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什麼是“野史”為什麼一些影視劇取材“野史”胡編亂造

“野史”一詞見於唐朝詩人陸龜蒙的長詩《奉籌苦雨見寄》:“有頭強方心強直, 撐拄頹風不量力。 自愛垂名野史中, 寧論抱困荒城側。 ”

“野史”指的是由私家編纂的史書, 在唐朝或唐朝以前就有了。 應該說, 史書的編纂理應是“國家行為”——應該由國家指派人做的事, 可是, 為什麼會出現了由私家來編撰的事呢?

這個問題古人自有回答。 金末元初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構亭於家, 著述野史”之事, 可以解釋出現民間私人撰寫野史的原因。 元好問認為, 金人建國以來, 典章法度接近漢唐, 但金國沒有史書, 這是個遺憾, 於是自己補上這一空白。

當時, 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戶家, 元好問專門到張家說明了自己的志願, 但是, 此事被阻撓無法如願。 元好問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傳。 仍構亭於家, 著述其上, 因名曰《野史》。 翻譯成白話就是:元好問說, 不能讓一代史跡泯滅失傳, 於是在家裡建了史亭, 在亭子間寫作, 因此他所編寫的史稱為《野史》。

這就是說, 元好問自己編寫的史書因為沒有受到國家的委託, 所以不敢稱之為“正史”, 只能在“史”之前加上一個“野”字。 加上“野”字可以表明是來自民間之史。 實際上, 儘管元好問編的是“野史”,

但後來編纂的《金史》正史, 有很多內容來自元好問的著述。

需要指出的是, 歷史上有不少野史不無胡編亂造之嫌, 有許多史實 是經不起考證推敲的。 但是, 現如今, 有不少影視劇的創作素材來自野史, 再加上一些“戲說”, 已經不同程度混淆了正史、野史的界限,

更把一些歷史事實弄得模糊不清, 甚至野史取代了正史, 這是應該引起關注和重視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