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自由主義正在給美國經濟醞釀危機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文| 格澤高滋·W·科勒德克

編譯:牛綺思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4期)

在許多人眼裡, 如烏托邦幻想般的新自由主義被證明並不是應對越來越多難題的萬靈藥, 反而導致了波及全球的金融、社會和政治危機, 因此它終會被歷史拋棄。 但在動盪不安的大環境中, 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又出現了新民族主義和右翼民粹主義勢力抬頭的現象。

在我看來, 新自由主義讓位右翼民粹主義, 是以邪惡對抗邪惡, 是一種謬論替代了另一種謬論而已, 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事。

這兩種主義不僅本身不利於經濟和政治系統發展, 其擁護者據其所制定的經濟政策也缺陷重重。

新自由主義以犧牲大部分人利益來滿足少部分人致富

如今, 距離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已過去10年, 業內專家幾乎一致認為導致這一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義。 它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經濟流派, 也被看作是一種經濟政策。 然而事實上, 新自由主義理念中的自由是假, 它表面上標榜著諸如自由選擇、民主、私有財產、企業家精神和競爭等宏偉的自由思想, 但實際上是以犧牲大部分人的利益來滿足少數人的致富。

不僅如此, 放鬆經濟監管導致廣大勞動者在資本世界中處於越發不利的地位,

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又出現了經濟金融化, 還有通過操縱財政再分配的方式偏袒社會富裕階層, 以及1986年時任美國總統羅奈爾得·雷根(任期為1981—1989年)發起的稅改……這些都進一步助長了新自由主義的勢頭。

這裡提到雷根的稅改, 是因為這一改革被評價為使美國經濟走出了“滯脹”泥潭, 並在1983—1988年實現了戰後最長的增長週期。 然而, 在1979年雷根競選美國總統時, 美國人的工資水準是平均每小時18.78美元, 而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 美國人的時薪降到了18.52美元。 那麼, 這期間美國勞動效率提升的成果, 以及國民收入實現的增長都跑去了哪裡?

對此, 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是, 由於奉行了新自由主義, 勞動效率提升和國民收入增長的所得都進了少數人的口袋。

舉例說明, 在1970年到2010年間, 企業利潤占GDP的比重上升了約10%, 但與此同時, 工資在GDP中所占份額卻從53%下降到了44%。

在1979年到2007年危機爆發前的這30年中, 美國最富有的那1%的人的淨收入增加了280%, 相比之下, 這一時期美國社會最貧窮的那20%的人, 其收入只增加了20%。 於是, 美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從基尼係數看(注:基尼係數介於0~1之間, 基尼係數越大, 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 目前美國的這一指數在0.4左右, 波蘭的為0.3, 丹麥的則是0.25。

貧富差距加大, 引發了著名的“佔領華爾街”運動

隨著美國的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社會排斥感日益增加而來的, 便是著名的“佔領華爾街”運動, 其標誌性口號是“我們都是99%”, 明確抗議少數人對社會財富的貪婪與不公平佔有。

然而更糟糕的是, 政治精英、媒體, 甚至是經濟學家對此卻態度冷漠, 他們還有意把矛頭指向了技術革命和全球化等客觀進程, 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對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外來移民(比如墨西哥人、來自穆斯林國家和中東歐地區的人)的不友好, 繼而演變為與不可逆轉的全球化趨勢作對。 這些舉動本應引發人們對新民族主義、排外情緒、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的不滿之情, 然而事與願違。

新自由主義操縱的特朗普稅改不是美國經濟的救星

如今, 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 但他犯的錯可能更大。 人們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後本應變得更加明智, 然而, 新自由主義的“貪婪”與民粹主義的“天真”卻在白宮的新主人手中結合在了一起,

讓美國再一次陷入思想的混亂之中。

就拿特朗普推進國會稅改來說, 之所以用“推進”這個詞, 是因為當時美國參議院投票最終是以51~49票數通過稅改法案, 48名民主黨人全部投反對票, 共和黨人僅以一票的差距取勝而已。 共和黨人大肆宣揚稅改的成功, 特朗普也在其推特上發表推文, 高呼“工作, 工作, 工作!”, 表示稅改是成功的, 結果將不言自明。 但是, 民主黨人卻一致反對通過稅改法案, 並用“盜竊”“欺騙”等激烈的言辭表達抗議之情。

那麼, 美國人如何看待這次稅改呢?

