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被稱為“官場小說第一人”,寫盡官場百態,稱每個官場人像蜘蛛

長沙前一晚落了一場雨, 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 與王躍文的採訪, 約在湖南作協二樓的茶室裡。 屋內陰冷, 王躍文坐在對面, 身體明顯地縮緊了, 談話間“嘶”“哈”的氣息也多了起來。

“很冷吧。 ”王躍文起身, 拿過水壺, 往茶裡添些熱水。 他的雙眉之間有一顆痣, 格外顯眼。 在他的小說《國畫》中, 主人公朱懷鏡臉上也有一顆痣。 有一個片段, 他寫看相先生給朱懷鏡看相, 說他眉間有痣, 是聰敏闊綽之相, 定得富貴。

王躍文與朱懷鏡, 確實有很多相近之處, 從眉間的痣到嗜辣如命的口味, 從吃飯快的習性到眼睛“毒”的敏感,

以及那份對於官場細節、暗角、隱秘、環曲的深刻體察。

2017年的中國文化場, 有關“官場”的描摹和呈現, 在經歷了多年的沉寂後, 開始破土重生、鋒芒畢露。 而作為“官場小說第一人”的王躍文, 卻顯得頗為冷靜。 這些年, 他漸漸從朱懷鏡的世界走出, 走進歷史的“故紙堆”,

走進與自己血肉相連的鄉土。 2017年, 他出了兩本與回憶有關的書。 一本是《王躍文文學回憶錄》;另一本則是散文隨筆《無違》, 是他與化名“伊渡”的夫人之間的對談。 人生的困惑越來越多, 而置身迷局, 所憑靠的唯有“無違”二字:無違於自己, 無違於天地。

公文之外的另一套筆墨

《無違》的最初版本, 是2005年的長篇隨筆《我不懂味》。 “不懂味”是湖南方言, 場合不同意思不一, “總之是不那麼中規中矩的”。 王躍文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熟悉湖南方言的人會有多種解讀:不識時務、不受抬舉、不守規矩、不解風情, 等等。 ”

王躍文的青年時代, 一直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 1984年, 從湖南懷化師專畢業後, 他去了湖南省漵浦縣政府。 那一年, 他22歲, 借了照相館的西裝、領帶,

照了一張畢業照。 那是他能找到的人生最早的照片, “目光有些恐懼和憂鬱, 沒有導演囑咐我用這種眼神”。 一個從湘西走出的農家子弟, 即將邁入官場的門檻, 王躍文形容那種複雜的感覺, “像是深夜熟睡的人突然滾到了一張硬邦邦的床上”。

“一進機關, 我就從每件小事做起, 把掃地當作掃天下一樣認真去做。 ”上世紀80年代, “改革文學”風靡一時, 塑造了一批敢想敢做、勇擔重任的幹部形象, 其中《喬廠長上任記》中的喬光朴和《新星》中的李向南, 更成為時代的偶像。 初入仕途, 王躍文也像李向南一樣, 背著一個黃書包, 後來妥協隨大流, 換成了黑色的人造革皮包, 每天提著走街過巷, 去縣政府上班。

憑著能寫幾筆官樣文章, 王躍文一路青雲,

從縣政府到市政府, 又到省政府, “當時覺得自己未來無限遼闊, 滿腦子為崇高事業獻身的思想”。 然而, 他在機關待的時間越長, 就越灰心, 越格格不入。

對於官場中種種秘而不宣的遊戲規則, 王躍文並不願多說, 更不會將種種奇談軼事當作可供炫耀的談資。 他只講了一件小事, 微不足道, 是那種可能被大多數作家棄置一旁的故事:

“有一年, 我們機關裡分魚。 有一條雌魚, 差不多一二十斤, 肚子鼓鼓的, 都是魚籽。 有些幹部就說, 這個魚籽太多了, 買來不划算。 我說既然大家都不要, 我就把它買下來。 當時我父親出了車禍, 我想像這個魚籽可能會有營養, 想燉湯給他喝。 就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 可是到了第二天, 我就聽見別人在背後說:‘這個小王真不懂事,

那麼大的一條魚, 他居然買下來了。 ’這是我頭一回體驗到什麼叫官場等級。 ”

理想的幻滅讓王躍文開始寫作, 用寫公文之外的另一套筆墨。 他把這個買魚的故事, 寫進了短篇小說《天氣不好》中:一個寫材料的小幹部, 叫小劉, 也買了一條“不該買”的大魚。 他沒有吃這條魚, 送給了縣政府辦主任;但是過了幾天, 他又發現這條魚掛在了縣長家的陽臺上。 後來, 他碰到縣委書記, 想打招呼, 卻等來了噴嚏。 他的噴嚏沒打出來, 苦著臉望著天空, 得罪了縣委書記, 提拔的事就黃了。

