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館配業務總量超6億,浙江新華是怎麼做到名列前茅的

近十多年來,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日益重視, 我國館配市場得到了長足發展, 圖書館經費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 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組建, 這一艱巨的圖書採購重任落到了舟山市新華書店肩上。 浙江新華廣泛發動出版單位, 搜集到國內出版的佛教相關圖書5000餘種、近萬冊、碼洋 50余萬元, 按時完成圖書的館藏加工、上架等工作, 確保按時開館。

{ 自建標準館藏書目庫 }

強化館配服務保障

圖書館機讀目錄即MARC資料, 是館配商為搶佔市場、為圖書館提供的增值服務, 也成為當初制約新華書店進軍館配市場的一個技術性專業性瓶頸。

浙江新華在成立館藏公司、佈局館配業務發展的同時, 著手製作MARC資料。 從一無所知起步, 浙江新華派出的多名員工參加了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國家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分別舉辦的中文圖書編目和資料上傳資格認證培訓, 成為了全國圖書館系統之外最早獲得這一資格的編目人員。 由此, 浙江新華在多年建立流轉圖書標準書目庫的基礎上, 又開啟了館藏MARC資料的專業製作, 其製作上傳國家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的書目資料, 圖書館專家給予了“速度快、品種多、品質高”的綜合評價。 2011年, 浙江新華在原編目部門的基礎上重組了圖書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專門從事書目製作和服務。 2012年又成立資訊技術北京分公司, 通過在京出版單位就近提供新書樣本, 加快標準書目和館藏採訪資料的製作和發佈。 截至目前, 浙江新華建立的標準書目庫已達到350多萬條, 現有初編基礎書目資料350萬條、精編電子商務書目資料169萬條、MARC標準館藏資料128萬條, 各類資料繼續以每年20多萬品種增長。 浙江新華已成為中國書業最大的產品資訊整合商, 其建立的書目資料為全國17個省市發行集團、幾大電子商務網站和眾多圖書館所用。

{ 聚集團之力 }

全面打造浙江新華館配服務品牌

以館藏公司專業運營為龍頭, 帶動全集團所有實體連鎖店共同拓展館配業務, 為當地圖書館提供當地語系化、全程化、個性化的貼身服務,

成為了浙江新華館配業務的獨具優勢。 遍佈全省的市縣新華書店, 以及30多家省外連鎖店, 構成了浙江新華館配業務的服務網路。 館藏公司在從事全國範圍館配業務拓展的同時, 也為浙江新華所有連鎖店提供館配業務指導。 浙江新華在杭州總部設立了面向館藏公司和連鎖店各類圖書館客戶的新書樣本室, 提供近一年的最新圖書樣本, 按大類按進貨時間排列, 每日更新, 常年保持圖書品種達20萬種。 2011年以來, 浙江新華又先後與吉林、廣東、河北等發行集團開展戰略合作, 在當地共建館藏圖書樣本室, 形成了從北到南的館配市場網點佈局, 為當地圖書館客戶提供就近服務。

杭州樣本室

至2017年, 浙江新華已連續舉辦了12屆館藏圖書展示會。 展會規模不斷擴大, 展出品種從最初10萬種到後來的20多萬種, 圖書館採編人員日常難以覓到蹤跡的大學出版社、專業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圖書, 包括高校教師的著作、部分內部發行、系統發行圖書、高端品種以及歷史沉澱品種,

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圖書館用戶前來。 參會圖書館從首屆519家、1500人, 增加到2017年1700餘家、6000餘人;訂貨碼洋從首屆1189萬元, 增加到2017年展會的1.52億元。 在館藏訂貨會中, 浙江新華首創了取消現場取貨、統一看樣掃描的高效率訂貨方式, 突破了品種規模, 並實現了訂貨成果現場直播、微信平臺遠端即時查詢等新技術應用, 加上會後高滿足率的供貨和高品質的服務加工, 極大提升了圖書館的用戶體驗, 獲得了圖書館和參展出版單位的一致好評, 浙江省館藏圖書展示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成為書業界圖書館界的一大交流盛會。

