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能有愛敬之心,方有不竭之用——《論語·學而第一》1.5

子曰:“道千乘之國, 敬事而信, 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 ”——《論語·學而第一》

夫子說:“領導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國, 其要有三:一、對政事要有敬重的態度並能一直保持;二、對待財用要節儉並能愛護百姓;三、當要使用民力的時候, 要把握一定的時機, 不要侵奪農時。 ”

孔老論道

1、對待事務要能保持一顆敬心

我們在讀一本書時, 剛開始的時候, 書籍很新, 我們也便很容易就能恭敬對待, 不僅讀的認真, 書中標記作的仔細, 就連對待這本書, 也生怕把它弄髒弄皺了似的。 但時間一長, 幾天下來, 往往就懈怠了, 不僅書中內容不能堅持讀下去, 連書中的標記也作的隨意起來, 甚至乾脆丟在一邊, 任它落滿灰塵也滿不在乎了。 這雖然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件小事, 但究其原因, 就在於沒有對這書從始至終保持有一種敬心, 因若能一直恭敬以待, 又豈會如此, 半途而廢?甚至流於對書籍的不尊重?

不能善始善終, 或許是人們的通病吧, 那麼, 能夠做到這點的, 即便不是人中豪傑, 那也必然可幹一番大事業了。 堅持, 往往都是需要破費一番心力的, 因在堅持的過程中, 總要碰到各種各樣想到或意想不到的問題, 而這時, 豪傑與平凡, 就在這個時刻顯現出來了。 所以, “敬”, 能夠一直保有, 才是“信”, 才是對事物的信, 才是對自我的信, 更是對當初自己以敬開始的信。

治國, 是一件更大更複雜的事, 畢竟要管理那麼的人和事物, 而一項國策的制定施行, 往往動輒便是需要數年、十數年、乃至數十年、上百年的耐心執行、等待, 自己對待小事數日之“敬”的堅持尚且困難, 為國之敬心的保持, 其難也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困難,

往往看似是外面的, 實則是裡子的。

望道

2、心懷善意、節用於己

能一直保持內心的善和光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我們總是容易被外界各種紛亂、誘惑所干擾、引誘, 自己的心也便變得躁動不安, 而當我們的心變成這樣的時候, 它也便不再受制於我們自己了,

而是聽令於外物, 當它精疲力竭的時候, 我們自己, 也面臨著衰亡。

所以, 節用, 特別是對自己節用一些, 是免去了很多物欲的紛擾, 是在保持自己此顆心的清明、剛健, 以清明剛健的心去處理事物, 事物自然也就能夠得其所宜、井井有條又充滿後勁, 因為, 我們的心, 是永遠充滿著善而光明的力量的。

如此治國, 豈有不成?

農桑

3、 使用資產或民力、物力要把握一定的時機

我們即使再貧窮, 依然始終手上都有自己能夠調動的一定的力量, 不論是錢財、人脈, 還是自己的這一身力氣。 而真正聰明的人, 都是善於把有限的力量運用到價值最大的地方的, 因為人的力量在相對的時空條件下, 總是有限的, 不論你擁有再大的權位(當你擁有比較高的權位的時候, 往往你要面臨克服和解決的困難也就越大, 這時候, 相對於這些困難, 你手中那點權位也就顯得有限了)。

而對時機的把握, 說起來容易, 但做起來往往就很難, 因為這需要心有一定的靈思, 或者乾脆叫做要有一定的敏感度, 而當我們的心很雜亂、被物欲各種紛擾的時候,往往對事務和時機的判斷就會昏招迭出。

心之靈思的觸發需要光明和力量,對資產、民力、物力始終懷有一顆愛敬之心,尊重它們,便是這種力量的源泉。

而當我們的心很雜亂、被物欲各種紛擾的時候,往往對事務和時機的判斷就會昏招迭出。

心之靈思的觸發需要光明和力量,對資產、民力、物力始終懷有一顆愛敬之心,尊重它們,便是這種力量的源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