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你真的懂車嗎?你知道氫燃料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如果用一個詞去形容剛落下帷幕的2018年CES大展, 那一定是未來。 無論是汽車圈內廠商還是科技界大咖都展示了自己對未來技術的理解。 而在這眾多未來黑科技之中, 最讓車叔對其充滿無限遐想的就是現代發佈的“下一代燃料電池車”——Nexo。

從設計到性能, Nexo相比前代全面進化

從外觀上看Nexo和傳統汽油車並沒有什麼明顯分別, 它的外觀造型採用了2017日內瓦及上海車展上亮相的氫燃料電動概念車——FE Fuel Cell的設計項目, 整體設計要比現代的汽油車更具科技感。 貫穿車頭的柳葉狀LED大燈設計非常獨特, 側面為了減小風阻採用了隱藏式車門把手, 相對來說車尾的線條就比較簡單了。

總體來說, 這款Nexo的設計告訴大家, 雖然自己是一款氫燃料汽車, 但是不用像豐田Mirai或本田Clarity Fuel Cell有那麼怪異的造型。

當然, 除了在設計上帶來足夠的新鮮感職位, 現代Nexo在性能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升級。 根據現代的介紹, Nexo的氫燃料電池要比上一代的Tucson的燃料電池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扭矩達到291磅, 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5秒。 除此之外, Nexo的續航里程為800公里, 基本上提供了與燃油汽車相同的續航能力。 並且, 這款車將會在今年年初首先在美國加州發售, 現代稱這款跨界車將成為其新能源陣營當中的技術旗艦版車型。

氫燃料電池有什麼好, 讓現代豐田都為她魂牽夢繞?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大勢所趨, 車叔認為這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 只是在發展的路徑上, 車企們的選擇會截然不同。 比如豐田,

本田還有現代, 都熱衷與氫燃料電池汽車。 除了現代Nexo, 像豐田的Mirai、還有本田Clarity都已開始量產, 並逐步開始面向個人銷售。 所以問題來了, 讓現代、豐田和本田所熱衷發展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究竟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 我們簡單的理解什麼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所謂的氫燃料電池汽車,

其實就是用氫發電, 然後再以電力驅動車輛。 而氫燃料電池確實有很多優點, 氫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元素之一, 獲取氫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 比如各種工業生產中都會產生大量氫氣;更重要的是, 燃料電池對環境排放完全無污染, 因為它工作時的唯一排放就是H2O, 也就是水。 如果催化裝置足夠乾淨的話, 這些水甚至是可以飲用的, 或者灌溉花花草草也行。

其次,從便捷性、功能性方面來看,和普通汽油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做到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比起新能源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在充能時間上有明顯優勢,電動汽車快充要半個小時,而氫能源車加氫只需要3分鐘。這對如今續航里程和充電技術仍是硬傷的普通電動車來說,簡直是太完美了。

看似如此美好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何遲遲無法普及呢?

氫燃料電池確實好,優點要多少有多少,但不得不承認,目前氫燃料電池本身還有很多問題還是無法克服的。而這些都是制約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推廣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氫燃料電池車昂貴的造價就是巨大障礙。因為使氫燃料電池持續穩定地發生電化學反應是需要催化劑的,可這個催化劑偏偏不是什麼銅鐵鋅等便宜貨,而是金屬鉑,也就是俗稱為白金或者鉑金的貴金屬,這就瞬間提高了本身的造車成本。

另一方面,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只是綜合成本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其配套的基礎建設才是最“燒錢”的,因為加氫站的投資是和普通加油站乃至充電站的投資是不可比擬的。據悉,加氫站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氫壓縮機、蓄壓器、冷凍機等,僅購置這些設備在目前大約需要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00萬)的投資,還不算地價、施工建設投資和後期運營的費用。一個加氫站的建設和運行成本要上千萬美元,可是大街上跑得氫燃料汽車又有多少呢?

除了龐大的綜合成本之外,氫氣的製造和儲存成本也是一大問題。目前制氫方法主要是甲烷水蒸汽轉化法。這也是目前來講最成熟、成本最合理的氫氣製備方法。但問題是,在甲烷水蒸汽製備過程中,甲烷的逸出量超乎了人們的預期,高達7%,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臭名昭著的二氧化碳的86倍,這樣還有誰敢說氫能源100%環保!

至於儲存就更難了,與傳統的汽柴油燃料不一樣,氫氣的存儲成本高得多。氫氣是非常特別的元素,說白了,氫氣化學性質太活潑了,又是超低溫,又是超高壓,在運輸和儲存環節有各種的麻煩。這也直接導致氫能源運輸和儲存的成本非常的高。

車叔總結:從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發展來看,本身技術上已經不再是瓶頸,而難就難在其綜合造價成本,以及後期天價的基礎建設。就算在韓國,也就計畫到2025年增加到200個氫燃料加氣站而已。所以,在成本以及推廣這兩大攔路虎面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其次,從便捷性、功能性方面來看,和普通汽油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做到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比起新能源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在充能時間上有明顯優勢,電動汽車快充要半個小時,而氫能源車加氫只需要3分鐘。這對如今續航里程和充電技術仍是硬傷的普通電動車來說,簡直是太完美了。

看似如此美好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何遲遲無法普及呢?

氫燃料電池確實好,優點要多少有多少,但不得不承認,目前氫燃料電池本身還有很多問題還是無法克服的。而這些都是制約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推廣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氫燃料電池車昂貴的造價就是巨大障礙。因為使氫燃料電池持續穩定地發生電化學反應是需要催化劑的,可這個催化劑偏偏不是什麼銅鐵鋅等便宜貨,而是金屬鉑,也就是俗稱為白金或者鉑金的貴金屬,這就瞬間提高了本身的造車成本。

另一方面,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只是綜合成本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其配套的基礎建設才是最“燒錢”的,因為加氫站的投資是和普通加油站乃至充電站的投資是不可比擬的。據悉,加氫站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氫壓縮機、蓄壓器、冷凍機等,僅購置這些設備在目前大約需要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00萬)的投資,還不算地價、施工建設投資和後期運營的費用。一個加氫站的建設和運行成本要上千萬美元,可是大街上跑得氫燃料汽車又有多少呢?

除了龐大的綜合成本之外,氫氣的製造和儲存成本也是一大問題。目前制氫方法主要是甲烷水蒸汽轉化法。這也是目前來講最成熟、成本最合理的氫氣製備方法。但問題是,在甲烷水蒸汽製備過程中,甲烷的逸出量超乎了人們的預期,高達7%,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臭名昭著的二氧化碳的86倍,這樣還有誰敢說氫能源100%環保!

至於儲存就更難了,與傳統的汽柴油燃料不一樣,氫氣的存儲成本高得多。氫氣是非常特別的元素,說白了,氫氣化學性質太活潑了,又是超低溫,又是超高壓,在運輸和儲存環節有各種的麻煩。這也直接導致氫能源運輸和儲存的成本非常的高。

車叔總結:從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發展來看,本身技術上已經不再是瓶頸,而難就難在其綜合造價成本,以及後期天價的基礎建設。就算在韓國,也就計畫到2025年增加到200個氫燃料加氣站而已。所以,在成本以及推廣這兩大攔路虎面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