據統計, 只有27%的美國人支持新的稅改法案, 52%的人明確表示反對。 相比為政府代言的專家和宣導新自由主義思想的經濟學家, 美國民眾似乎更願意相信無黨派專家發表的務實觀點。雖然前者一直在宣揚特朗普對企業的減稅政策將大大促進經濟發展,然而據一些獨立機構測算,到2027年,美國下調公司稅帶來的額外GDP增量僅為0.4%~0.9%,微乎其微。另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分析,企業所得稅若減少10%(實際上最終是從35%降至21%,總計下降14個百分點),經濟的長期增長率僅有0.15%。

我曾任職波蘭副總理和財政部長,也參與過國家減稅政策的制定,比如將企業所得稅從40%下調至32%,後又從28%調降至19%,但與降稅並行的,還有一系列促進集資、投資,同時有利於創造理想收入關係和人力資源發展的財政政策。也正因如此,波蘭的經濟增長加快,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有所下降,長期公共債務也沒有增加。

但這種情況不會在美國發生。儘管新的稅改法案下調了此前相對較高的公司稅率,但恐怕收效甚微,經濟不會因此而獲得顯著增長,失業率不會下降,不平等或進一步加劇,政府債臺高築……也正因如此,頗令人感到困惑的是,稅改的制定者和支持者們會如何面對避無可避的巨大財政赤字,以及隨之而來的越累積越高的債務?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在未來10年裡,美國公共債務規模將增加1.5萬億美元,而目前美國的這一債務總額已超過2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7%。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料的是美聯儲將更為激進地加息,而這自然會削弱投資的熱情,繼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2025年後,53%的美國人要繳更多的稅款

在美國民主黨看來,共和黨的稅改迷惑了納稅人(即全體選民),後者應儘早發現稅改法案背後是新自由主義思想在操縱局面,並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用選票讓共和黨失去國會的多數席位。

總體而言,2018年到2027年這個時期裡,大多數美國人在稅改實行一開始(2018年到2025年)會感受到減稅帶來的好處,但個稅的減稅優惠將在2025年到期,約有53%的美國人(主要來自處在較低稅率檔次的納稅人)將向國稅局繳納更多的稅款,但前1%的富人仍享受減稅紅利,等於說窮人要給富人買單了。

由此看來,新自由主義不僅未被擊敗,還正給美國經濟醞釀著一場更大的危機。不過,這並不是美國自己的事,畢竟在未來的幾十年裡,美國還會在世界金融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美元也將維持其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因此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或會因美國濫用新自由主義而受到波及。所以,還請千萬記住這一苦果背後的始作俑者。

(作者系波蘭前副總理,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經濟發展研究機構及歐盟高級顧問,現任波蘭華沙科茲明斯基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波蘭智庫主任。著有《真相,謬誤與謊言:多變世界中的政治與經濟》。)

美國民眾似乎更願意相信無黨派專家發表的務實觀點。雖然前者一直在宣揚特朗普對企業的減稅政策將大大促進經濟發展,然而據一些獨立機構測算,到2027年,美國下調公司稅帶來的額外GDP增量僅為0.4%~0.9%,微乎其微。另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分析,企業所得稅若減少10%(實際上最終是從35%降至21%,總計下降14個百分點),經濟的長期增長率僅有0.15%。

我曾任職波蘭副總理和財政部長,也參與過國家減稅政策的制定,比如將企業所得稅從40%下調至32%,後又從28%調降至19%,但與降稅並行的,還有一系列促進集資、投資,同時有利於創造理想收入關係和人力資源發展的財政政策。也正因如此,波蘭的經濟增長加快,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有所下降,長期公共債務也沒有增加。

但這種情況不會在美國發生。儘管新的稅改法案下調了此前相對較高的公司稅率,但恐怕收效甚微,經濟不會因此而獲得顯著增長,失業率不會下降,不平等或進一步加劇,政府債臺高築……也正因如此,頗令人感到困惑的是,稅改的制定者和支持者們會如何面對避無可避的巨大財政赤字,以及隨之而來的越累積越高的債務?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在未來10年裡,美國公共債務規模將增加1.5萬億美元,而目前美國的這一債務總額已超過2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7%。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料的是美聯儲將更為激進地加息,而這自然會削弱投資的熱情,繼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2025年後,53%的美國人要繳更多的稅款

在美國民主黨看來,共和黨的稅改迷惑了納稅人(即全體選民),後者應儘早發現稅改法案背後是新自由主義思想在操縱局面,並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用選票讓共和黨失去國會的多數席位。

總體而言,2018年到2027年這個時期裡,大多數美國人在稅改實行一開始(2018年到2025年)會感受到減稅帶來的好處,但個稅的減稅優惠將在2025年到期,約有53%的美國人(主要來自處在較低稅率檔次的納稅人)將向國稅局繳納更多的稅款,但前1%的富人仍享受減稅紅利,等於說窮人要給富人買單了。

由此看來,新自由主義不僅未被擊敗,還正給美國經濟醞釀著一場更大的危機。不過,這並不是美國自己的事,畢竟在未來的幾十年裡,美國還會在世界金融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美元也將維持其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因此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或會因美國濫用新自由主義而受到波及。所以,還請千萬記住這一苦果背後的始作俑者。

(作者系波蘭前副總理,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經濟發展研究機構及歐盟高級顧問,現任波蘭華沙科茲明斯基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波蘭智庫主任。著有《真相,謬誤與謊言:多變世界中的政治與經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