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孔子、孟子和莊子所信奉的養生之道

我國古代的養生術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 在原始社會末期(堯時), 人們已知道用舞蹈的方法來預防關節病。 至商周時期已有文獻記載。 如《周易》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歷來被奉為人格精神養生的原則。 再如《周易·艮卦》雲:“時止則止, 時行則行, 動靜不失其時。 ”認為養生之法在於調節動靜。 在此思想指導下, 至春秋戰國以後, 儒家、道家、佛家爭相發揮, 各自建立起自己富有特色的養生理論和方法。

時止則止, 時行則行, 動靜不失其時

孔子

仁者壽

儒家的養生學說始於孔子, 其養生思想的特點是, 非常重視人格精神的修養和倫理道德的規範。 孔子曾指出智士仁人之所以長壽, 在於“將身有節, 動靜以義, 喜怒以時, 無害其性。 ”即自身有規範的約束, 動靜不失其常, 喜怒得其所以, 情性不受干擾。

孔子一生宣導“仁者愛人”、“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仁愛精神, 注重用儒家仁、義、禮、智、信、孝、悌的倫理道德來加強人性修養, 培養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達到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博大寬容、中和平正的人格境界, 配合以“坐忘”、“五毋”、“三戒”等修性養生原則、規範乃至於飲食起居的養生方法, 最終實現“仁者壽”的養生目標。

此後, 孔子之孫子思則提出養生在於“情志中和”。 如《中庸》第一章雲:“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大德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孔子的養生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大學》、《中庸》等有關著作中, 其中許多言語成為後世養生的格言警句。

孟子

清心寡欲養浩然之氣

孟子進一步弘揚孔子的人格精神養生思想, 提出自己的養生觀, 即“不動心”、“寡欲”、“養浩然之氣”和“思誠”, 以達到“仰不愧於天, 俯不作於人”的崇高境界。

如《孟子·公孫醜上》指出:“我四十不動心。 ”“養心莫善於寡欲。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離婁上》指出“誠者天之道也, 思誠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說,

人到40歲以後應建立堅定的意志, 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為名利動其心志, 做到清心寡欲, 胸懷坦蕩, 並使忠誠之心同自然界保持一致, 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荀子則更客觀一點, 在《荀子·正名》中提出“從所可”的養生觀, 認為“欲”是人生固有的, 不可去止, 但又不能貪得無厭, 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滿足欲望。 可見儒家養生的重點是強調“中和”、“誠心”, 凡事不過分強求。

莊子

虛心守靜 忘卻自我

道家始于“黃老”學派, 以老聃、莊子的學說為基礎。 老子首先提出“攝生”、“長生”等養生學重要概念。 老子的養生學思想主要反映在《老子》一書中。 老子的養生思想核心為“虛”、“靜”、“去欲”、“去己”, 即《老子》中所言“虛其心”、“守靜篤”、“清靜為天下正”;“少私寡欲”;“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生。 ”

老子認為, 萬物皆生於無, 只要虛心守靜, 忘去自我, 就能不為名利色欲所惑, 而能長生久視。 而要做到這一點, 還必須“絕聖棄智”, “絕仁棄義”, “絕巧棄利”, “絕學無憂”, “見素抱樸, 少思寡欲”(《老子·十九章》), 才能“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

其實, 養生不僅強調人類要“順之以天理”, “應之以自然”,更重要的是“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即要掌握自然發展的規律,主動地按照自然的規律去調理心身、養護生命。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應之以自然”,更重要的是“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即要掌握自然發展的規律,主動地按照自然的規律去調理心身、養護生命。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