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三國機密》《天下長安》《凰權》《慶餘年》看2018國產權謀劇的新玩法!

來源 |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 )

權謀劇是當下國產劇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劇:觀眾愛看、投資人愛投。

權謀劇很受歡迎是因為它滿足三個很核心的條件:快節奏、強情節、高智商。

國產劇裡最牛逼的劇, 基本都是權謀劇;豆瓣評分過9分的國產劇, 權謀劇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其實, 權謀劇只能算一種敘事模式而不能當成一種類型。 因為任何權謀劇在故事原型的設定上都逃不過《三十六計》《孫子兵法》的範疇。 《潛伏》的原著龍一曾說, 薑偉之所以要寫《潛伏》是因為他特別愛看《三十六計》。

國產權謀劇中用的較多的故事模型有:借刀殺人、反間計、笑裡藏刀、反客為主、無中生有、金蟬脫殼、調虎離山、連環計等。

廣義上的權謀劇從題材上劃分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 歷史權謀劇。 《大秦帝國》《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十月圍城》等都是依託歷史的權謀劇, 《軍師聯盟》這種“三國劇”也是典型的歷史權謀劇。 這種劇有一個缺點, 就是編劇在創作的過程中要受到歷史資訊的束縛, 比如《軍師聯盟》整個故事線是以時間為節點的, 顯得很碎片化, 不像《琅琊榜》這種架空的劇在整體故事上更顯體系化、完整化。

第二種, 架空權謀劇。 近年來取得空前成功的是《琅琊榜》, 《琅琊榜》出了採用諜戰的戲劇元素, 還加入了偵探的戲劇元素, 復仇的故事線也使得故事的脈絡很清晰。 另一部劇《舞樂傳奇》融入了美劇中“懸疑+反轉”的戲劇元素,

是對這種架空權謀劇的一種豐富。

第三種, 反貪劇。 反貪劇裡有很多其實也是歷史權謀劇的一種, 比如《大明王朝》。 單獨拿出來說, 是因為它的劇情脈絡是“引火焚身, 牽一髮而動全身, 調查探案”的方式展開故事的, 後來的《人民的名義》就是典型的反貪劇。

第四種, 紅色諜戰劇。 諜戰劇的故事橋段都可以在《三十六計》裡找到故事模型, 後來的《紅色》《黎明之前》都借鑒了很多美劇的元素, 是在傳統諜戰劇上的豐富。

第五種, 宮鬥劇。 鼻祖是《金枝欲孽》, 其後延伸出來的所有宮鬥劇都能在裡面找到形似的結構和橋段。 後宮戲主要是瞄準的廣大女性觀眾, 實際上是“借古諷今”, 借後宮講現代人際關係中女性之間微妙的關係。

狹義上的權謀劇只是上述的第一種和第二種, 即歷史權謀劇或者架空權謀劇。

今天劇sir要和大家聊得2018年備受矚目的四部權謀劇, 《三國機密》《天下長安》屬於歷史權謀劇, 《凰權弈天下》《慶餘年》屬於架空權謀劇。

小編一部一部地說,

先說《天下長安》。

·《天下長安》

老實說, 小編對歡瑞世紀的劇, 一點都不期待, 從前幾年作品的口碑來看, 是出了名的爛劇專業戶, 但是除了這部《天下長安》讓小編眼前一亮。

首先是因為有張涵予、李雪健兩位戲骨坐鎮, 導演是功底深厚、佳作頻出的連奕名。

起碼, 這能保證《天下長安》的“穩”, 起碼水準線上。

《天下長安》講的是李世民當政時代的故事, 從大體故事走向來看, 用李世民的一生來貫穿, 《天下長安》有想做一部史詩劇的野心。

將貞觀前後的劇,已經很多了,尤其是這個時間段的歷史劇,《貞觀之治》《貞觀長歌》等都可圈可點。

《天下長安》該怎麼推陳出新?怎麼將一個厚重的歷史故事講得足夠商業化?

《天下長安》的重中之重應該是“爭”和“鬥”。

“謀士”魏征應該是“智力的擔當”,李世民當皇帝的道路面臨諸多內部和外部的艱險。戲劇的張力應該要火花四濺,因為觀眾不想你平鋪直敘地將一個歷史故事。

簡言之,70多集的《天下長安》的重點如果是“權謀”,則成!如果重點是“歷史”,則敗!

