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約翰 趙:小概率的趕趟人生

上次說到非常喜歡去年的小成本電影《在哥倫布》, 好幾位讀者對約翰·趙(John Cho)很有好感, 今天就來說說他吧。

很難想像啊, 1972年出生的John Cho今年就要46歲了。

去年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韓裔美國導演郭公達的導演處女作《在哥倫布》, 成本只有100萬美元, 收穫壓倒性好評, 爛番茄高達98%。

45歲的John Cho終於迎來對於自己的事業以及文化認同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他說:“感覺像夢一樣, 但這真的實現了。 "

在絕大多數美國影視作品裡, 亞裔演員是沒有太大空間發揮演技的,

從《藝伎回憶錄》裡的章子怡、鞏俐、楊紫瓊。

到全智賢。

《血戰:最後的吸血鬼》

再到韓國男演員李秉憲, 先後演了日本人和上海人。

《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豪勇七蛟龍》

在12年的科幻電影《雲圖》裡扮演韓國指揮官張海柱的, 是英國演員Jim Sturgess。

這樣尷尬的局面,也發生在John Cho身上:他演了近百部作品,只有一小部分是男主角。

在電視劇裡,他常常是那種客串了一集,然後再也看不見的小角色。

從上到下分別是《實習生格蕾》、《老爸老媽浪漫史》、《明迪煩事多》

不過,幸運的是,他先趕上了性喜劇電影勢頭最夯的時候,連拍了4部《美國派》。

這句"MILF"梗廣為流傳,

不翻譯了太限制級~

以及3部《豬頭逛大街》,群眾基礎相當廣泛。

2014年,他主演了美劇的《再造淑女》,這是美劇歷史上第一部的亞裔男主角出演的浪漫愛情喜劇。

《華盛頓郵報》發文說,如果這部新劇能播出時間夠長,約翰·趙可能會創造歷史。

然而劇集只播出13集,愛情線都還沒咋展開就被砍了。

之後在轟轟烈烈的#奧斯卡太白浪潮下,他又出演了大IP《星際迷航》,扮演舵手蘇魯田光。

不過這個角色也不是特別友好,是個亞裔同志。

但他還是挺樂觀的:“亞洲人在影視劇中一直很不重要,他們要麼是員警,要麼女服務員,或者別的什麼在背景裡出現的人。所以我能演這個角色,有點里程碑的意思。”

John Cho出生在韓國首爾,6歲時移民到洛杉磯。

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文學專業畢業後,他就搬回了洛杉磯。

一邊在中學當英語老師,一邊在著名的亞裔戲劇公司East West Players表演。

當老師,一堂課可以賺30美元,John Cho每天晚上10點結束工作,還要到劇場表演話劇,早上7點半接著上課,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

之所以當老師,因為他自己也懷疑,能不能在好萊塢找到足夠多的工作機會。

John Cho說:“當一個亞裔演員,想快點找到工作是很困難的,也不知道下一份工作什麼時候開始,也沒有足夠多的角色可以演。”

不過那時候已經是90年代末期,情況慢慢開始發生變化。他說:“我打開電視,已經慢慢能看到亞洲人出演的廣告、電視劇和節目。”

好萊塢對亞裔演員的刻板印象大家都很熟悉了,要麼是會讀書的宅男,要麼是摳門的餐廳老闆,要麼很能打。

試鏡2002年的喜劇電影《大謊言家》時,他被要求帶著濃重的亞洲口音表演,但他覺得這是在取笑亞洲人,乾脆拒絕了這個角色。

導演Shawn Levy又找到他,將角色進行修改,不帶口音。他說:“有人理解我的出身背景並且尊重我,這一點很重要。”

《在哥倫布》的製片人Chris Weitz從《美國派》開始和 John Cho 合作, 他說:“John是一個聰明的演員,他知道如何創造瞬間,也知道如何舉重若輕地表演。”

不過,亞裔男主角的電影找投資也很難。電影最終要開拍的前一天,John Cho的妻子還不敢相信是真的,Cho說:“我的律師還打電話來問我:‘你沒簽裸體條款吧?’我告訴他,沒問題的。”

(啊,電影裡他是有脫的,不過不是船戲。)

感情方面,John Cho和女演員Kerri Higuchi 06年結婚, 08年生了一個兒子,2013年,又迎來女兒的誕生。

John Cho還是一個歌手,有自己的搖滾樂隊,名叫Viva LaUnion。

他說:“當演員,你只是創作過程中的一小部分……音樂能讓我感受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覺得,假如沒有《在哥倫布》,John Cho大概也只能算是一個幸運並成功的商業演員,至少可以憑藉Sulu的形象版權一輩子吃喝不愁了,但這部電影證明了他作為男主角的魅力,讓人忍不住高看一眼。

對一個演員來說,46歲正是有了人生歷練,可以厚積薄發的年紀。

John Cho就說:“我對那些在頂端並且始終保持在頂端位置的人非常有興趣,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很像是頂級運動員,始終在巔峰狀態。如何是保持事業的長久,這才是真正困難的。”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能清晰感受到他的野心。

[愛米粒說話]

1、型男不是一天養成的喲,這髮型也是醉了~

2、關於這個奧斯卡太白話題,之前寫過兩篇舊作,點這裡:

八卦|奧斯卡太白:這應該是史上Bigger最高的一場歐美撕

討論 | 好萊塢式洗白白,洗掉的不止是公平機會

今天就是這樣,我們明天見!