早期的小說中, 王躍文寫了很多類似小劉的“官場小人物”。 他們往往剛從大學畢業, 涉世不深, 原本對社會充滿幻想, 卻發現社會同書本上學的完全是兩碼事, 只能在官場遊戲中謹小慎微、誠惶誠恐地掙扎徘徊。

“官場小說第一人”

1999年,一個更為圓融老到、也更為深沉複雜的人物,走進王躍文的筆底。他就是《國畫》中的朱懷鏡。《國畫》洋洋50萬字,以主人公朱懷鏡的視角,寫盡官場百態。小說出版後轟動文壇,各種盜版的《國畫》充斥於小書攤。

“王躍文之於官場小說,就相當於金庸之於武俠小說、瓊瑤之於言情小說、二月河之於帝王小說。” 文壇的熱捧換來的是仕途的冷遇。1999年秋天,《國畫》不再重印,王躍文成了被放逐的邊緣人。那段時間,他鬱結難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有時,電梯中只剩他一人,他總會控制不住地厲聲叫喊,等到電梯門打開,又會立即挺直腰,表情安詳地融入體面的人群中。“其實,我什麼都不算,只是個尷尬人。”

小說裡的朱懷鏡也是個“尷尬人”。他一邊講排場,一邊心疼浪費的飯菜;一邊和情人雲雨,一邊對妻子充滿愧疚;一邊在官場鑽營,一邊和藝術家朋友打成一片,自謂“清流”。

“寫《國畫》時,從頭到尾,我都有一種鬱憤和哀傷。”王躍文說,《國畫》中,朱懷鏡騙走了好友視若珍寶的《寒林圖》,準備將其獻給皮市長,實現平步青雲的當官仕途夢。他開著車往回趕,心中為《寒林圖》興奮,卻在拐彎處莫名其妙地將車停下,看著熙熙攘攘的大街無比落寞。“夜總會和酒樓的霓虹燈將大紅大紫演繹出一種叫人絕望的淒豔。他感覺鼻子裡面有些發酸,似乎眼淚快流下來了。”王躍文說,寫到這裡,他也在流淚,“我理解朱懷鏡的痛苦和尷尬。他不是什麼好人,但對人生、對自己會有反省,只是這些反省並不妨礙他繼續作惡。”

《國畫》之後,官場小說的熱潮湧起。周梅森的《人間正道》、陸天明的《省委書記》,以“主旋律”的筆調塑造了一批正氣凜然的國家公僕、反腐鬥士;《二號首長》《侯衛東官場筆記》等小說,則更注意總結官場的經驗教訓,成為許多小公務員馳騁官場的“成功學”指南。此後,大量打著“官場小說”旗號的書籍跟風而起,大部分都隱藏在“晉升必讀”“守位必讀”的幌子下,大肆意淫官場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

雖然被媒體封為“官場小說第一人”,但王躍文一直拒絕這一封號,也經常無奈地自嘲“官場小說是貼在身上的狗皮膏藥”。在他設置的官場江湖中,沒有理想主義的英雄,也沒有聳人聽聞的黑幕,“我看見的是人性在權力磁場中的變異和缺失;往更深處說,是人的本質的異化”。他經常用“蛛網”來比喻官場中盤根錯節的關係:“每個官場中人都像一隻蜘蛛,大家心照不宣地織造一張網,每個人都被這張網粘住,誰也別想輕易逃走。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卻無可奈何。”

在《國畫》的續篇《梅次故事》中,王躍文讓朱懷鏡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堅守做人原則的好官。在小說結尾,心事重重的朱懷鏡上荊山寺燒香,噩夢之後,驚悉自己最大的政治對手在上山途中車毀人亡,“他來回走著,如同困獸。忽聞法樂如雷,唱經如潮。他腦子裡一陣恍惚,像是明白了什麼道理……”在一番積極進取,奪得權力之爭的勝利後,卻生出悟“空”的幻滅與彷徨,這也是王躍文的反思:“官場生涯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理性,那麼必要,有時甚至是崇高和高尚的,然而不知不覺中,你意識到,一切都變成了廢墟,無論是身內還是身外。”

