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失去200億大單,皆因美國從中作梗,日本成了最後贏家!

中國中車是中國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 不但全球規模領先, 而且品種齊全、技術一流。 但是就在最近, 中國卻與256億大單失之交臂。

據《紐約時報》報導, 紐約市地鐵管理機構預計將花費超過4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256億元)購入超過一千輛的新車用以取代老舊車隊, 以此緩解紐約市地鐵系統頻繁的延誤和崩潰。

這不菲的投資吸引了眾多地鐵製造商, 中國中車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而日前, 包括《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每日經濟》等在內的多家日本知名媒體集體報導, 川崎重工業家曾為中國造下經典綠皮火車頭的百年製造業巨頭,

預計將取得紐約市地鐵採購計畫的百億採購訂單。

川崎重工業一旦取得訂單, 也就意味著中國中車競標失敗了。

近年來, 中國中車積極地走出去, 在國際範圍內拿下了不少訂單, 遍及全球 102 個國家和地區。 甚至有消息稱,

全球 83% 擁有鐵路的國家都運行中車的產品。

中國中車通過自身實力和努力開拓了亞洲市場, 曾拿下印度、印尼多個國家的訂單。

此前, 中國南車就拿下了孟買18列108輛寬體車輛。 中國中車繼承了這個訂單, 並於2013年交付所有列車。 之後, 中國中車又擊敗日本拿下19列車76輛, 預計在2018年4月全部交付。

除此以外, 中國還在西方發達國家贏得了口碑。 自2014 年從波士頓首次登陸美國以來, 短短三年時間, 中國中車就已經中標已成功中標波士頓、芝加哥、費城、洛杉磯多個軌道交通專案, 建立了多個製造基地。

中國中車在海外市場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中車在海外的征程就一帆風順。 除了自身的實力, 國際政治鬥爭給中國中車走出去增加了許多的阻力。 與2016年的國際業務簽約額高速增長不同, 2017年中國中車似乎遭受了滑鐵盧, 國際簽約額大幅下降。

這次的失敗可以說是中國中車在海外競爭中的縮影。

商城如戰場, 成敗得失終有時, 但是打鐵還須自身硬, 中國中車努力提升自身實力才是王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