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我國經濟十強城市怎麼排?漲跌變化,怎麼看?

隨著各省份、各城市2017年經濟資料陸續出爐, 我國經濟十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晰。 上海GDP總量首次突破3萬億, 穩居首位。 天津經濟增速遭到“腰斬”, 有可能跌出全國前五的行列。

排名背後都透露出哪些經濟資訊?

十強還是老十強

2016年, 經濟總量排在全國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 2017年的經濟資料還有重慶和杭州沒有揭曉。 不過, 按照此前設定的目標, 排名第11的南京要想超過排名第10的杭州, 並不容易。

2017年, 南京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萬億元左右, 而如果杭州完成2017年初提出的經濟增長8%左右的目標, 2017年GDP將突破1.2萬億元。 因此, 預測認為, 十強名單應該不會發生變化。

看突破:上海、廣州站上整數關口

不過, “老十強”也都展現了新氣質。

繼續領跑全國的上海市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30133億元, 首次突破3萬億元關口。

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表示, 3萬億元是一個新的起點。

湯匯浩:3萬億元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個階段性成果, 新的起點。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新起點裡面追求高品質的發展, 提高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 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實現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是我們所追求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廣州則成功突破2萬億關口, 預計2017年GDP為2.15萬億元, 在上海、北京、深圳之後穩居第四。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表示,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是廣州重要的戰略任務。

溫國輝:在高速增長之後, 我們可以看到內生增長動力不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受限, 特別是資源環境的壓力大。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是廣州未來非常重要的戰略任務。 我們要研究制定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

看潛力:北京、重慶即將邁上新臺階

未來兩年, 經濟總量有望邁上“新臺階”的,

要屬北京和重慶。

2017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萬億元, 距離3萬億元的關口只有一步之遙。 不少專家預測, 北京2018年GDP將突破3萬億。

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認為, 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將會有更多的空間發展高精尖產業。 北京邁入“3萬億俱樂部”指日可待。

石磊:北京今年突破3萬億可以說是非常有信心的。北京把過去一些高成本、但是又並非必須在北京發展的功能疏解轉移出去之後,在一定程度上輕裝上陣。這樣它就有更多的資金和空間發展新興產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

重慶近年來GDP增速領跑中西部。按照此前提出的預期目標,重慶GDP有望在2019年突破2萬億元。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表示,所謂的邁上2萬億、3萬億新臺階,只是各城市GDP積累達到了一個數量,並不代表發展品質有了一個突破。因此,不必過分渲染。

專家:經濟總量背後是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面對各城市“顏值”高、“氣質”更佳的表現,石磊認為,經濟總量背後,是這些城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結果。

石磊:表現出來的是經濟總量的增大,總量背後就是創新發展的問題。在經濟增長趨緩的通道下,這些城市經濟轉型的步伐始終沒有停,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他們抓住這個契機借助於新興產業來彌補傳統產業衰落留下來的空間。這幾年這些城市加大新興產業發展力度,高端服務業發展也較為強勁,因此他們經濟增長的速度都比其他地方要快。

看調整:天津增速腰斬

當然,有喜也有憂。天津市對濱海新區資料進行調整,“擠掉水分”之後,天津市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不到1.86萬億元,增速只有3.6%。天津市也極有可能被重慶超過,掉出前五名單。

石磊坦言,除去水分之外,天津也必須要面對增長動能不足的現狀。

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表示,未來將把精力放在動能轉換上。

褚麗萍:我們整體的發展階段已經步入了換擋期,不能再總是追求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我們的精力、重點、著力點,要轉換,要速度換擋,要結構優化,要動能轉換。

專家:告別數字情結,轉向高品質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表示,各地政府要告別“速度情結”和“數位包袱”,在高品質發展上下功夫。

劉瑞:現在中國經濟已經轉入了追求高品質增長的階段,如果再去比速度、比數量,沒有太大價值。關鍵是它所包含的品質的提升。包括人均GDP、城市居住環境等、城市的活力吸引力等等,這些沒有量化的指標。只有對城市方方面面進行綜合評價後,我們才能判斷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

記者:佟亞濤

責編:唐 婧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北京邁入“3萬億俱樂部”指日可待。

石磊:北京今年突破3萬億可以說是非常有信心的。北京把過去一些高成本、但是又並非必須在北京發展的功能疏解轉移出去之後,在一定程度上輕裝上陣。這樣它就有更多的資金和空間發展新興產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

重慶近年來GDP增速領跑中西部。按照此前提出的預期目標,重慶GDP有望在2019年突破2萬億元。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表示,所謂的邁上2萬億、3萬億新臺階,只是各城市GDP積累達到了一個數量,並不代表發展品質有了一個突破。因此,不必過分渲染。

專家:經濟總量背後是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面對各城市“顏值”高、“氣質”更佳的表現,石磊認為,經濟總量背後,是這些城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結果。

石磊:表現出來的是經濟總量的增大,總量背後就是創新發展的問題。在經濟增長趨緩的通道下,這些城市經濟轉型的步伐始終沒有停,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他們抓住這個契機借助於新興產業來彌補傳統產業衰落留下來的空間。這幾年這些城市加大新興產業發展力度,高端服務業發展也較為強勁,因此他們經濟增長的速度都比其他地方要快。

看調整:天津增速腰斬

當然,有喜也有憂。天津市對濱海新區資料進行調整,“擠掉水分”之後,天津市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不到1.86萬億元,增速只有3.6%。天津市也極有可能被重慶超過,掉出前五名單。

石磊坦言,除去水分之外,天津也必須要面對增長動能不足的現狀。

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表示,未來將把精力放在動能轉換上。

褚麗萍:我們整體的發展階段已經步入了換擋期,不能再總是追求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我們的精力、重點、著力點,要轉換,要速度換擋,要結構優化,要動能轉換。

專家:告別數字情結,轉向高品質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表示,各地政府要告別“速度情結”和“數位包袱”,在高品質發展上下功夫。

劉瑞:現在中國經濟已經轉入了追求高品質增長的階段,如果再去比速度、比數量,沒有太大價值。關鍵是它所包含的品質的提升。包括人均GDP、城市居住環境等、城市的活力吸引力等等,這些沒有量化的指標。只有對城市方方面面進行綜合評價後,我們才能判斷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

記者:佟亞濤

責編:唐 婧

編審:劉志軍、李 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