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英雄本色2018》:新版與老版也就是一首歌的距離

這段時間都快被吳宇森給霸屏了!

1986年版《英雄本色》的內地重映讓我們看到了30年前那個青澀靦腆的吳宇森。

2017年翻拍版的《追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30年後略顯老邁的吳宇森。

而《英雄本色2018》卻讓我們看到了被供上神台的吳宇森。

既然片名裡有“英雄本色”這幾個大字, 《英雄本色2018》便無可回避的要被人拿來和老版做比較, 這是無奈的, 也是無趣的。 因為30年已然過去, 故事背景、年代服裝、方言語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30年前還沒“基情”這個詞彙, 彼時純潔的兄弟情在當下再次演繹怎麼看都會顯得很彆扭。 旗沒動, 是觀者的心歪了, 那陣風變得不那麼純粹了。

《英雄本色2018》其實是個新時代裡的新故事, 只是套用了原有的故事框架。 作為一部新電影來看是合格的, 因為從影院出來的我發現, 很多觀眾其實是沒看過86版《英雄本色》的。

可如果主創們硬要拉上老版作為賣點, 那就真怪不得一眾老港片迷用雞蛋裡面挑骨頭的眼光來審視本片。 因為在香港影壇史上, 《英雄本色》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數一數二的好電影。

1、一首歌的敗筆

《英雄本色2018》最大的敗筆在於歌曲《當年情》的過度使用, 我感覺它在電影裡以不同方式至少出現過十幾次, 或是張國榮原唱, 或是淡淡旋律, 又或是音樂盒的玲瓏之聲……也許是製片方好不容易買下了版權, 覺得不用夠划不來, 但給觀眾的感覺的確是過濫了。

第一次旋律響起時, 肯定會有一種心底的共鳴, 這是人之常情。 可當它無數次響起直至充斥整部電影時,

觀眾麻木了, 厭倦了。 在2個小時內集中轟炸很快就把這種情懷消耗殆盡, 我這個月都不想再聽這首歌了。

若說《當年情》和《英雄本色》有莫大關係, 把《沉默是金》硬扯進來就有些文不對題了, 更別提那首閩南語版的《海海人生》了。

2、一首歌的距離

《英雄本色2018》和老版《英雄本色》的差別, 也就是一首歌的距離:

本片主創膚淺的認為用張國榮已逝的情懷可以拯救一切, 喚起大家的回憶, 翹起上億的票房。 顯然他們高估了張國榮在《英雄本色》裡的地位與作用。 雖然如我般的忠粉都無比懷念與喜歡張國榮, 但其實另一首被《英雄本色2018》所遺漏的曲目才是老版《英雄本色》的靈魂!那便是《Mark's Theme》。

因為在那雙槍白鴿、快意恩仇的年代裡, 那個穿風衣戴墨鏡, 嘴角吊著火柴棍, 用假鈔點著香煙, 驕傲而堅毅的小馬才是港片迷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能屈能伸, 敢作敢為, 義字當頭, 為朋友兩肋插刀直至拋卻自己的生命……這才是男孩們心目中的英雄本色。

年少不更事的男孩們看不懂豪哥的磊落與灑脫,也不太瞭解阿傑那深陷手足情深的內心掙扎,我們唯一感動的便是小馬的忍辱負重與義薄雲天。當小馬調轉快艇的船頭,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時,這首《Mark's Theme》血脈賁張的奏響,那便是小馬此刻的心情,也是觀眾情緒的共鳴。

當時我們並不知道迎接他的結局將是“做兄弟的……”一盞斷句,淚腺爆燃情有可原。但即便是前段時間重映時我仍會為之感傷與動容,這才是經典電影、經典人物、經典橋段的偉大與魅力所在,它有一種內在的力量,讓觀眾記住它,懷念它。

儘管當初的劇情、剪輯、攝影、美工、服裝、佈景在當前看來顯得有些幼稚與過時,但對於影片的核心,即兄弟情、角色個性、捨生取義等等,都顯得永恆而深遠。

反觀30年後的《英雄本色2018》,從純技術層面上已遠超老版,但在影片的靈魂層面,卻並未完全領會與繼承。這便是我說的一首歌的距離!音樂不是語言,但有時卻又勝過千言萬語,《Mark's Theme》就是這樣有力的融入了電影《英雄本色》的靈魂。

3、另一首歌的不容忘記

提到《英雄本色》,大家都會想到《當年情》,可真正的忠粉絕對不會遺忘另一首旋律,那便是《奔向未來日子》的無詞原曲《A Better Tomorrow Ⅱ Theme Song》。

很遺憾,《英雄本色2018》把也它遺漏了。

很意外,韓國版《英雄本色》,也就是2010年的《無籍者》卻拾起了它。

韓版對港版《英雄本色》的致敬其實超過了本次大陸版(感覺怪怪的,怎麼像在說王大陸版)。在走廊藏槍一段模仿得尤為出彩,宋承憲飾演的小馬背向敵人帶上墨鏡的鏡頭致敬意味濃厚。順便提一句,很多影迷無法接受新版不帶墨鏡、不穿風衣的小馬。

