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專家說“嬰兒說話早晚與智商相關”——這樣引發焦慮的專家,差評

有一種科學研究, 總會讓父母對照自家孩子, 之後心生疑惑或恐慌。 而還有一些專家總引發人們不自覺的對比, 從而焦慮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 而這一所謂的“嬰兒說話早晚喝智商相關”的研究, 我就把它歸為此類。

關於孩子的智商

隨著時間的推移, 人類對智商的研究已經由之前的籠統概括逐漸細化, 如今, 心理學研究主張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能力等。 主要表現人的理性的能力。

而在智慧表現方面, 現在更多提倡的是八大智慧理論。

從人才觀角度, 結合多元智慧理論, 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世界上沒有不聰明的人, 只是聰明的範疇和性質表現得不一樣。

語言能力為什麼經常會作為單獨考量的標準?

人們經常會把孩子說話早晚結合孩子的智商來說事兒, 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

1、語言作為多元智慧最容易看到的一項, 所以更容易被人們拿出來作為衡量智商高低的標準。

想想我們國家的成語“能說會道”“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等, 都表明說話往往能形成對一個人的印象。

2、語言能力的發展, 直接改變了親子溝通的品質。

在哺育嬰兒的過程中, 孩子一旦能夠說話, 親子溝通就會發生一個質的飛躍——母親在溝通方面的努力更容易受到肯定和激勵。

3、語言的溝通, 也是所有溝通方式中最容易被人接收到的溝通方式。 說出來遠比眼神、行為暗示更容易被理解。

所以, 因為以上三點, 語言能力的發展更容易讓人感覺這孩子“聰明”或“不聰明”。

看到孩子, 更應該懂孩子

之所以開始說有那麼一種“科學研究”喜歡引導人去對比。 對比, 就說明看到的不再是“孩子”, 而是孩子和別人的相同和不同。 而這是影響對孩子本身的成長看到的, 當然並不是說比較沒有任何好處。

通過對多個孩子的對比和跟蹤,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致的成長標準 以備我們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的異常情況——比如發育遲緩, 智力問題等。

但是, 如果過度關注於比較, 就有可能造成比較得出的焦慮甚至是恐慌——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後去。 這反而在育兒過程中不再有積極作用了。

養育孩子切不可片面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把孩子的語言能力,或者某一項能力作為衡量孩子智商的標準。

甚至說來,都儘量不要把孩子的智商作為衡量孩子是否能成才的標準——要知道,情商高的人,可能在某些領域更是能夠如魚得水。

不看語言能力,不看智商,不看情商,那我們看孩子的什麼呢?

我的建議: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獨一無二,並接納、養育他。

作者:晨光微曉,曾經的教書匠,現在的倆娃媽。用心記錄育兒心得、親子共讀經驗、和成長思考。歡迎關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這反而在育兒過程中不再有積極作用了。

養育孩子切不可片面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把孩子的語言能力,或者某一項能力作為衡量孩子智商的標準。

甚至說來,都儘量不要把孩子的智商作為衡量孩子是否能成才的標準——要知道,情商高的人,可能在某些領域更是能夠如魚得水。

不看語言能力,不看智商,不看情商,那我們看孩子的什麼呢?

我的建議: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獨一無二,並接納、養育他。

作者:晨光微曉,曾經的教書匠,現在的倆娃媽。用心記錄育兒心得、親子共讀經驗、和成長思考。歡迎關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