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對韭當割

股市中的“割韭菜”的意思是一部分人先虧本離場, 新生力量又加入股市, 就像韭菜一樣, 割一茬很快又長一茬。 最近比特幣開始大跌之後,

很多散戶都慌了, 正在割肉或是等待之間徘徊。

2009年1月, 世界金融市場崩潰後的第二年, 使用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誕生了。 這種數字貨幣到底有沒有真的價值, 這一問題與其發明人中本聰到底是不是真人一樣存在疑問。

美國Bleakle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Peter Boockvar上在週四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當某種東西出現這樣的抛物線時, 其結局通常是回到抛物線的起始位置。 ”Boockvar稱比特幣是一個“典型的泡沫”。

Boockvar表示:“假如比特幣價格在未來一年跌至1,000美元至3,000美元, 我不會感到意外。 ”這就是比特幣在差不多一年之前的水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接受CNBC時表示, 比特幣讓他想起了鬱金香狂熱, “可能會徹底崩盤並被遺忘, 我認為那是一個可能性很大的結果。 除非人們能夠就其價值形成一些共識, 否則比特幣就毫無價值”。

17世紀30年代, 荷蘭出現“鬱金香狂熱”, 當人們意識到這種投機沒有實際的價值, 泡沫破滅市場全線崩潰。 然而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出現了科技巨頭。 你更願意把比特幣跟荷蘭鬱金香類比,

還是跟互聯網行業類比?

事實上, 比特幣的真正價值在於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的價值在於重構商業邏輯, 去中心化的特性或許會顛覆現有互聯網商業模式, 促使互聯網走向新的構建秩序, 這也許才是區塊鏈最值得關注的地方。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資料庫,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性特點, 它無需中心化代理, 實現了一種點對點的直接交互, 使得高效率、大規模、無中心化代理的資訊對話模式成為了現實。

然而, 即使區塊鏈有著互聯網一樣對傳統的顛覆能力, 多數人也只能是互聯網用戶而已, 想獲利很難, 畢竟互聯網世界的馬雲、紮克伯格只有一個, 區塊鏈也一樣。

全球虛擬貨幣市值於2018年1月7日到達8320億美元的高點, 之後隨著所有幣種下跌而嚴重下跌, 目前全球市值5000億美元上下, 縮水了近40%。 也就是說, 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蒸發了, 絕大多數是最後那批韭菜的虧損。

微信公眾號 : lujiazuicbn

商務合作 | 請聯繫微信號: ilujiazui_cbn

021-61069667

本微信公眾號已入駐

今日頭條、新浪財經頭條、騰訊企鵝媒體平臺、網易號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