下麵說《三國機密》,《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對外公佈的集數是40集。

·《三國機密》

觀眾對《三國機密》給予了厚望,其劇情的精彩程度有可能比肩甚至會超越《軍師聯盟》。

唐人對《三國機密》給予了厚望,把《三國機密》當成這幾年走下坡路中的翻身之作。

《三國機密》投資不小造價不菲,但是以大博大,目前僅網路版權就賣出去4億。

首先原著底子好,馬伯庸是“歷史通”,編劇常江是“三國通”。

並且兩人在戲劇創造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依託歷史又不拘泥於歷史,不因為歷史的細節而損失戲劇的張力。

簡言之,就是在細節上知識淵博,在講故事的能力上戲劇技巧嫺熟。

蔡藝儂給《三國機密》的定位是:少年三國諜戰劇。

風格年輕化,但依然保持權謀詭計的跌宕起伏和戲劇的密度。

首先,《三國機密》的視角設置很“新”。

“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故事無數次地出現於眾多的影視作品之中,劉關張、魏蜀吳則是這些作品中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小說卻是將視角從傳統的三國爭霸轉移到了漢室與曹魏的鬥爭之中,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中的漢獻帝是否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漢獻帝與伏皇后為了拯救帝國做的努力、司馬懿如何成為了曹魏的左膀右臂、以及郭嘉、楊修、賈詡、荀彧、孔融、滿寵這些周旋於雙方之間的人物獻出的奇技謀略等。

其次,《三國機密》的人物關係設置很“巧”。

劉平以劉協的身份在宮廷偽裝,是一個典型的“臥底”。

既要保證自己的真實身份不被洩露,又要和各種對手鬥智鬥勇。劉平永遠處在內憂外患之中。

司馬懿、曹操都是明察秋毫智商超群的人,伏壽、唐瑛也不再是花瓶式的女人,有勇亦有謀。

《三國機密》是一部熱血的雄性劇,但從以往的作品來看,馬天宇整個人的氣質顯得陰柔。

小編唯一的擔心就是,馬天宇的演技能否駕馭一個如此複雜的劉平!

接下來說一說小編期待了良久的《凰權·弈天下》。

·《凰權·弈天下》

陳坤的選片標準向來是比較嚴格的,此次出山轉戰電視劇,為《凰權·弈天下》增加了很多期待感。

侯小強推薦的《10大經典權謀小說》中,《琅琊榜》排名第四,《凰權·弈天下》排第五。

《凰權·弈天下》的故事主線上:包含洗冤和復仇。這一點和《琅琊榜》異曲同工。

《凰權·弈天下》的主題是:弈一局權謀天下,博一場愛恨起伏。

《凰權·弈天下》的人設是:男強女強,相愛相殺。

《凰權·弈天下》的劇本改編原則是:控制尺度,強化情感。

這也就是整個劇的重點很大程度上會落在男女主身上,這其實是非常考驗編劇對角色的塑造能力。

寫複雜的人物比寫複雜的劇情要難。

比如海晏在《琅琊榜》裡的敘事技巧登峰造極,但是在人物塑造上只能算中規中矩。

陳坤之所以接演《凰權·弈天下》,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男主角甯弈這個角色的“新鮮感”。

為了敲定女主角鳳知微的演員倪妮,劇組煞費苦心。

《凰權·弈天下》還有諸多精彩的其他角色。

趙立新飾演的辛子硯,作為青溟書院院首在朝堂紛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輔佐楚王寧弈登上皇位,達成“滅大越、收草原、強天盛”的宏偉目標。

倪大紅飾演的天盛帝,皇權在握數十載,晚年的他深謀遠慮、不怒自威,同時也多疑薄涼、令人生畏。對於六皇子甯弈既倚重又顧忌,二人的父子關係頗為複雜。

袁弘飾演的大越三皇晉思羽,大越三皇子,外表溫文爾雅的他卻與寧弈、赫連錚有著諸多糾葛,在寧弈清肅朝綱、安固山河的宏圖中,他將扮演重要角色。

天盛王朝太子甯川,工於心計,喜怒無常,與弟弟甯弈上演奪位大戰。

天盛王朝二皇子甯昇,天盛王朝二皇子,好武張揚,卻又心思縝密,亦正亦邪。

從類型上講,《凰權·弈天下》是宮廷權謀劇。

《凰權·弈天下》最精彩之處肯定還是在於朝堂的黨派權力之爭。

最後要說的這部劇,從立項開始,也是備受矚目話題不斷。

它是騰訊影業的重點專案《慶餘年》。

·《慶餘年》

目前該劇對外公開的資料顯示的編劇是王倦。

王倦之前的作品是《舞樂傳奇》《南僑機工英雄傳》《木府風雲》。《舞樂傳奇》在B戰獲封神劇,是一部“中國式美劇”。

業內熟悉王倦的都知道他有三不寫原則。

弱智的主角,不寫!

