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龍虎山道教宮觀建築遺址發掘取得我國宗教考古重大突破

1月21日, 龍虎山煙雨迷蒙, 朦朧的霧氣如面紗一般籠罩在大上清宮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 經過近4年的考古發掘, 如今, 伴隨著專家們的驚歎, 這神秘面紗終於被揭開。 結合考古調查、勘探結果, 對照歷史文獻記載, 專家們認為, 大上清宮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揭露地層關係最清晰、出土遺跡最豐富的具有皇家宮觀特徵的道教宮觀建築遺址。

此次考古發掘, 是我國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 大上清宮遺址的考古發掘,

對研究道教歷史、古代建築史、中國古代宮室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信立祥說:“該遺址發掘是我國首次大規模道教考古發掘, 有助於推動我國道文化研究體系化、成果化, 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1月21日,

大上清宮遺址考古成果展中的古代大上清宮模型

大上清宮遺址發掘現場。 本報記者 楊繼紅攝

規模最大

根據考古勘探初步推斷, 大上清宮遺址占地面積30余萬平方米, 目前已探明18萬平方米, 並確定了部分圍牆基礎。 大上清宮在全國道教宮觀建築中規模是首屈一指的,

相當於北京故宮的一半。 清婁近垣版《龍虎山志》記載,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康熙親手禦書匾額“大上清宮”, 而國內其他地方均稱為上清宮, 可見大上清宮規模為全國之最。

歷時四年的考古發掘, 揭露出大上清宮區域的規模建制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 特別與清代畫家關槐所繪《龍虎山鳥瞰圖》也能一一對應。

2017年,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圍繞大上清宮遺址展開了周邊遺跡調查, 調查範圍20平方公里內有相關遺存二十多處。

等級最高

黃琉璃瓦、龍紋瓦當、屋脊蹲獸……這些充滿皇家氣息的出土文物, 無不昭示著大上清宮有別于一般道教宮觀的高貴等級。 專家介紹, 大上清宮是參照北方官式建築建造的具有皇家等級的道教宮觀建築,

因此其在中國道教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道教建築史以及道教發展史中都具有重要價值。

大上清宮出土了很多大體量的石柱礎, 如三清閣存留的柱礎底座長86釐米, 露明部分直徑64釐米, 只有皇家建築才會用如此巨大的建築石材。 不僅如此, 遺址出土了包括黃琉璃在內的很多琉璃構件和大量龍紋紋飾的建築材料, 這為大上清宮披上了高等級的色彩。

就建築規制而言, 大上清宮的主體宮殿都由南向北, 沿中軸線分佈于工字連座台基上, 這種建築形制是參照北京故宮乾清宮、坤甯宮的樣式建造。 另外, 專家們在現場發掘了禦碑亭, 這是為供奉雍正親手撰寫的碑文而建。 禦碑亭的出現,

表明大上清宮在清雍正年間進行了最高等級的皇家工程的修建。

反映時代序列最清晰

考古反映出大上清宮由肇始到發展、興廢的過程, 揭露出各個時期的歷史演變脈絡, 印證了文獻對大上清宮記載的北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遷址的史實。

大上清宮遺址經過2014年至2017年的考古發掘, 宋、元、明、清的地層全部揭露出來, 地層疊壓關係非常明晰, 清理出宋、元、明、清各時期遺跡、遺物, 基本將遺址內主體建築空間關係梳理清楚。 專家們從遺址的地層堆積以及遺跡的分佈情況, 再結合文獻資料, 認為大上清宮遺址自宋代以來, 核心建築由東向西推移, 再以西為中心向周邊擴散, 形成了連續的發展脈絡和規模不斷壯大的過程。

出土遺跡最豐富

從目前發掘的5000平方米範圍來看,大上清宮發現遺跡點包括龍虎門、明代碑亭、禦碑亭、玉皇殿、後土殿、三清閣、三官殿、五嶽殿、天皇殿、文昌殿及廂房等,共發現遺跡點包括閣1處、殿6處、門1處、院落2處、碑亭2處、廂房22間、不同類型排水溝2條、取水槽2條等,還有各類早期遺跡正在發掘當中。

在目前道教遺址中,如此豐富的遺存現象幾乎沒有。為此,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呂舟認為,大上清宮遺址的考古工作為研究道教歷史的發展及道教建築、宮觀平面演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考古工作對遺存的完好保護,為未來遺址的展示或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造了條件。

本報記者 祝學慶 鬱鑫鵬 鐘海華

出土遺跡最豐富

從目前發掘的5000平方米範圍來看,大上清宮發現遺跡點包括龍虎門、明代碑亭、禦碑亭、玉皇殿、後土殿、三清閣、三官殿、五嶽殿、天皇殿、文昌殿及廂房等,共發現遺跡點包括閣1處、殿6處、門1處、院落2處、碑亭2處、廂房22間、不同類型排水溝2條、取水槽2條等,還有各類早期遺跡正在發掘當中。

在目前道教遺址中,如此豐富的遺存現象幾乎沒有。為此,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呂舟認為,大上清宮遺址的考古工作為研究道教歷史的發展及道教建築、宮觀平面演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考古工作對遺存的完好保護,為未來遺址的展示或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造了條件。

本報記者 祝學慶 鬱鑫鵬 鐘海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