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後瘦身,肚子反而越來越大是怎麼回事!

這位美國媽媽, 是專業的長跑運動員。 剛剛懷老大的時候, 她的身材相當漂亮, 生完以後, 恢復得也還好。

在老大才2、3個月大的時候,

懷上了老二。 懷孕期間她也有堅持鍛煉, 但腹肌被隆起的肚子頂起來。 生完二胎以後, 肚子就變成了圖中那樣。

肚皮很鬆弛, 佈滿了妊娠紋的褶皺, 看起來像是老人的皮膚。 肚皮下面似乎有個洞, 幾個手指頭都可以伸進去……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首先, 腹直肌就是圖中那幾塊肌肉, 中間那條白色的線叫腹白線。

懷孕期間,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越來越大, 腹壁所承受的壓力也逐漸增大, 腹白線被拉伸並變得薄弱, 白線兩側的腹直肌松垮, 腹直肌間距離增大, 從而產生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後的第3天, 60-70%的媽媽, 腹直肌的間隙會超過兩指寬。 等到產後4-8周, 這些媽媽中, 70%的人會逐漸恢復。

剩下30%的媽媽, 腹直肌不能復位。 也就是說, 懷孕撐開的肚子,

回不去了……

更讓新媽媽們頭疼的是, 腹直肌分離的間隙逐漸被脂肪組織所填充, 腹部出現明顯的松垮褶皺, 影響美觀和形體恢復。

腹直肌一直回不去, 從外表看, 肚子上會有一團鬆弛的肚腩, 肚腩下面, 還有一個缺口。

而且, 腹直肌分離的程度越深, 腹部肌肉越弱, 對脊柱的承托力越小, 就容易出現腰酸背痛。 有的媽媽甚至連起床都變得十分困難。

因為背部、腰部的肌肉經常受力, 力量會相對變強, 直接結果就是:把薄弱的腹部進一步往兩邊拉, 讓腹直肌分離得更遠。

腹直肌分離如何自檢?

在檢查腹直肌分離狀況時, 先仰臥, 彎曲雙膝, 再用一隻手的手指下壓臍部稍上的區域, 將頭和肩緩慢地抬離地面。 收緊腹直肌, 這樣你可以看到有無空隙。

正常:2指以內(含2指)

需改善:2~3指, 注意不能進行軀幹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 因為會加重分離。

需就醫:3指以上, 屬於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 可能會引起疝氣, 需要及時就醫。

由於這種情況可能發生于肚臍上方、下方或同一高度, 所以三個區域都要測試。

腹直肌分離如何改善?

一般來說, 腹直肌分離3指以內的, 主要靠肌肉鍛煉來恢復。 但要注意, 不合適的腹肌運動, 不僅不能糾正腹直肌分離, 反而會加重分離。

當腹直肌分離距離在2~3指時, 切記不要進行軀幹彎曲和扭轉的練習, 包括仰臥起坐、卷腹、平板支撐等。 這些運動會加重腹直肌分離。 在3指以上, 需要及時尋求專業治療。

只有當腹直肌分離在2指以內後, 才可以進行軀幹彎曲和扭轉練習。

所以, 腹直肌分離的媽媽們, 在日常生活中, 也要儘量避免讓腹部肌肉緊縮或者仰臥起坐的動作, 平時起床也要儘量用手撐起, 減少腹肌的壓力。

下面這些鍛煉方式, 適用於分離2~3指之間的產後媽媽

1. 腹式呼吸

(產後就可以進行, 每次5-10分鐘, 每日3次)

①取仰臥或舒適的坐姿, 鬆開腰帶, 全身放鬆。

②持胸腔不動,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 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 最大限度地把肚臍吸引向脊柱, 略停5~10秒。

③循環往復, 保持呼吸節奏一致。

2. 站姿收腹

(每組10~15次, 重複2~3組)

①背對牆面站立, 將上身靠在牆上, 保持中立位,後腦勺、背部、臀部貼在牆面,雙腳距離牆面大概30釐米。

②吸氣後,呼氣,腰椎去貼牆面,之後,吸氣還原。

③盡可能腹部向內收,主動靠近牆壁,想像用肚臍向牆壁方向靠近的感覺。

3. 跪姿收腹

(每組重複10~15次,做2~3組)

①四點跪姿,手臂和大腿垂直地面,脊椎自然放平。

②吸氣,小腹自然放鬆;呼氣時,用力將小腹向內收回。

③保持脊椎不動,只有腹部在活動,想像將肚臍拉向腰椎的感覺。

產後恢復要科學,在開始瘦身運動之前,一定要記得自測一下自己的腹直肌分離程度,否則肚子真的會越來越大哦!

想瞭解更多的產後知識,解除困惑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和美東方(HMDFCH)】,讓您產後恢復更好 。

保持中立位,後腦勺、背部、臀部貼在牆面,雙腳距離牆面大概30釐米。

②吸氣後,呼氣,腰椎去貼牆面,之後,吸氣還原。

③盡可能腹部向內收,主動靠近牆壁,想像用肚臍向牆壁方向靠近的感覺。

3. 跪姿收腹

(每組重複10~15次,做2~3組)

①四點跪姿,手臂和大腿垂直地面,脊椎自然放平。

②吸氣,小腹自然放鬆;呼氣時,用力將小腹向內收回。

③保持脊椎不動,只有腹部在活動,想像將肚臍拉向腰椎的感覺。

產後恢復要科學,在開始瘦身運動之前,一定要記得自測一下自己的腹直肌分離程度,否則肚子真的會越來越大哦!

想瞭解更多的產後知識,解除困惑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和美東方(HMDFCH)】,讓您產後恢復更好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