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光伏產品頻遭美國反傾銷原因及對策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光伏產業作為我國一個重點產業也有了較快的發展。 貿易量的不斷增大以及我國自身光伏產品的特點等導致我國光伏產品不斷遭遇到來自歐美國家的反傾銷, 對中國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而這其中原因多樣。 只有充分瞭解這些原因, 才能更好地實現從企業到行業再到國家的協作, 對症下藥。 只有這樣, 我國光伏產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一、美國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現狀

2011年11月, 我國光伏產品(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遭到了美國的反傾銷調查, 指控項目有出口補貼、優惠稅率、優惠貸款利率等。

2012年10月10日, 美國商務部做出終裁, 決定徵收18.32%~249.96%的反傾銷稅。 其中徵稅物件有晶體矽光伏電池、電池板等。

自2006年以來,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增長幅度很快。 但是, 從2011年美國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以來,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急劇下降, 2011年到2012年期間, 跌幅為42%。 這種狀況也一直持續到今。 由此可見, 美國對我國光伏產品的調查使出口受到了重大的影響。 (表1)

由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統計可以看出, 歐美國家是我國光伏出口的主要對象國, 對美國的出口占比為15.56%, 而歐美國家共同佔據了總出口的70%以上。 在頻繁遭遇到歐美反傾銷後, 在2016年上半年, 我國的光伏出口主要就集中在了日本和印度,

對日出口額為106, 705.6萬美元, 對印出口額為99, 857.67萬美元, 位居出口對象國前兩位元, 對美國的出口額也大幅減少。

二、美國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原因分析

近年來, 我國光伏產品不斷地遭遇到了一些發達國家的反傾銷調查, 致使很多光伏企業受損, 我國光伏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比不斷下降。 原因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闡述。 前者主要包括, 美國自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形勢一直不容樂觀等;而後者則主要包括, 中國光伏企業之間存在低價競爭及政府政策問題等。

(一)外部原因

1、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經濟不景氣。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 美國的GDP增長率一直比較低迷, 2010年到2016年平均增長率也僅為2.1%。 而失業率2008~2010年期間則一路攀升, 在2009年達到10%。 從2012年開始有所下降,

2014年為6.2%, 失業率水準較高。 經濟的持續低迷和較高的失業率使美國開始國內的製造業復蘇, 並對其進行保護。

2、美國在中美貿易中的長期逆差。 長期以來, 美國在中美雙邊貿易中一直存在著逆差, 且逆差額也在不斷增長。 在遭遇反傾銷的2011年, 美國逆差額就達到了2, 023億美元。 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額為5, 785.9億美元。 其中, 中國從美進口1, 157.8億美元, 中國出口4, 628.1億美元, 美國當期貨物貿易逆差為3, 470.4億美元。 這些巨大的逆差以及其對美國貿易帳戶平衡的衝擊讓美國的貿易保護不斷加強, 開始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 以此提高產品價格, 從而降低競爭力。

3、以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為由, 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 據《中國入世議定書》中的相關規定,

自入世起15年後也就是在2016年12月11日, 中國將無條件的擁有市場經濟的地位, 可是在期滿之際, 歐美某些國家卻將中國拒於市場經濟門外, 這樣就使得在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對於正常價格的確定不是使用中國國內的價格, 而是可以任意選取替代國的價格, 這樣就會無形中加大傾銷幅度, 使我國處於不利的地位。

(二)內部原因

1、中國企業間存在惡性低價競爭。 由於政府政策的支援, 中國的光伏企業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這使得現如今本就競爭激烈的光伏行業更加殘酷, 所以為了擴大出口, 增加銷售額, 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惡性低價競爭。 這就使得在國外市場上中國光伏產品的價格一低再低, 給了美國進行反傾銷調查的機會。

2、政府政策問題。 為了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政府也制定了很多政策進行支持, 比如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 通過一些財政稅收方面的優惠, 使得出口企業能以一個較低的價格進入國外市場, 從而增加出口, 擴大國外市場份額。 由於一些現行的政策, 所以就為美國進行反傾銷提供了機會, 並且開始徵收高額反傾銷稅, 甚至阻止了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3、中國企業應訴不力。 在遭遇到美國反傾銷調查時, 由於應訴成本高、應訴週期長, 所以很多企業都直接放棄應訴。 而在反傾銷調查中, 不配合和不積極應訴都是不合法的行為, 所以這就直接給了美國對中方企業採取高稅率的機會。 這種方式無異於自己首先承認了自身的傾銷行為, 使自己陷入被動的、不利的地位。而據統計,在中國入世以後遭遇的400多起反傾銷調查中,其中有50%的企業都沒有爭取自己的合理的權利,為自己辯護。那麼,久而久之,在這種現象的不斷出現中,美國就會更加頻繁地對中國企業進行反傾銷的調查,產生一個惡性循環。由此就可以看出,如果中方企業都能夠積極參與,積極爭取合理的單獨稅率,那麼企業的損失就會減少。