鄉土的挽歌

王躍文承認自己骨子裡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採訪中,這種悲觀經常流溢出官場,面向“滾滾紅塵”:“絕大多數人是有是非觀的,但會在不經意間適應惡的東西,現實利益比道理實惠得多。一個投機鑽營、追逐利益的人,面對家人可能是一個極好的人;一個見利忘義、為非作歹的人,也會教育兒子好好上學,遵守道德;一個官員兩袖清風,我們找他辦事被拒,就會罵他六親不認、白眼狼;但同樣一個人,他以權謀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辦事,反而會被誇講義氣、夠朋友。”

如今的王躍文,相對年輕時的鬱憤,內心多了些溫暖、理解、寬容。《環球人物》記者採訪那天,和他一起在湖南作協食堂吃午飯。作為“主席”,他和大家一樣吃食堂,舉著託盤,自己盛飯盛菜,找個地方坐下,埋頭開吃;吃飯時,也沒什麼斯文的講究,菜汁米飯拌在一起,筷子動得飛快,風捲殘雲一般,沒有領導的架子,也沒有文人的做派。飯後,我們回到茶室,年輕人在一旁打檯球、聊天,沒人意識到“主席”在一旁接受採訪而準備撤退,王躍文也不干涉,只是放大了音量,任他們繼續說笑玩鬧。他說自己現在最喜歡蘇東坡的那句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裡沒有什麼不好的人。“我不認為自己是退縮了,我只是更通達了。”他說。

2007年,王躍文創作了歷史小說《大清相國》,講述康熙年間名臣陳廷敬官場風雲五十載,最終功成名就、全身而退的故事。相比以往塑造的灰色人物,陳廷敬是一個地道的好官。“《大清相國》是一部理想主義的書,是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對古代循吏良臣的敬慕,是我所嚮往的文化理想。”

2007年,王躍文創作了歷史小說《大清相國》,得到王岐山的推薦。2016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其搬上舞臺,反響熱烈。

與此同時,故鄉的風土人事也開始走進他的筆底。2012年,王躍文發表小說《漫水》。漫水是他出生並度過童年生活的湘西小村莊,小說中的余公公和慧娘娘,坦坦蕩蕩地互相欣賞、互相扶助,如光風霽月,以鄉村的倫理與詩意,應對著歷史的嬗變與動盪。

最早觸動王躍文寫《漫水》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我回家,看見隔壁的族叔在鋸木頭。我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我在給自己做老屋。老屋,就是棺材。他說得平和淡然,但對我的衝擊非常大。”在漵浦,給老人備棺材是一件莊嚴的大事,需要做酒請客,老人家在鞭炮聲中心滿意足地爬進棺材,在裡面躺一會兒,據說可以延年益壽。“我曾經聽過一種說法,人到老年以後,會慢慢分泌出一種物質,讓人不再懼怕死亡。現實中確實有很多老人,討論自己百年之後,就像一個旁觀者,沒有一點哀傷。我更願意相信,這不是一種科學,而是一種哲學,是湘西人經過一輩子風風雨雨,對生死的通達。”

談及故鄉,王躍文的講述有了和之前不同的質感,更加綿密、細膩,詞語、句子開始大密度地傾瀉。“從我記事起,老宅子的中堂裡,就放了一副棺材。那是我奶奶的棺材,她當寶貝一樣細心照料。還有壽衣,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準備好的,都放在一個大木箱裡。”他的童年就在老宅中消磨,這裡“四處飄忽著祖宗的幽靈”,充滿重重禁忌:看見一條金環蛇從地板底下鑽出來,不能打,只能望著它逶迤而行,說不定就是哪位祖先化身而來;深夜裡聽見木屋子突然發出聲響,要想想家裡哪件事情做得不好,惹得先人生氣了;天黑之後,千萬不可吹口哨,會招來山裡的鬼魅……

40多年過去,王躍文知道,自己與故鄉已日漸隔膜。撂荒的田野、烏煙瘴氣的地下賭場、遊手好閒的少年……他眼見鄉土的凋敝,卻只能目送它漸行漸遠的背影。如今,逢年過節他仍會回鄉小住,看望還住在村中的父母。

去年清明,王躍文回家上墳。站在田壟上環顧四野,滿眼都是掛了白的黃土堆。他想起了朱自清的“千山一霎頭都白”,寫的是“摩挲兩眼夢還家”的鄉思鄉愁。“不知道先生當年清明還鄉是何心境?他在外教書,也寫文章。他是否想過自己手頭做的事,同那些故去的先人,同那些活著的父老鄉親,到底有多少關係?”

