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市券商2月業績分化明顯

受益於市場回暖,上市券商業績2月份出現明顯改善。 截至3月13日,30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收125.69億元,淨利潤49.46億元。 其中2月單月營收環比上漲5.23%,淨利潤環比上漲24.02%。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券商在業績企穩回升的同時,業績分化明顯。

業績回暖

2月份A股市場呈現上揚態勢,被視作股市“晴雨錶”的券商業績也隨之回暖。 從淨利潤增速來看,2月份有19家上市券商淨利潤上升,占比達七成。 特別的是,從業績榜單來看,中原、東興和東方證券的業績增幅分別達1777%、388%和175%,位列前三甲。 三家券商一月份的淨利潤基數均較低,由於市場行情向好,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好轉,二月份業績均獲得大幅提升。

其中,中原證券的表現最為亮眼,淨利潤從1月份的239.11萬元增長至4488.32萬元。 中原證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如同其業績一樣亮眼。 資料顯示,中原證券自2017年1月3日登陸上交所,發行價格4.00元/股,截至3月14日收盤,中原證券報價10.63元,動態市盈率達55.46倍,上市以來區間累計漲幅高達121.46%。

此外,大型券商的淨利潤絕對值大幅領先中小券商,國君、中信、海通、廣發、華泰、招商等6家大型券商的淨利潤超4億元,西南、東興、太平洋等中小券商利潤不足5000萬元。

繼續分化

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前兩個月券商淨利潤大幅上行除市場因素外,還受益於IPO承銷規模擴大、主動資管規模擴大。 市場交易低迷、再融資收緊帶來的負面影響,被IPO發行提速以及主動管理規模不斷擴大所抵消,更有券商因為提早佈局投行業務以及資管業務,業績表現突出。

大資管產品統一監管漸成共識,將在去嵌套、降杠杆、減通道、破剛兌等方面加大監管,無疑將壓縮券商通道業務。 由於再融資政策的收緊,資管定增產品的發行和收益率均受到影響。 2月券商資管新成立386只理財產品,發行規模58.22億份,環比下降57%。

分析人士稱,雖然市場回暖和交易量增加使得券商業績同比改善,但目前市場分歧仍在,成交量短期難以大幅提升,從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創新業務的推進緩慢,預計短期內券商業績或難大幅增長。 長期來看,隨著負面影響逐漸消化,市場環境趨穩,經紀業務回升、投行和資管業務保持增長,上市券商的全年業績或同比增長10%。

由於業務結構差異、轉型方向及進程不一,行業將繼續分化。

民生證券認為,未來資管新規出臺後,未來券商資管通道的價值將降低,主動管理成為轉型發展方向,結合2月再融資新規和管理層傳達的各種資訊來看,IPO將是券商業務的下一個重要風口;除了IPO業務,PPP資產證券化也是今年券商重點培育的業務。 資本市場建設倒逼券商轉型,券商間業務結構差異擴大,行業分化加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