在對應豪哥與小馬重逢的畫面裡,韓版沿用了盒飯橋段。而當兩人擁抱時,《奔向未來日子》的旋律響起,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而生。

韓版全片只引用了這一處原版的音樂,非常克制,但卻成了全片的點睛之處。在觀眾心靈最柔軟的時刻,響起原片這首最溫婉的配樂,體現了重構者的巧思與高明。

“無謂問我一生的事,誰願意講失落往事。有情?無情?不要問我。不理會,不追悔,不解釋意思。無淚無語,心中鮮血傾出不願你知,一心一意奔向那未來日子,我以後陪你尋覓好故事……”

雖然這首歌是由張國榮唱出,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小馬與豪哥之間的心裡話。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一首歌不會是電影的全部,但會指代其中的一部分。就像30年過去了,《當年情》代表了已逝的情懷,《Mark'sTheme》鐫刻了永恆的不屈,《奔向未來日子》象徵著老派的柔情,它們三者擰成一股繩,成為了《英雄本色》的靈魂,缺一不可!

新版與韓版各占其一,唯有吳宇森的86版囊括了所有,這便是翻拍與經典的差距。我們不能只記住張國榮,由《英雄本色》分別拿下金馬與金像獎影帝的分別是狄龍與周潤發,可以這樣說,阿豪與小馬才是觀眾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本色”。

年少不更事的男孩們看不懂豪哥的磊落與灑脫,也不太瞭解阿傑那深陷手足情深的內心掙扎,我們唯一感動的便是小馬的忍辱負重與義薄雲天。當小馬調轉快艇的船頭,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時,這首《Mark's Theme》血脈賁張的奏響,那便是小馬此刻的心情,也是觀眾情緒的共鳴。

當時我們並不知道迎接他的結局將是“做兄弟的……”一盞斷句,淚腺爆燃情有可原。但即便是前段時間重映時我仍會為之感傷與動容,這才是經典電影、經典人物、經典橋段的偉大與魅力所在,它有一種內在的力量,讓觀眾記住它,懷念它。

儘管當初的劇情、剪輯、攝影、美工、服裝、佈景在當前看來顯得有些幼稚與過時,但對於影片的核心,即兄弟情、角色個性、捨生取義等等,都顯得永恆而深遠。

反觀30年後的《英雄本色2018》,從純技術層面上已遠超老版,但在影片的靈魂層面,卻並未完全領會與繼承。這便是我說的一首歌的距離!音樂不是語言,但有時卻又勝過千言萬語,《Mark's Theme》就是這樣有力的融入了電影《英雄本色》的靈魂。

3、另一首歌的不容忘記

提到《英雄本色》,大家都會想到《當年情》,可真正的忠粉絕對不會遺忘另一首旋律,那便是《奔向未來日子》的無詞原曲《A Better Tomorrow Ⅱ Theme Song》。

很遺憾,《英雄本色2018》把也它遺漏了。

很意外,韓國版《英雄本色》,也就是2010年的《無籍者》卻拾起了它。

韓版對港版《英雄本色》的致敬其實超過了本次大陸版(感覺怪怪的,怎麼像在說王大陸版)。在走廊藏槍一段模仿得尤為出彩,宋承憲飾演的小馬背向敵人帶上墨鏡的鏡頭致敬意味濃厚。順便提一句,很多影迷無法接受新版不帶墨鏡、不穿風衣的小馬。

在對應豪哥與小馬重逢的畫面裡,韓版沿用了盒飯橋段。而當兩人擁抱時,《奔向未來日子》的旋律響起,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而生。

韓版全片只引用了這一處原版的音樂,非常克制,但卻成了全片的點睛之處。在觀眾心靈最柔軟的時刻,響起原片這首最溫婉的配樂,體現了重構者的巧思與高明。

“無謂問我一生的事,誰願意講失落往事。有情?無情?不要問我。不理會,不追悔,不解釋意思。無淚無語,心中鮮血傾出不願你知,一心一意奔向那未來日子,我以後陪你尋覓好故事……”

雖然這首歌是由張國榮唱出,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小馬與豪哥之間的心裡話。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一首歌不會是電影的全部,但會指代其中的一部分。就像30年過去了,《當年情》代表了已逝的情懷,《Mark'sTheme》鐫刻了永恆的不屈,《奔向未來日子》象徵著老派的柔情,它們三者擰成一股繩,成為了《英雄本色》的靈魂,缺一不可!

新版與韓版各占其一,唯有吳宇森的86版囊括了所有,這便是翻拍與經典的差距。我們不能只記住張國榮,由《英雄本色》分別拿下金馬與金像獎影帝的分別是狄龍與周潤發,可以這樣說,阿豪與小馬才是觀眾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本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