採訪臨近結束時,王躍文講起村莊裡一個讀書人的故事,一些零碎的片段,卻裹挾著歷史的曲折與荒誕。他現在正在創作一部長篇,寫的就是類似這樣的鄉土故事。有的是他親眼所見,有的來自鄉民們的道聼塗説。“我想寫的,是這些普通人眼中的歷史與世界。”王躍文說,“ 寫這樣的小說,心裡更沉靜,更熨帖,更篤定。”

作者:《環球人物》記者 許曉迪

只能在官場遊戲中謹小慎微、誠惶誠恐地掙扎徘徊。

“官場小說第一人”

1999年,一個更為圓融老到、也更為深沉複雜的人物,走進王躍文的筆底。他就是《國畫》中的朱懷鏡。《國畫》洋洋50萬字,以主人公朱懷鏡的視角,寫盡官場百態。小說出版後轟動文壇,各種盜版的《國畫》充斥於小書攤。

“王躍文之於官場小說,就相當於金庸之於武俠小說、瓊瑤之於言情小說、二月河之於帝王小說。” 文壇的熱捧換來的是仕途的冷遇。1999年秋天,《國畫》不再重印,王躍文成了被放逐的邊緣人。那段時間,他鬱結難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有時,電梯中只剩他一人,他總會控制不住地厲聲叫喊,等到電梯門打開,又會立即挺直腰,表情安詳地融入體面的人群中。“其實,我什麼都不算,只是個尷尬人。”

小說裡的朱懷鏡也是個“尷尬人”。他一邊講排場,一邊心疼浪費的飯菜;一邊和情人雲雨,一邊對妻子充滿愧疚;一邊在官場鑽營,一邊和藝術家朋友打成一片,自謂“清流”。

“寫《國畫》時,從頭到尾,我都有一種鬱憤和哀傷。”王躍文說,《國畫》中,朱懷鏡騙走了好友視若珍寶的《寒林圖》,準備將其獻給皮市長,實現平步青雲的當官仕途夢。他開著車往回趕,心中為《寒林圖》興奮,卻在拐彎處莫名其妙地將車停下,看著熙熙攘攘的大街無比落寞。“夜總會和酒樓的霓虹燈將大紅大紫演繹出一種叫人絕望的淒豔。他感覺鼻子裡面有些發酸,似乎眼淚快流下來了。”王躍文說,寫到這裡,他也在流淚,“我理解朱懷鏡的痛苦和尷尬。他不是什麼好人,但對人生、對自己會有反省,只是這些反省並不妨礙他繼續作惡。”

《國畫》之後,官場小說的熱潮湧起。周梅森的《人間正道》、陸天明的《省委書記》,以“主旋律”的筆調塑造了一批正氣凜然的國家公僕、反腐鬥士;《二號首長》《侯衛東官場筆記》等小說,則更注意總結官場的經驗教訓,成為許多小公務員馳騁官場的“成功學”指南。此後,大量打著“官場小說”旗號的書籍跟風而起,大部分都隱藏在“晉升必讀”“守位必讀”的幌子下,大肆意淫官場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

雖然被媒體封為“官場小說第一人”,但王躍文一直拒絕這一封號,也經常無奈地自嘲“官場小說是貼在身上的狗皮膏藥”。在他設置的官場江湖中,沒有理想主義的英雄,也沒有聳人聽聞的黑幕,“我看見的是人性在權力磁場中的變異和缺失;往更深處說,是人的本質的異化”。他經常用“蛛網”來比喻官場中盤根錯節的關係:“每個官場中人都像一隻蜘蛛,大家心照不宣地織造一張網,每個人都被這張網粘住,誰也別想輕易逃走。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卻無可奈何。”

在《國畫》的續篇《梅次故事》中,王躍文讓朱懷鏡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堅守做人原則的好官。在小說結尾,心事重重的朱懷鏡上荊山寺燒香,噩夢之後,驚悉自己最大的政治對手在上山途中車毀人亡,“他來回走著,如同困獸。忽聞法樂如雷,唱經如潮。他腦子裡一陣恍惚,像是明白了什麼道理……”在一番積極進取,奪得權力之爭的勝利後,卻生出悟“空”的幻滅與彷徨,這也是王躍文的反思:“官場生涯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理性,那麼必要,有時甚至是崇高和高尚的,然而不知不覺中,你意識到,一切都變成了廢墟,無論是身內還是身外。”

鄉土的挽歌

王躍文承認自己骨子裡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採訪中,這種悲觀經常流溢出官場,面向“滾滾紅塵”:“絕大多數人是有是非觀的,但會在不經意間適應惡的東西,現實利益比道理實惠得多。一個投機鑽營、追逐利益的人,面對家人可能是一個極好的人;一個見利忘義、為非作歹的人,也會教育兒子好好上學,遵守道德;一個官員兩袖清風,我們找他辦事被拒,就會罵他六親不認、白眼狼;但同樣一個人,他以權謀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辦事,反而會被誇講義氣、夠朋友。”

