,一邊是批評家的自說自話,創作與批評就像兩股道上跑的車,各不相干。

市場衍生了需求,需求刺激了書法創作,創作需要鼓吹。書法批評家要麼淪為創作者的鼓吹手,要麼背離創作現實而自說自話。

——摘自2012年《書法批評的批評》

一直崇尚自然、質樸、簡潔、自由、陽光,還有澄明,所以,在我看來真正好的書法作品,首先是能打動人,表現的是真性情,像流水一樣自然和諧,天真爛漫,而不是扭捏作態,無病呻吟。其次才是點畫的趣味性,還有質感,最後才是對整體風格的把握。總而言之,一句話,書法是創作者用一種有意味地形式對美進行的闡釋。

——摘自《最是那天真爛漫——我看書法》(《中國藝術報》2015年3月16日)

一件藝術品,直接反映的是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就像前人總結的“畫如其人”、“字如其人”,是創作者的審美理想、審美意識、審美情趣,還有文化修養、價值取向的外化。所以,一個藝術家是不是認真地做人為藝;一件藝術品,創作者用沒用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摘自2016年2月《將美進行到底》

在今天、在當下,能讓欣賞的人,停下匆忙的腳步,放下手中的活計,安靜下來,享受到美好,抽離凡塵俗務,找回自己的初心,這樣的藝術作品,就是好作品,無論書法、繪畫,還是其它的什麼。如果說,藝術有社會功用的話,這就是。

2016年3月

- 藝術家簡介 -

王文英,字儀羲,號蘭堂、雙清山館主人。書法家、畫家、作家。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曾進修於國家畫院。

《中國書法報》遴選“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書法思考2016年最具影響力書法家百強、書藝公社2017年百位最具收藏及投資價值的書法家,《書法導報》推介當代書家50家,榮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特聘教授、書法篆刻院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聘教授。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畫家,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女書法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昌平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順義區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北京昌平區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九三中央書畫院副秘書長。

出版有《北窗夜話·蘭堂王文英散文隨筆》《蘭堂偶記》《五分鐘讀懂一幅書法作品》《青少年書法早成》(隸書卷)(行書卷)《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理論輔導教材》及多種書畫作品集,詩詞曾收入《現代古詩三百首》《古今妙詞一百首》(文史出版社)。

真正的藝術批評是指有獨立思考、有判斷評價的一種評論活動,它的主觀性大於客觀性,體現了評論者個人的強烈個性和態度。越是具有獨立態度和觀點的批評,越是具有批評的價值和可讀性。

而現實的狀況卻是,一邊是創作者市場培育的需要,一邊是批評家的自說自話,創作與批評就像兩股道上跑的車,各不相干。

市場衍生了需求,需求刺激了書法創作,創作需要鼓吹。書法批評家要麼淪為創作者的鼓吹手,要麼背離創作現實而自說自話。

——摘自2012年《書法批評的批評》

一直崇尚自然、質樸、簡潔、自由、陽光,還有澄明,所以,在我看來真正好的書法作品,首先是能打動人,表現的是真性情,像流水一樣自然和諧,天真爛漫,而不是扭捏作態,無病呻吟。其次才是點畫的趣味性,還有質感,最後才是對整體風格的把握。總而言之,一句話,書法是創作者用一種有意味地形式對美進行的闡釋。

——摘自《最是那天真爛漫——我看書法》(《中國藝術報》2015年3月16日)

一件藝術品,直接反映的是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就像前人總結的“畫如其人”、“字如其人”,是創作者的審美理想、審美意識、審美情趣,還有文化修養、價值取向的外化。所以,一個藝術家是不是認真地做人為藝;一件藝術品,創作者用沒用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摘自2016年2月《將美進行到底》

在今天、在當下,能讓欣賞的人,停下匆忙的腳步,放下手中的活計,安靜下來,享受到美好,抽離凡塵俗務,找回自己的初心,這樣的藝術作品,就是好作品,無論書法、繪畫,還是其它的什麼。如果說,藝術有社會功用的話,這就是。

2016年3月

- 藝術家簡介 -

王文英,字儀羲,號蘭堂、雙清山館主人。書法家、畫家、作家。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曾進修於國家畫院。

《中國書法報》遴選“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書法思考2016年最具影響力書法家百強、書藝公社2017年百位最具收藏及投資價值的書法家,《書法導報》推介當代書家50家,榮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特聘教授、書法篆刻院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聘教授。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畫家,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女書法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昌平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順義區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北京昌平區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九三中央書畫院副秘書長。

出版有《北窗夜話·蘭堂王文英散文隨筆》《蘭堂偶記》《五分鐘讀懂一幅書法作品》《青少年書法早成》(隸書卷)(行書卷)《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理論輔導教材》及多種書畫作品集,詩詞曾收入《現代古詩三百首》《古今妙詞一百首》(文史出版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