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帝陵尋蹤|六朝往事隨流水 · 東吳 · 孫權蔣陵

東吳孫權蔣陵

12月29日, 前往明孝陵的時候便留意到了地圖上的孫權墓字樣, 所以在流覽明孝陵的途中, 我們一直在尋找著孫權墓的遺跡。

然而, 順著神道向東走了很久都無所獲, 直到折返時我們才留意到路邊的一塊文寶碑。

駐足在附近觀看遺址的介紹, 上面寫有孫權與前妻步夫人葬于鐘山腳下這座山丘, 今墓已無跡可尋…

抬眼而亡, 眼前的土地已經長滿樹木, 身側的小路延伸到鐘山腳下,

被花徑所掩, 讓人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登金陵鳳凰台》。

吳宮花草埋幽徑, 一代風雲人物的葬地, 連丘都難尋。

千年的塵世風雲, 真的已經讓這位東吳的開國之主的陵寢徹底成了地下之謎…

因為地圖上有顯示一個孫權紀念館, 我們猜測著是否那裡是在葬處所建, 便抱著試試的心態前往。

孝陵景區的風景如畫, 南方的氣候也讓寒冬時節的景色帶著夏秋的色彩, 一路總有看不厭的江南風光。

一座白色石橋後, 紀念館也出現在眼前。

橋後的石像按劍而立,昂首闊步,正是後世心中的孫仲謀!

孫權,字仲謀,是東吳的開國皇帝,也是被曹操感慨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少年英主。

他于兄長遇刺後臨危受命,繼承父兄之基業,面對內部動盪,外部強敵,他忍辱屈身,廣用賢才,又聯合劉備共抗曹操。

赤壁之戰,血染江面,卻奠定了天下三分之勢。

其後,曹、劉先後稱帝,孫權也在武昌稱帝,以秣陵為治所,改名建業,想是取了“建功立業”之意。

而他的功業似乎已經在多年前被他的兄長一語道破了…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和他的父兄比起來,他更多的功勞在於守護江左之地。

他崇尚節儉,愛惜民生,注重貿易,興修水利,也使得南方的經濟得以復蘇發展。

夷陵之戰,火燒蜀軍七百里連營,不僅大挫蜀軍銳氣,讓劉備含恨而終,更讓吳國得以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保全這一席之地。

那些功業已被後世記錄在史冊之上,也刻在了石像之後。

可不知道是不是如這博物館中一角所寫的那樣,秦始皇當年挖秦淮河破壞了這裡的龍脈,所以在南京建都的王朝自東吳起便各個短命,而期間宗室之間的相殘,世家之間的紛爭似乎陪伴始終…

自古多少明主敗在了繼承人的問題上,六朝之中也多是,孫權亦如是。

博物館看起來十分現代,裡面基本是介紹了《三國志》中孫權的一生。

展廳最後提及了孫權修築石頭城一事,看起來石頭城與金墉城,鄴城三台有著類似的作用。

想來孫權希望以此守護建業,可世事無常,城再堅固,也有攻克之法,而比城更容易功克的是人心…

神鳳元年夏四月,已經年老志衰的孫權薨逝了。

七十一歲高齡的他,被上了諡號大皇帝。于同年七月,葬于蔣陵。

他的晚年有讒臣在側,他自己又廢適立庶,以妾為妻,已經使得東吳的政權發生了動盪…

而他的襲位子孫,再無他及先輩的智慧…

當晉軍攻下了石頭城後,吳國最後的皇帝便已經自縛請降…

東吳短短52年的國祚也就此走到了盡頭…

而那“石城虎踞”卻成了南朝時常常被提起的地方,自此以後,戰火便未消散過…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這一遭,我們連他的塚塋都覓不到了…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長按二維碼關注更多

美即分享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故有跋涉而遊集,亦或密邇而不接。

如喜走陵訪古 歡迎加入我們

入微信群(聯繫微信號:huafutang)

橋後的石像按劍而立,昂首闊步,正是後世心中的孫仲謀!

孫權,字仲謀,是東吳的開國皇帝,也是被曹操感慨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少年英主。

他于兄長遇刺後臨危受命,繼承父兄之基業,面對內部動盪,外部強敵,他忍辱屈身,廣用賢才,又聯合劉備共抗曹操。

赤壁之戰,血染江面,卻奠定了天下三分之勢。

其後,曹、劉先後稱帝,孫權也在武昌稱帝,以秣陵為治所,改名建業,想是取了“建功立業”之意。

而他的功業似乎已經在多年前被他的兄長一語道破了…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和他的父兄比起來,他更多的功勞在於守護江左之地。

他崇尚節儉,愛惜民生,注重貿易,興修水利,也使得南方的經濟得以復蘇發展。

夷陵之戰,火燒蜀軍七百里連營,不僅大挫蜀軍銳氣,讓劉備含恨而終,更讓吳國得以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保全這一席之地。

那些功業已被後世記錄在史冊之上,也刻在了石像之後。

可不知道是不是如這博物館中一角所寫的那樣,秦始皇當年挖秦淮河破壞了這裡的龍脈,所以在南京建都的王朝自東吳起便各個短命,而期間宗室之間的相殘,世家之間的紛爭似乎陪伴始終…

自古多少明主敗在了繼承人的問題上,六朝之中也多是,孫權亦如是。

博物館看起來十分現代,裡面基本是介紹了《三國志》中孫權的一生。

展廳最後提及了孫權修築石頭城一事,看起來石頭城與金墉城,鄴城三台有著類似的作用。

想來孫權希望以此守護建業,可世事無常,城再堅固,也有攻克之法,而比城更容易功克的是人心…

神鳳元年夏四月,已經年老志衰的孫權薨逝了。

七十一歲高齡的他,被上了諡號大皇帝。于同年七月,葬于蔣陵。

他的晚年有讒臣在側,他自己又廢適立庶,以妾為妻,已經使得東吳的政權發生了動盪…

而他的襲位子孫,再無他及先輩的智慧…

當晉軍攻下了石頭城後,吳國最後的皇帝便已經自縛請降…

東吳短短52年的國祚也就此走到了盡頭…

而那“石城虎踞”卻成了南朝時常常被提起的地方,自此以後,戰火便未消散過…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這一遭,我們連他的塚塋都覓不到了…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長按二維碼關注更多

美即分享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故有跋涉而遊集,亦或密邇而不接。

如喜走陵訪古 歡迎加入我們

入微信群(聯繫微信號:huafuta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