如今的王躍文,相對年輕時的鬱憤,內心多了些溫暖、理解、寬容。《環球人物》記者採訪那天,和他一起在湖南作協食堂吃午飯。作為“主席”,他和大家一樣吃食堂,舉著託盤,自己盛飯盛菜,找個地方坐下,埋頭開吃;吃飯時,也沒什麼斯文的講究,菜汁米飯拌在一起,筷子動得飛快,風捲殘雲一般,沒有領導的架子,也沒有文人的做派。飯後,我們回到茶室,年輕人在一旁打檯球、聊天,沒人意識到“主席”在一旁接受採訪而準備撤退,王躍文也不干涉,只是放大了音量,任他們繼續說笑玩鬧。他說自己現在最喜歡蘇東坡的那句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裡沒有什麼不好的人。“我不認為自己是退縮了,我只是更通達了。”他說。

2007年,王躍文創作了歷史小說《大清相國》,講述康熙年間名臣陳廷敬官場風雲五十載,最終功成名就、全身而退的故事。相比以往塑造的灰色人物,陳廷敬是一個地道的好官。“《大清相國》是一部理想主義的書,是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對古代循吏良臣的敬慕,是我所嚮往的文化理想。”

2007年,王躍文創作了歷史小說《大清相國》,得到王岐山的推薦。2016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其搬上舞臺,反響熱烈。

與此同時,故鄉的風土人事也開始走進他的筆底。2012年,王躍文發表小說《漫水》。漫水是他出生並度過童年生活的湘西小村莊,小說中的余公公和慧娘娘,坦坦蕩蕩地互相欣賞、互相扶助,如光風霽月,以鄉村的倫理與詩意,應對著歷史的嬗變與動盪。

最早觸動王躍文寫《漫水》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我回家,看見隔壁的族叔在鋸木頭。我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我在給自己做老屋。老屋,就是棺材。他說得平和淡然,但對我的衝擊非常大。”在漵浦,給老人備棺材是一件莊嚴的大事,需要做酒請客,老人家在鞭炮聲中心滿意足地爬進棺材,在裡面躺一會兒,據說可以延年益壽。“我曾經聽過一種說法,人到老年以後,會慢慢分泌出一種物質,讓人不再懼怕死亡。現實中確實有很多老人,討論自己百年之後,就像一個旁觀者,沒有一點哀傷。我更願意相信,這不是一種科學,而是一種哲學,是湘西人經過一輩子風風雨雨,對生死的通達。”

談及故鄉,王躍文的講述有了和之前不同的質感,更加綿密、細膩,詞語、句子開始大密度地傾瀉。“從我記事起,老宅子的中堂裡,就放了一副棺材。那是我奶奶的棺材,她當寶貝一樣細心照料。還有壽衣,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準備好的,都放在一個大木箱裡。”他的童年就在老宅中消磨,這裡“四處飄忽著祖宗的幽靈”,充滿重重禁忌:看見一條金環蛇從地板底下鑽出來,不能打,只能望著它逶迤而行,說不定就是哪位祖先化身而來;深夜裡聽見木屋子突然發出聲響,要想想家裡哪件事情做得不好,惹得先人生氣了;天黑之後,千萬不可吹口哨,會招來山裡的鬼魅……

40多年過去,王躍文知道,自己與故鄉已日漸隔膜。撂荒的田野、烏煙瘴氣的地下賭場、遊手好閒的少年……他眼見鄉土的凋敝,卻只能目送它漸行漸遠的背影。如今,逢年過節他仍會回鄉小住,看望還住在村中的父母。

去年清明,王躍文回家上墳。站在田壟上環顧四野,滿眼都是掛了白的黃土堆。他想起了朱自清的“千山一霎頭都白”,寫的是“摩挲兩眼夢還家”的鄉思鄉愁。“不知道先生當年清明還鄉是何心境?他在外教書,也寫文章。他是否想過自己手頭做的事,同那些故去的先人,同那些活著的父老鄉親,到底有多少關係?”

採訪臨近結束時,王躍文講起村莊裡一個讀書人的故事,一些零碎的片段,卻裹挾著歷史的曲折與荒誕。他現在正在創作一部長篇,寫的就是類似這樣的鄉土故事。有的是他親眼所見,有的來自鄉民們的道聼塗説。“我想寫的,是這些普通人眼中的歷史與世界。”王躍文說,“ 寫這樣的小說,心裡更沉靜,更熨帖,更篤定。”

作者:《環球人物》記者 許曉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