4、中國光伏產業的特點所決定。雖然我國光伏產業這幾年發展較為迅猛,產量也是越來越高,但是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含量與歐美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也就是說,在製造太陽能板時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矽,就主要依賴於進口,所以我國在整個產業鏈上還是處於中下游端,即集中於一些勞動力密集的工序上。而我國則一直擁有勞動力成本上的優勢,所以總體成本較低于歐美國家也不足為奇。再者,在我國光伏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光伏產品產量也在不斷的提高。2010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產量過剩,這樣就更加依賴於國外市場,所以企業為了擴大銷售量,就不斷地壓低出口價格,致使招致了美國的反傾銷調查。

三、中國光伏產品遭遇美國反傾銷的對策

(一)政府層面

1、利用貿易大國地位,積極參與國際談判。近幾十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勢頭強勁,進出口總量也居於世界前列,作為擁有如此大體量的一個貿易大國來說,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也使得中國與別國貿易摩擦大大增加。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利用好這些條件,積極參與到爭端解決和政策制定當中去。

2、加強國外價格監控機制,向中國光伏企業提供更多資訊。對外出口中,我們的企業要及時掌握國外市場的產品價格,並以此來作為報價參考標準。這就需要政府通過一些平臺及時有效地進行資訊的公示,做出預警措施,從而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握市場價格,進行報價調整,避免反傾銷調查。再者,如果企業已經被進行了反傾銷調查,那麼中國駐外領事館或者商業機構應該及時跟蹤案件進展,搜集資訊提供給企業,以便企業能夠更好地做出準備,積極應訴。

3、擴大內需,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根據中國光伏行業的特點我們發現,中國對於國外市場的依賴很大,其中原因有光伏行業產能過剩,還有則是內需不足。如果能有效拉動內需,則可以充分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低價競爭被反傾銷調查的現象就會減少。所以,政府可以通過制定一些政策,例如對安裝使用光伏設備的單位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從而可以有效的拉動內需,刺激國內市場,將我國企業受到反傾銷調查的傷害降到最低。

(二)行業層面

1、發揮行業作用,加強管理。通過行業協會的協調工作,增強行業內部的管理,避免企業之間進行惡性的價格競爭是避免反傾銷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需要行業協會加強對企業、對價格的監管,及時對價格越界的問題提出預警,確保出口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上,從而規範企業的行為,將被起訴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以,應對反傾銷,首先一定要規範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

2、對應訴企業進行幫助,鼓勵企業積極配合。上述提到,中方企業應訴不力的原因是應訴成本高,時間長。在這方面,行業協會可以給企業提供説明,比如進行流程和法律方面的説明,為企業提供援助律師,提供關於案件進展和涉及相關問題方面的資訊,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也可以讓企業在進行對外應訴的過程中有一個堅實的後盾,增強企業的積極性和信心,以應對反傾銷調查。

(三)企業層面

1、提高法律意識,積極應訴。積極應訴對被調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我國企業不能一味地逃避。據統計,在全球的反傾銷調查中,傾銷立案率只有53%左右,這就可以看出,如果每個企業在遇到反傾銷調查時都能努力抗辯,運用規則的力量保護自己,這樣勝訴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既能為自身爭取到一個合理的稅率,還可以證明自己價格的合理性,為以後更好地出口奠定基礎。

2、不斷加強創新,提高我國產品技術水準。在頻繁遭遇反傾銷的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在光伏產業中的分工也是造成反傾銷調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國的企業就應該不斷地加強創新和研發,擁有屬於自己的上游技術,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擺脫在原材料上對國外的依賴,達到擴大出口的目的,提高市場份額。

