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30萬輛新能源,450萬用戶,比亞迪最好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麻辣車事原創稿件歡迎分享, 轉載請注明出處。

回想十年前, 比亞迪F3 DM剛剛亮相的時候, 那時候的中國車市新能源產品少之又少。 還記得第一次瞭解到它是當年在《汽車之友》上看到F3 DM的試駕, 那時候的F3正如日中天, 可能在F3的光環下都沒多少人會記得F3 DM, 不過正是F3 DM的出現, 開創了比亞迪的新能源之路。

時間來到五年後的2013年, 彼時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所謂的新能源車, 不過在當年大家的產品成熟度和可靠性都不怎麼高的情況下, 有這麼一款車可以說是真正奠定了比亞迪新能源領導者的地位, 就是秦。

也就是秦上市後,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逐漸清晰了起來, 隨著王朝系列產品的出現以及“542戰略”的作用下, 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去年已經連續7個月突破萬輛, 蟬聯2014-2017年度銷量四連冠。

在不久前的1月9日, 伴隨著一輛車架號尾號0666的唐100下線, 比亞迪也成為了國內最快達成新能源產銷30萬輛的企業。

厲害在哪?

其實比亞迪的厲害之處, 除了技術外更多體現在對時局的把握上。 這一點就體現在比亞迪的速度上, 作為國內最早量產新能源車的企業之一, 不少廠商還在規劃藍圖之時, 比亞迪就已經帶來了量產的產品。

除了速度快, 產品佈局也是比亞迪的和其它廠商的不同之處。 市面上的多數新能源車型都有傳統動力的車型, 而往往是燃油車先行, 新能源再上市的節奏。 而比亞迪就打破了市場上這種常規, 同時帶來燃油版和新能源車型, 也正是由於這種戰略的轉變讓比亞迪的產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 搶得先機。

宋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 去年年初宋的發佈會上比亞迪一口氣帶來了宋DM、宋EV300和宋三款車, 如今滿大街的宋表明這種方式就是可以成功的。

除了產品先行,產品覆蓋面廣也是比亞迪的厲害之處。不像有些企業僅有幾款續航兩三百的轎車產品就大肆宣傳,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性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除了乘用車外,比亞迪還有新能源大巴車、新能源重卡,還有前不久刷屏的雲軌,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和佈局不僅僅局限于乘用車市場,這也是比亞迪的厲害之處。

新能源車的核心就是電池,而比亞迪作為一家依靠電池起家的企業,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的,畢竟在製造業裡擁有核心技術才是重中之重。

30萬輛背後的意義

2017年,比亞迪全年共銷售了新能源產品11.37萬輛。對於傳統汽車市場來說,這個數字根本不值一提,它只是哈弗H6或者朗逸兩三個月的銷量,但是在新能源市場裡,這個數字就很有分量了。

我們都知道目前新能源產品發展較好的企業除了比亞迪還有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銷量僅有8萬元出頭,排名第三的上汽乘用車也僅有4.43萬輛,這麼一對比就很明顯了。

當然,這裡並非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不好,作為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前三,它們其實都有著各自領先的技術,只是單論銷量而言,比亞迪確實有著不小的領先。

宋MAX開啟造車新時代

隨著市場的改變,使用者對新能源產品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去年一年裡比亞迪新能源產品有很大一部分銷量貢獻都是來自非雙限城市,這一點就能看出和那些鑽政策空子的投機者不同,比亞迪的產銷增長是實打實的產品力換來的。

從F3 DM到唐100,比亞迪靠著自己掌握的三電核心技術創造了“542”,又用“542”重新定義了中國新能源車產品的標準。

作為比亞迪造車新時代的代表產品,宋MAX在設計和製造工藝以及品質控制等環節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轎車+SUV、插混+純電、五座+七座”的完善新能源產品矩陣也都説明比亞迪在國內創造出了450萬的用戶群體。

正如王傳福所說,比亞迪的目標是“為地球降溫一度”,如今的比亞迪正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而作為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引領者,比亞迪最好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除了產品先行,產品覆蓋面廣也是比亞迪的厲害之處。不像有些企業僅有幾款續航兩三百的轎車產品就大肆宣傳,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性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除了乘用車外,比亞迪還有新能源大巴車、新能源重卡,還有前不久刷屏的雲軌,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和佈局不僅僅局限于乘用車市場,這也是比亞迪的厲害之處。

新能源車的核心就是電池,而比亞迪作為一家依靠電池起家的企業,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的,畢竟在製造業裡擁有核心技術才是重中之重。

30萬輛背後的意義

2017年,比亞迪全年共銷售了新能源產品11.37萬輛。對於傳統汽車市場來說,這個數字根本不值一提,它只是哈弗H6或者朗逸兩三個月的銷量,但是在新能源市場裡,這個數字就很有分量了。

我們都知道目前新能源產品發展較好的企業除了比亞迪還有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銷量僅有8萬元出頭,排名第三的上汽乘用車也僅有4.43萬輛,這麼一對比就很明顯了。

當然,這裡並非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不好,作為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前三,它們其實都有著各自領先的技術,只是單論銷量而言,比亞迪確實有著不小的領先。

宋MAX開啟造車新時代

隨著市場的改變,使用者對新能源產品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去年一年裡比亞迪新能源產品有很大一部分銷量貢獻都是來自非雙限城市,這一點就能看出和那些鑽政策空子的投機者不同,比亞迪的產銷增長是實打實的產品力換來的。

從F3 DM到唐100,比亞迪靠著自己掌握的三電核心技術創造了“542”,又用“542”重新定義了中國新能源車產品的標準。

作為比亞迪造車新時代的代表產品,宋MAX在設計和製造工藝以及品質控制等環節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轎車+SUV、插混+純電、五座+七座”的完善新能源產品矩陣也都説明比亞迪在國內創造出了450萬的用戶群體。

正如王傳福所說,比亞迪的目標是“為地球降溫一度”,如今的比亞迪正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而作為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引領者,比亞迪最好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