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短命天才”王勃:一貶再貶渾不懼,只留傲骨在人間

要說王勃, 幼時便得“神童”稱呼, 善寫詩屬文, 才思泉湧, 文采斐然, 仕途乃至人生之路本應一帆風順, 奈何天妒英才, 壯志難酬也罷,

還英年早逝。 人生之路短暫, 仕途之路坎坷, 然而在他短暫的、一貶再貶的仕途生涯中, 他不僅向世人展現了才華, 還彰顯了傲骨。

一、首次被貶――禍因《鬥雞賦》

乾封元年, 王勃憑藉其過人文思, 科舉考試及第。 一篇《宸游東嶽頌》博得眾人喝彩, 後撰《乾元殿頌》,

直令皇帝拍手稱讚:“奇才, 奇才, 真乃我大唐奇才!”王勃授職朝散郎, 未冠而仕, 成了朝廷最年輕的官員。

王勃擔任朝散郎之後, 經人介紹, 前往沛王府參與修撰工作, 王勃的文思泉湧, 輕而易舉地獲得了沛王李賢的青睞。 因而沛王做什麼都要王勃作陪, 連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作樂, 王勃都受邀觀戰, 由此可見其受重視程度。 王勃當然不願辜負沛王的信賴, 為了幫沛王助興, 還特意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 以次來“討伐”英王的鬥雞。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原本僅供娛樂的文章, 被他人利用, 將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 龍顏大怒!而後歎道:“歪才, 歪才!二王鬥雞, 王勃身為博士, 不進行勸誡, 反倒作檄文, 有意虛構, 誇大事態, 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並不認為此文是娛樂之用, 而是別有他意――挑撥離間, 為保二王和睦, 下令將王勃逐出長安。 就這樣, 王勃苦心經營的仕途之路, 就此中斷。

二、再次被貶――仕途之路終結

王勃第二次被貶, 較之第一次, 實在是太過嚴重, 可以說其仕途之路算是終結了。 然而他這第二次被貶, 可能還有些冤情在其中, 不過, 這一切緣由都離不開他恃才傲物的性格。

鹹亨二年冬, 王勃從蜀地回到長安, 準備參加最新的科舉考試。 他的好友淩季友, 當時在虢州任司法, 聽說王勃意圖重啟仕途之路, 便幫他謀了參軍一職,

在藥物豐富的虢州, 懂醫的王勃確實可以一展身手。 然而就在王勃任虢州參軍期間, 據說有一個名叫曹達的官奴犯了罪, 王勃將其藏匿家中, 後來又怕連累他人, 就直接殺了曹達了事, 所以就因為這個事情犯了死罪, 仕途之路就此終結。

後來皇帝大赦天下, 他才因此免了死罪。但是這件事情怎麼看都覺得十分蹊蹺,王勃既然都藏匿保護曹達了,又為何會殺死他呢?還有,王勃為什麼要藏匿曹達呢?這一切都是不解之謎,不過,事情一定不簡單。據新舊《唐書》記載,王勃此次獲罪,極有可能是被陷害的。王勃平日裡恃才傲物,因而招妒,被同僚設計陷害,也不無道理。

王勃儘管一貶再貶,雖覺可惜,但並不懼怕,他一身傲骨,獨立於人世間。奈何才子瀟灑卻仍心系家人,他的父親,一把年紀,牽連被貶,因而也成了王勃最牽掛最愧疚的人。

他才因此免了死罪。但是這件事情怎麼看都覺得十分蹊蹺,王勃既然都藏匿保護曹達了,又為何會殺死他呢?還有,王勃為什麼要藏匿曹達呢?這一切都是不解之謎,不過,事情一定不簡單。據新舊《唐書》記載,王勃此次獲罪,極有可能是被陷害的。王勃平日裡恃才傲物,因而招妒,被同僚設計陷害,也不無道理。

王勃儘管一貶再貶,雖覺可惜,但並不懼怕,他一身傲骨,獨立於人世間。奈何才子瀟灑卻仍心系家人,他的父親,一把年紀,牽連被貶,因而也成了王勃最牽掛最愧疚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