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看似平常最奇絕,從米芾伯充帖的章法分析到單字分析,都同步到位

看似平常最奇絕

―― 淺析伯充帖

作者:丁雙印

米芾伯充帖是寫給伯充的一封信, 歷來被認為寫的十分隨意。 然而, 我認為米芾寫這封信時非常在意, 甚至, 寫作時提前有充分準備。 故才有李之儀評語: “ 超軼絕尖, 不踐陳跡 ”

背景、 此信寫於 1097 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北宋哲宗紹聖四年), 時年米芾 47 歲, 是漣水軍使(相當今江蘇省漣水縣縣長) 當時, 伯充認為米芾書法 “ 天下第一 ” , 對於這個評價米老頭非常重視, 也自以為是, 故 “ 難卻爾 ” 。

伯充者, 趙叔盎也, 魏王趙延美玄孫, 其父是和國公趙克敦。 想當年宋太宗如果按照 “ 金匱之盟 ” ,

傳位於 魏王趙延美的 話, 伯充 很 有可能 位登 “ 九五 ” 的。 米芾 作為一個七 品芝麻官能和 皇室宗親為 摯友 , 並被其如此高的評價 , 能不飄 飄然嗎 ! 因此 , 他寫給伯充 “ 難卻爾 ”的信肯定會深思熟慮, 展示 “ 天下第一 ” 的風采。

章法、 伯充帖六行, 52 字。 前五行基本等距, 最後一行 4 字, 距離拉大

(圖一)

看似比米芾其他帖, 如:值雨帖, 臨沂使君帖, 向亂道帖等章法簡單。 其實不然, 米老頭

此帖實效法蘭亭, 表面平靜, 裡面卻暗流湧動, “ 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 而絕出筆墨畦經之外 " , 極盡顯技之能事。 估計伯充台坐那 4 個大字寫完, 米老頭, 大喊 “ 拿酒來 ” !

伯充帖前兩行字之間連貫呼應, 不絕於目。 第三、四、五行字與字之間, 筆斷意連。 書寫節奏較難分析, 我試用圖二標示。

圖二

伯充帖擺動不如臨沂使君帖、值雨帖, 賀鑄帖等那麼大開大合, 尤其第三行, 幾乎沒有擺動。

圖三

那麼 , 伯充帖 高妙之處在 那裡? 就在每一個字或一 個字組之間入筆 、 行筆 、 連帶 ,

回環轉折, 互相纏繞牽。 時而如蜻蜓點水, 筆尖跳躍舔過;時而直接截入紙面, 感受與紙相爭的感覺!

十一月三字是起首三字, 為一組, 中規中矩, 一字 9 : 05 入筆, 肚前尖後, 向 2 : 55 方向行筆, 筆到位駐筆, 不作任何多餘動作, 即出現原帖收筆形態, 妙哉;廿吾為一字組, 筆殺入紙面很明顯;頓首啟為一字組, 第一筆橫劃, 筆尖舔過紙面, 輕而不虛, 線條質感相當好, 整個字組, 極盡纏繞牽扯之能事, 和第二行 “ 天下第 ” 異曲同工, 當有米老頭顯技之意。 者字第三筆, 是第二筆寫完提筆, 空中換面, 從 1 點方向迅速入筆 , 筆殺入紙面後行筆。

兩個小點代表第二個區,一般人會草草寫過,而米芾對這兩個小點的處理非常認真,足見米芾對此信劄的重視。

最後四個字,我不多說,大家看圖六。

圖六

以上是我這幾天寫伯充帖一點體會,由於水準關係,個人見解,與各位學友探討,並請提

出批評建議。

兩個小點代表第二個區,一般人會草草寫過,而米芾對這兩個小點的處理非常認真,足見米芾對此信劄的重視。

最後四個字,我不多說,大家看圖六。

圖六

以上是我這幾天寫伯充帖一點體會,由於水準關係,個人見解,與各位學友探討,並請提

出批評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