弱智的反派,不寫!

弱智的狗血n角戀,不寫!

小編給大家扒一扒《慶餘年》的主要故事。

皇子之爭、破案、復仇。

一部權謀劇該有的元素 ,《慶餘年》都有。

原著小說講述了一個叫范閑的年輕人的成長路程,慶國幾十年起伏的畫卷慢慢地呈現出來。 幾十年的歷程裡,我們看到的是三代風雲人物的起起落落、輪轉更替。兩條線索,范閑的成長、葉輕眉的一生貫穿著整個小說,一明一暗,把幾十年的慶國風雨盡攬其中。

網文畢竟有故事結構上的不足,注水的劇情支線比較多。

相比王倦一定會做大刀闊斧的改變,濃縮核心故事的戲劇密度。

小編對騰訊影業做電視劇的期待,就押注在這部劇上了。

最後小編想說,即便是權謀的故事再精彩,劇情再緊湊,反轉再多。相似的橋段相同的計謀,如果在同一時間段出現得太多,觀眾老是吃同一道愛吃的菜也總會有膩味的一天。

2018的權謀劇在以前的基礎上會玩出什麼新鮮感?小編很擔心,也很期待!

推送列表

【頭條】2008-2018,傳媒十年|網路平臺篇:從新生到少年,終成攪動市場的“鯰魚”

【二條】從《三國機密》《天下長安》《凰權》《慶餘年》看2018國產權謀劇的新玩法!

【三條】2018:內容生產的風口與趨向

【四條】1號學術|劉暢:新聞傳播與事實思維

【五條】1號招聘 | 傳媒1號/傳媒少數派 新浪娛樂 新快報 SMG東方廣播中心 芒果TV田海工作室

將貞觀前後的劇,已經很多了,尤其是這個時間段的歷史劇,《貞觀之治》《貞觀長歌》等都可圈可點。

《天下長安》該怎麼推陳出新?怎麼將一個厚重的歷史故事講得足夠商業化?

《天下長安》的重中之重應該是“爭”和“鬥”。

“謀士”魏征應該是“智力的擔當”,李世民當皇帝的道路面臨諸多內部和外部的艱險。戲劇的張力應該要火花四濺,因為觀眾不想你平鋪直敘地將一個歷史故事。

簡言之,70多集的《天下長安》的重點如果是“權謀”,則成!如果重點是“歷史”,則敗!

下麵說《三國機密》,《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對外公佈的集數是40集。

·《三國機密》

觀眾對《三國機密》給予了厚望,其劇情的精彩程度有可能比肩甚至會超越《軍師聯盟》。

唐人對《三國機密》給予了厚望,把《三國機密》當成這幾年走下坡路中的翻身之作。

《三國機密》投資不小造價不菲,但是以大博大,目前僅網路版權就賣出去4億。

首先原著底子好,馬伯庸是“歷史通”,編劇常江是“三國通”。

並且兩人在戲劇創造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依託歷史又不拘泥於歷史,不因為歷史的細節而損失戲劇的張力。

簡言之,就是在細節上知識淵博,在講故事的能力上戲劇技巧嫺熟。

蔡藝儂給《三國機密》的定位是:少年三國諜戰劇。

風格年輕化,但依然保持權謀詭計的跌宕起伏和戲劇的密度。

首先,《三國機密》的視角設置很“新”。

“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故事無數次地出現於眾多的影視作品之中,劉關張、魏蜀吳則是這些作品中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小說卻是將視角從傳統的三國爭霸轉移到了漢室與曹魏的鬥爭之中,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中的漢獻帝是否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漢獻帝與伏皇后為了拯救帝國做的努力、司馬懿如何成為了曹魏的左膀右臂、以及郭嘉、楊修、賈詡、荀彧、孔融、滿寵這些周旋於雙方之間的人物獻出的奇技謀略等。

其次,《三國機密》的人物關係設置很“巧”。

劉平以劉協的身份在宮廷偽裝,是一個典型的“臥底”。

既要保證自己的真實身份不被洩露,又要和各種對手鬥智鬥勇。劉平永遠處在內憂外患之中。

司馬懿、曹操都是明察秋毫智商超群的人,伏壽、唐瑛也不再是花瓶式的女人,有勇亦有謀。

《三國機密》是一部熱血的雄性劇,但從以往的作品來看,馬天宇整個人的氣質顯得陰柔。

小編唯一的擔心就是,馬天宇的演技能否駕馭一個如此複雜的劉平!

