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獲投Pre-A輪 他為十餘解說員量身定做短視頻 眾口侃中超場均播放量20萬

◆解說者聯盟創始人楊斐被平臺視為眼中釘。

而今, 解說員的待遇已然得到極大改善。 今年1月, 解說者聯盟完成Pre-A輪融資。 公司化運營後的解說者聯盟,

也將視頻內容作為自己接下來的業務重點。

目前, 解說者聯盟已簽約十多名解說員, 覆蓋足球、籃球、賽車、羽毛球等領域。 由其策劃、製作的《中超吐口秀》已於今年2月底正式上線, 截至目前已推出3期, 場均播放量近20萬。

注:楊斐承諾文中資料無誤, 為其真實性負責, 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 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成立說球者聯盟

“詹俊老師算是說盟的第一個成員吧。 ”

詹俊是楊斐多年的好友, 二人相識於2010年南非世界盃期間的一檔脫口秀節目。 彼時, 詹俊已有離開ESPN、離開新加坡的想法。 由楊斐為其做準備, 負責打理國內事宜。 二人的合作在這個時候正式開始。

在國內, 解說員的價值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可。 由於楊斐具有處理各類談判、交涉、議價問題的經驗,

越來越多的解說員、解說嘉賓找他幫忙。

起初, 楊斐並未有太多想法, “只是朋友幫忙的性質”。 隨著找他的人越來越多, 他便有了將大家聚集起來的想法。 “一方面是好玩, 大家聚起來吃吃喝喝、探討業務;另一方面, 整合了資源, 和平臺談判的時候有更多籌碼和優勢。 ”

說球者聯盟就這樣成立了。

然而, 彼時的說球者聯盟對於楊斐而言, 更像是玩票而非創業:“大家在群裡插科打諢, 偶爾聚個餐, 沒有太多創業的想法。 ”

去年夏天, 正值歐洲杯, 楊斐和團隊製作了一檔小節目《法蘭西落魄記》。 團隊在人員、場地上都異常“簡約”:前方三人, 導演、攝像、主播;後方三四人, 負責制片及社交媒體管理;團隊沒有辦公室,

七八個人天天圍在咖啡館。

由於存在時差, 楊斐每天親自盯著整個節目, 到後面自己也上了前方。 有次在法蘭西大球場的直播過程中, 他與主播漠寒遭遇了偽裝成員警的歹徒。 楊斐覺得好玩想多聊幾句, 漠寒拉著他撒腿便跑。

節目一經播出後, 遭遇了不錯的反響, 主播漠寒收穫了一大批忠粉, 廣告主亦很滿意。 這讓楊斐開始有了創業的念頭。 “我們現在是散兵游勇的狀態, 沒有組織。 那麼企業化了呢?也許很多想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實現。 ”

“那就乾脆把我們那些老兄弟們攢起來吧。 ”

公司化運營

去年6月, 楊斐正式註冊公司, 成立解說者聯盟。

於他而言, 解說是解說員們基於賽事內容的二次創作, 再將其呈現給觀眾,

這與自己想做內容的想法不謀而合。

成立公司後, 原有的解說員經紀業務繼續開展, 同時將重心放在內容製作上, “開發自有的解說員IP, 自製內容”。

隨後, 楊斐開始組建團隊。 8月, 公司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場所。

從玩票轉變為創業後, 楊斐的內心有了更多的責任感, 他亦開始嘗試著與資本接觸。 今年1月, 專案完成了Pre-A輪融資。 有趣的是, 這家資本此前被楊斐拒絕過兩次。

◆ 節目錄製現場

今年, 解說者聯盟將主打短視頻內容, 為優質的解說員量身定做節目, 如徐強的《咚咚強》、蘇東的《東哥講古》。

目前, 解說者聯盟已簽約十多名解說員, 覆蓋足球、籃球、賽車、羽毛球等領域。

內容方面, 楊斐將其比喻成說盟的內容樹。 “有主幹, 也有枝椏;一部分用個人的東西來延展, 一部分用自身的團隊製作。 我現在的責任就在於這顆樹, 就像養一個孩子一樣。 ”

這種不一樣的成就感及樂趣, 以前也存在過——那是在他帶著新人解說員出道的時候:一個個人的職業生涯從自己手裡慢慢規劃出來, 閃閃發光。

/The End/

編輯 趙芳馨 校對 石晗旭

/The End/

編輯 趙芳馨 校對 石晗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