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市場熱點」玉米漲跌兩難 購銷把握好“火候”

【主要觀點】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在備貨需求支撐下有上漲動能, 但又受拍賣制約, 可謂漲跌兩難。 建議貿易企業和農戶逢高出貨, 鎖定利潤, 用糧企業可擇優採購, 確保糧源品質和數量。

近期, 國內玉米市場整體呈現高位震盪走勢, 用糧企業和貿易商的心態博弈左右價格波動方向, 國家拍賣政策總體影響市場主體交易心態。 目前, 距離春節不到一個月時間, 用糧企業積極備貨, 這是支撐玉米市場的有力因素, 但是地方儲備玉米紛紛開拍, 繼山西、內蒙古中儲糧分公司拍賣之後, 本週四吉林地區也將進行拍賣,

不排除其他省份也陸續開啟拍賣。

山東深加工再度上調收購價

上週一, 山東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沖高至1980元/噸, 隨後開始震盪下調, 周內累計跌幅達40~50元/噸。 隨著價格不斷下調, 企業廠門到貨量開始減少, 為了保持收購量, 企業不得不再度上調價格以吸引糧源。

本週一, 山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格回落後再度迎來上漲, 但與前兩周相比漲幅較小, 在10~50元/噸之間。 資料顯示, 截至2018年1月22日, 山東壽光金玉米收購價189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4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10元/噸;西王集團玉米收購價192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盛泰藥業玉米收購價192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44元/噸, 與上周同期持平;英軒酒精玉米收購價196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2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諸城興貿玉米收購價191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1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30元/噸。

據瞭解, 隨著上周價格下調, 深加工企業廠門到貨量出現下降, 企業為保證生產用量及備庫需求, 再度上調價格。 近幾周價格的上漲或者下跌, 均反映出用糧企業和貿易商之間的心理博弈, 這場博弈仍會持續, 將繼續左右價格走勢。

東北深加工價格穩中有降

近期, 東北用糧企業廠門到貨量增加, 提價搶糧局面有所改善, 加上內蒙古及吉林玉米拍賣, 對東北地區市場心理影響較大, 部分貿易商出貨積極性提高, 玉米價格滯漲回落。 資料顯示, 截至2018年1月22日, 吉林嘉吉生化玉米收購價1710元/噸, 較上週五下跌1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吉林公主嶺黃龍玉米收購價171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與上周同期持平;吉林四平天成玉米收購價166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與上周同期持平;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購價170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與上周同期持平;黑龍江中糧肇東玉米收購價166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較上周同期上漲60元/噸;黑龍江青岡龍鳳玉米收購價1670元/噸, 較上週五下跌3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40元/噸。

據瞭解, 東北地區玉米拍賣陸續進行, 對區域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心理層面, 貿易商惜售心態鬆動, 或將陸續釋放手中糧源以避免春節後的政策風險。 不過, 從基層市場來看, 春節前現貨供需依然偏緊, 行情維持高位震盪的概率較大。

吉林玉米迎來年內首拍

繼山西、內蒙古陸續進行拍賣之後, 本周吉林玉米迎來年內首次拍賣。 據中儲糧網站消息, 受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委託, 中儲糧網電子商務平臺定於2018年1月25日組織玉米競價銷售專場, 計畫銷售2014年、2015年玉米共計3.5萬噸, 標的儲存分佈在長春地區。

從前三次的拍賣成交結果來看, 除山西第二次因起拍價較高和庫存偏遠成交率較低外, 另外兩次都是100%成交, 而且都是溢價成交, 從側面反映了市場需求。 由於拍賣糧源數量不多, 拍賣對市場的整體影響有限。 不過, 隨著後續拍賣的陸續投放, 國家這種“分地區、小批量、多頻次”的拍賣策略, 無疑給市場打了一針“穩定劑”, 後市維穩力度或將繼續加大。

基層市場餘糧水準降低

資料顯示, 截至2018年1月15日,

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936萬噸, 同比增加397萬噸。 從基層售糧情況來看, 本年度售糧進度同比偏快, 市場餘糧水準不斷下降。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黑龍江和遼寧地區基層市場餘糧不足三成, 吉林和內蒙古地區基層市場餘糧不足四成, 華北餘糧水準相對略高, 山東、河南和河北三省基層市場餘糧四至五成。 據瞭解, 當前基層農戶手中剩餘糧源相對較少, 部分糧源轉移至中小貿易商手中, 貿易商的出貨節奏將主要影響基層供應格局。

進口優勢明顯到貨或增

資料顯示, 截至2018年1月22日, 美灣3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到中國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為1560元/噸, 同比下跌140元/噸;目前廣東港口東北玉米成交價1910~1930元/噸, 國內外價差高達340~370元/噸。從價格本身看,進口玉米價格優勢明顯,後期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大麥等進口到貨量或有增加趨勢。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陶玉德 統籌丨郭清保編輯丨從申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國內外價差高達340~370元/噸。從價格本身看,進口玉米價格優勢明顯,後期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大麥等進口到貨量或有增加趨勢。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陶玉德 統籌丨郭清保編輯丨從申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