接下來說一說小編期待了良久的《凰權·弈天下》。

·《凰權·弈天下》

陳坤的選片標準向來是比較嚴格的,此次出山轉戰電視劇,為《凰權·弈天下》增加了很多期待感。

侯小強推薦的《10大經典權謀小說》中,《琅琊榜》排名第四,《凰權·弈天下》排第五。

《凰權·弈天下》的故事主線上:包含洗冤和復仇。這一點和《琅琊榜》異曲同工。

《凰權·弈天下》的主題是:弈一局權謀天下,博一場愛恨起伏。

《凰權·弈天下》的人設是:男強女強,相愛相殺。

《凰權·弈天下》的劇本改編原則是:控制尺度,強化情感。

這也就是整個劇的重點很大程度上會落在男女主身上,這其實是非常考驗編劇對角色的塑造能力。

寫複雜的人物比寫複雜的劇情要難。

比如海晏在《琅琊榜》裡的敘事技巧登峰造極,但是在人物塑造上只能算中規中矩。

陳坤之所以接演《凰權·弈天下》,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男主角甯弈這個角色的“新鮮感”。

為了敲定女主角鳳知微的演員倪妮,劇組煞費苦心。

《凰權·弈天下》還有諸多精彩的其他角色。

趙立新飾演的辛子硯,作為青溟書院院首在朝堂紛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輔佐楚王寧弈登上皇位,達成“滅大越、收草原、強天盛”的宏偉目標。

倪大紅飾演的天盛帝,皇權在握數十載,晚年的他深謀遠慮、不怒自威,同時也多疑薄涼、令人生畏。對於六皇子甯弈既倚重又顧忌,二人的父子關係頗為複雜。

袁弘飾演的大越三皇晉思羽,大越三皇子,外表溫文爾雅的他卻與寧弈、赫連錚有著諸多糾葛,在寧弈清肅朝綱、安固山河的宏圖中,他將扮演重要角色。

天盛王朝太子甯川,工於心計,喜怒無常,與弟弟甯弈上演奪位大戰。

天盛王朝二皇子甯昇,天盛王朝二皇子,好武張揚,卻又心思縝密,亦正亦邪。

從類型上講,《凰權·弈天下》是宮廷權謀劇。

《凰權·弈天下》最精彩之處肯定還是在於朝堂的黨派權力之爭。

最後要說的這部劇,從立項開始,也是備受矚目話題不斷。

它是騰訊影業的重點專案《慶餘年》。

·《慶餘年》

目前該劇對外公開的資料顯示的編劇是王倦。

王倦之前的作品是《舞樂傳奇》《南僑機工英雄傳》《木府風雲》。《舞樂傳奇》在B戰獲封神劇,是一部“中國式美劇”。

業內熟悉王倦的都知道他有三不寫原則。

弱智的主角,不寫!

弱智的反派,不寫!

弱智的狗血n角戀,不寫!

小編給大家扒一扒《慶餘年》的主要故事。

皇子之爭、破案、復仇。

一部權謀劇該有的元素 ,《慶餘年》都有。

原著小說講述了一個叫范閑的年輕人的成長路程,慶國幾十年起伏的畫卷慢慢地呈現出來。 幾十年的歷程裡,我們看到的是三代風雲人物的起起落落、輪轉更替。兩條線索,范閑的成長、葉輕眉的一生貫穿著整個小說,一明一暗,把幾十年的慶國風雨盡攬其中。

網文畢竟有故事結構上的不足,注水的劇情支線比較多。

相比王倦一定會做大刀闊斧的改變,濃縮核心故事的戲劇密度。

小編對騰訊影業做電視劇的期待,就押注在這部劇上了。

最後小編想說,即便是權謀的故事再精彩,劇情再緊湊,反轉再多。相似的橋段相同的計謀,如果在同一時間段出現得太多,觀眾老是吃同一道愛吃的菜也總會有膩味的一天。

2018的權謀劇在以前的基礎上會玩出什麼新鮮感?小編很擔心,也很期待!

推送列表

【頭條】2008-2018,傳媒十年|網路平臺篇:從新生到少年,終成攪動市場的“鯰魚”

【二條】從《三國機密》《天下長安》《凰權》《慶餘年》看2018國產權謀劇的新玩法!

【三條】2018:內容生產的風口與趨向

【四條】1號學術|劉暢:新聞傳播與事實思維

【五條】1號招聘 | 傳媒1號/傳媒少數派 新浪娛樂 新快報 SMG東方廣播中心 芒果TV田海工作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