藉此, 浙江新華在館藏圖書展示會期間舉辦了多場館藏建設高峰論壇。 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浙江大學、浙江圖書館、杭州圖書館等圖書館界、出版界知名人士先後到會、齊聚一堂, 就館藏文獻資源建設、數位出版物館藏採購服務需求、數位時代多介質文獻資源建設與創新以及如何做好館配圖書出版發行等熱點、焦點話題進行探討,共商共議館藏建設。

在日常服務中,浙江新華還積極配合圖書館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舉辦書展、流動供應,或邀請知名作者到館演講、簽售等,協助圖書館擴大服務範圍和影響。同時,開始將長期從事實體書店發展的成功經驗更多向校園書店建設延伸,相繼與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等多家院校合作,開辦“前店後館”的升級版校園書店,開啟了融合圖書銷售、閱讀社交、展覽講座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閱讀與文化社交空間。新華書店不再是一家單純的圖書供應商,而是一家校園文化建設的集成服務商,為學校師生提供更美好的閱讀服務。

{ 研發芸台購 }

搭建館配服務雲平臺

新技術時代,圖書館館藏建設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這變化帶給館配業務的是挑戰還是機遇?館配服務又該如何跟上變化?進入“十三五 ”,浙江新華全面啟動出版物綜合資料資訊開放式服務平臺,其中率先研發推出的應用平臺就是“芸台購”館配中盤服務雲平臺 。

2016年11月,“芸台購”中面向終端讀者使用者的“芸悅讀”功能模組,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啟動應用推廣。在校師生使用校園一卡通帳號登錄“芸台購”平臺APP、“芸台購”平臺微信公眾號或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線上選擇所需圖書,下單48小時內,圖書即從浙江新華下沙物流中心直接配送至師生手中,閱讀完畢歸還至圖書館,若因寒暑假等原因不能按期歸還的,還可直接在手機上辦理借閱延期。項目啟動當天,浙江新華聯合學校圖書館分別在借閱大廳、行政樓和食堂設立服務點,現場辦理開通手續,師生們踴躍參與,當天即有1000多名師生開通“芸悅讀”服務。

芸悅讀平臺服務校園推介活動

“芸悅讀”這一國內首個線上版“你選書我埋單”借閱平臺的開通,意味著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新書借閱服務。通過手機選書下單、物流配送到家,等讀者歸還圖書館後再進行分類編目加工,這種新型的採購借閱方式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圖書採編工作模式,將圖書的選擇採購權利交給讀者,更好地滿足了讀者個性化閱讀的需求,極大地提高了館藏圖書的借閱率和使用效率。浙江新華與圖書館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新的合作共贏模式,為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影響深遠,人民網、浙江電視臺、浙江日報、錢江晚報、都市快報等多家媒體紛紛到場報導。

經過兩年時間的精心打造,“芸台購”雲服務平臺功能模組日趨完善。目前平臺展示紙質書品種近185萬種,每個品種除了顯示書號、書名、定價、出版社、作者、出版日期、中圖分類號等產品基礎資訊外,還展示了圖書封面、目錄、導語、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前言、後記等詳細資訊。針對高校圖書館,新增了可供書目與圖書館對品種適藏性的要求,從讀者層次、開本、裝幀等方面提供選書參考。同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等20多家供應商入駐平臺,提供了2萬餘種電子圖書。“芸台購”平臺自2016年推廣應用以來,已成功吸引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市圖書館等50多家高校、公共圖書館上線運行,服務了數萬名讀者。

按照專案規劃,浙江新華將進一步運用互聯網+、大資料技術,依託書業中盤優勢,打通上游出版社、中游館配商和下游圖書館和讀者使用者的資訊屏障,實現產業鏈異構系統的互聯互通,以資源集約化、資訊標準化和服務專業化為目標,構建成館配產業鏈多方共用、紙質書電子書融合的一站式館配綜合服務雲平臺。浙江新華堅信,以服務讀者為中心,以資訊技術為手段,以資源整合和開放服務為平臺,必定是供應鏈效率提升、產業價值優化、館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也是新華書店國有文化企業的責任擔當。