歡迎關注“天使愛米粒”,本訂閱號圖片來自網路,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這樣尷尬的局面,也發生在John Cho身上:他演了近百部作品,只有一小部分是男主角。

在電視劇裡,他常常是那種客串了一集,然後再也看不見的小角色。

從上到下分別是《實習生格蕾》、《老爸老媽浪漫史》、《明迪煩事多》

不過,幸運的是,他先趕上了性喜劇電影勢頭最夯的時候,連拍了4部《美國派》。

這句"MILF"梗廣為流傳,

不翻譯了太限制級~

以及3部《豬頭逛大街》,群眾基礎相當廣泛。

2014年,他主演了美劇的《再造淑女》,這是美劇歷史上第一部的亞裔男主角出演的浪漫愛情喜劇。

《華盛頓郵報》發文說,如果這部新劇能播出時間夠長,約翰·趙可能會創造歷史。

然而劇集只播出13集,愛情線都還沒咋展開就被砍了。

之後在轟轟烈烈的#奧斯卡太白浪潮下,他又出演了大IP《星際迷航》,扮演舵手蘇魯田光。

不過這個角色也不是特別友好,是個亞裔同志。

但他還是挺樂觀的:“亞洲人在影視劇中一直很不重要,他們要麼是員警,要麼女服務員,或者別的什麼在背景裡出現的人。所以我能演這個角色,有點里程碑的意思。”

John Cho出生在韓國首爾,6歲時移民到洛杉磯。

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文學專業畢業後,他就搬回了洛杉磯。

一邊在中學當英語老師,一邊在著名的亞裔戲劇公司East West Players表演。

當老師,一堂課可以賺30美元,John Cho每天晚上10點結束工作,還要到劇場表演話劇,早上7點半接著上課,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

之所以當老師,因為他自己也懷疑,能不能在好萊塢找到足夠多的工作機會。

John Cho說:“當一個亞裔演員,想快點找到工作是很困難的,也不知道下一份工作什麼時候開始,也沒有足夠多的角色可以演。”

不過那時候已經是90年代末期,情況慢慢開始發生變化。他說:“我打開電視,已經慢慢能看到亞洲人出演的廣告、電視劇和節目。”

好萊塢對亞裔演員的刻板印象大家都很熟悉了,要麼是會讀書的宅男,要麼是摳門的餐廳老闆,要麼很能打。

試鏡2002年的喜劇電影《大謊言家》時,他被要求帶著濃重的亞洲口音表演,但他覺得這是在取笑亞洲人,乾脆拒絕了這個角色。

導演Shawn Levy又找到他,將角色進行修改,不帶口音。他說:“有人理解我的出身背景並且尊重我,這一點很重要。”

《在哥倫布》的製片人Chris Weitz從《美國派》開始和 John Cho 合作, 他說:“John是一個聰明的演員,他知道如何創造瞬間,也知道如何舉重若輕地表演。”

不過,亞裔男主角的電影找投資也很難。電影最終要開拍的前一天,John Cho的妻子還不敢相信是真的,Cho說:“我的律師還打電話來問我:‘你沒簽裸體條款吧?’我告訴他,沒問題的。”

(啊,電影裡他是有脫的,不過不是船戲。)

感情方面,John Cho和女演員Kerri Higuchi 06年結婚, 08年生了一個兒子,2013年,又迎來女兒的誕生。

John Cho還是一個歌手,有自己的搖滾樂隊,名叫Viva LaUnion。

他說:“當演員,你只是創作過程中的一小部分……音樂能讓我感受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覺得,假如沒有《在哥倫布》,John Cho大概也只能算是一個幸運並成功的商業演員,至少可以憑藉Sulu的形象版權一輩子吃喝不愁了,但這部電影證明了他作為男主角的魅力,讓人忍不住高看一眼。

對一個演員來說,46歲正是有了人生歷練,可以厚積薄發的年紀。

John Cho就說:“我對那些在頂端並且始終保持在頂端位置的人非常有興趣,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很像是頂級運動員,始終在巔峰狀態。如何是保持事業的長久,這才是真正困難的。”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能清晰感受到他的野心。

[愛米粒說話]

1、型男不是一天養成的喲,這髮型也是醉了~

2、關於這個奧斯卡太白話題,之前寫過兩篇舊作,點這裡:

八卦|奧斯卡太白:這應該是史上Bigger最高的一場歐美撕

討論 | 好萊塢式洗白白,洗掉的不止是公平機會

今天就是這樣,我們明天見!

歡迎關注“天使愛米粒”,本訂閱號圖片來自網路,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