3、積極尋求另外的市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上述資料也可以看出,我國主要出口對象還是歐美國家,所以一旦遭遇其反傾銷就會對我國出口造成很大的影響,出口下降幅度很大,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對我國光伏行業來說極其不利。所以,我國企業應該積極地開拓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使出口分佈更加合理分散,從而在歐美市場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使自己陷入被動的、不利的地位。而據統計,在中國入世以後遭遇的400多起反傾銷調查中,其中有50%的企業都沒有爭取自己的合理的權利,為自己辯護。那麼,久而久之,在這種現象的不斷出現中,美國就會更加頻繁地對中國企業進行反傾銷的調查,產生一個惡性循環。由此就可以看出,如果中方企業都能夠積極參與,積極爭取合理的單獨稅率,那麼企業的損失就會減少。

4、中國光伏產業的特點所決定。雖然我國光伏產業這幾年發展較為迅猛,產量也是越來越高,但是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含量與歐美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也就是說,在製造太陽能板時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矽,就主要依賴於進口,所以我國在整個產業鏈上還是處於中下游端,即集中於一些勞動力密集的工序上。而我國則一直擁有勞動力成本上的優勢,所以總體成本較低于歐美國家也不足為奇。再者,在我國光伏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光伏產品產量也在不斷的提高。2010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產量過剩,這樣就更加依賴於國外市場,所以企業為了擴大銷售量,就不斷地壓低出口價格,致使招致了美國的反傾銷調查。

三、中國光伏產品遭遇美國反傾銷的對策

(一)政府層面

1、利用貿易大國地位,積極參與國際談判。近幾十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勢頭強勁,進出口總量也居於世界前列,作為擁有如此大體量的一個貿易大國來說,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也使得中國與別國貿易摩擦大大增加。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利用好這些條件,積極參與到爭端解決和政策制定當中去。

2、加強國外價格監控機制,向中國光伏企業提供更多資訊。對外出口中,我們的企業要及時掌握國外市場的產品價格,並以此來作為報價參考標準。這就需要政府通過一些平臺及時有效地進行資訊的公示,做出預警措施,從而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握市場價格,進行報價調整,避免反傾銷調查。再者,如果企業已經被進行了反傾銷調查,那麼中國駐外領事館或者商業機構應該及時跟蹤案件進展,搜集資訊提供給企業,以便企業能夠更好地做出準備,積極應訴。

3、擴大內需,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根據中國光伏行業的特點我們發現,中國對於國外市場的依賴很大,其中原因有光伏行業產能過剩,還有則是內需不足。如果能有效拉動內需,則可以充分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低價競爭被反傾銷調查的現象就會減少。所以,政府可以通過制定一些政策,例如對安裝使用光伏設備的單位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從而可以有效的拉動內需,刺激國內市場,將我國企業受到反傾銷調查的傷害降到最低。

(二)行業層面

1、發揮行業作用,加強管理。通過行業協會的協調工作,增強行業內部的管理,避免企業之間進行惡性的價格競爭是避免反傾銷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需要行業協會加強對企業、對價格的監管,及時對價格越界的問題提出預警,確保出口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上,從而規範企業的行為,將被起訴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以,應對反傾銷,首先一定要規範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

2、對應訴企業進行幫助,鼓勵企業積極配合。上述提到,中方企業應訴不力的原因是應訴成本高,時間長。在這方面,行業協會可以給企業提供説明,比如進行流程和法律方面的説明,為企業提供援助律師,提供關於案件進展和涉及相關問題方面的資訊,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也可以讓企業在進行對外應訴的過程中有一個堅實的後盾,增強企業的積極性和信心,以應對反傾銷調查。

(三)企業層面

1、提高法律意識,積極應訴。積極應訴對被調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我國企業不能一味地逃避。據統計,在全球的反傾銷調查中,傾銷立案率只有53%左右,這就可以看出,如果每個企業在遇到反傾銷調查時都能努力抗辯,運用規則的力量保護自己,這樣勝訴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既能為自身爭取到一個合理的稅率,還可以證明自己價格的合理性,為以後更好地出口奠定基礎。

2、不斷加強創新,提高我國產品技術水準。在頻繁遭遇反傾銷的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在光伏產業中的分工也是造成反傾銷調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國的企業就應該不斷地加強創新和研發,擁有屬於自己的上游技術,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擺脫在原材料上對國外的依賴,達到擴大出口的目的,提高市場份額。

3、積極尋求另外的市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上述資料也可以看出,我國主要出口對象還是歐美國家,所以一旦遭遇其反傾銷就會對我國出口造成很大的影響,出口下降幅度很大,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對我國光伏行業來說極其不利。所以,我國企業應該積極地開拓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使出口分佈更加合理分散,從而在歐美市場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