就館藏文獻資源建設、數位出版物館藏採購服務需求、數位時代多介質文獻資源建設與創新以及如何做好館配圖書出版發行等熱點、焦點話題進行探討,共商共議館藏建設。

在日常服務中,浙江新華還積極配合圖書館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舉辦書展、流動供應,或邀請知名作者到館演講、簽售等,協助圖書館擴大服務範圍和影響。同時,開始將長期從事實體書店發展的成功經驗更多向校園書店建設延伸,相繼與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等多家院校合作,開辦“前店後館”的升級版校園書店,開啟了融合圖書銷售、閱讀社交、展覽講座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閱讀與文化社交空間。新華書店不再是一家單純的圖書供應商,而是一家校園文化建設的集成服務商,為學校師生提供更美好的閱讀服務。

{ 研發芸台購 }

搭建館配服務雲平臺

新技術時代,圖書館館藏建設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這變化帶給館配業務的是挑戰還是機遇?館配服務又該如何跟上變化?進入“十三五 ”,浙江新華全面啟動出版物綜合資料資訊開放式服務平臺,其中率先研發推出的應用平臺就是“芸台購”館配中盤服務雲平臺 。

2016年11月,“芸台購”中面向終端讀者使用者的“芸悅讀”功能模組,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啟動應用推廣。在校師生使用校園一卡通帳號登錄“芸台購”平臺APP、“芸台購”平臺微信公眾號或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線上選擇所需圖書,下單48小時內,圖書即從浙江新華下沙物流中心直接配送至師生手中,閱讀完畢歸還至圖書館,若因寒暑假等原因不能按期歸還的,還可直接在手機上辦理借閱延期。項目啟動當天,浙江新華聯合學校圖書館分別在借閱大廳、行政樓和食堂設立服務點,現場辦理開通手續,師生們踴躍參與,當天即有1000多名師生開通“芸悅讀”服務。

芸悅讀平臺服務校園推介活動

“芸悅讀”這一國內首個線上版“你選書我埋單”借閱平臺的開通,意味著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新書借閱服務。通過手機選書下單、物流配送到家,等讀者歸還圖書館後再進行分類編目加工,這種新型的採購借閱方式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圖書採編工作模式,將圖書的選擇採購權利交給讀者,更好地滿足了讀者個性化閱讀的需求,極大地提高了館藏圖書的借閱率和使用效率。浙江新華與圖書館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新的合作共贏模式,為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影響深遠,人民網、浙江電視臺、浙江日報、錢江晚報、都市快報等多家媒體紛紛到場報導。

經過兩年時間的精心打造,“芸台購”雲服務平臺功能模組日趨完善。目前平臺展示紙質書品種近185萬種,每個品種除了顯示書號、書名、定價、出版社、作者、出版日期、中圖分類號等產品基礎資訊外,還展示了圖書封面、目錄、導語、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前言、後記等詳細資訊。針對高校圖書館,新增了可供書目與圖書館對品種適藏性的要求,從讀者層次、開本、裝幀等方面提供選書參考。同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等20多家供應商入駐平臺,提供了2萬餘種電子圖書。“芸台購”平臺自2016年推廣應用以來,已成功吸引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市圖書館等50多家高校、公共圖書館上線運行,服務了數萬名讀者。

按照專案規劃,浙江新華將進一步運用互聯網+、大資料技術,依託書業中盤優勢,打通上游出版社、中游館配商和下游圖書館和讀者使用者的資訊屏障,實現產業鏈異構系統的互聯互通,以資源集約化、資訊標準化和服務專業化為目標,構建成館配產業鏈多方共用、紙質書電子書融合的一站式館配綜合服務雲平臺。浙江新華堅信,以服務讀者為中心,以資訊技術為手段,以資源整合和開放服務為平臺,必定是供應鏈效率提升、產業價值優化、館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也是新華書店國有文化企業的責任擔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