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距今已經1700多年的陵墓被打開,日本人對其中一寶情有獨鍾

喜歡三國歷史的人, 都熟知蜀國大將關羽。 關羽, 這位被後來歷代帝王和百姓推崇的英雄, 是“忠義”的化身, 又逐漸被神話, 建廟塑像供奉, 幾乎家喻戶曉。 正史記載, 該墓墓主朱然和吳國另外一員名將(潘璋)就是當年生擒關羽者。

基建工程中發現古墓是常見之事。 上世紀末, 安徽馬鞍山雨山鄉安民村林場擴建倉庫無意發現這座古墓時, 誰也沒有想過墓主是何許人也。 不過, 墓中後來出土了許多前所未聞的物品, 如兩件漆耳杯, 皮胎, 口沿鑲鎏金銅扣, 表面光滑, 花紋自由流暢。 這是中國古代的“犀皮器”。

所謂“犀皮器”, 是在漆器胎骨上用稠漆堆起高低不平的地子, 再反復刷不同色的漆, 最後將表面打磨光滑, 露出不同顏色的漆層, 紋如行雲流水。 過去知道的“犀皮器”只有明代遺物, 根據文獻推測也不過上溯到唐代, 而這兩件器物比已知的實物早1300多年, 不能不使人感歎。 更令人驚異的是墓葬儘管被盜, 但仍出土漆器、陶瓷器和銅器140多件, 還有6000多枚錢幣。 這是一座總長8.9米的大墓。 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判斷應是東吳時期, 以前從未發現過這麼大的東吳墓, 也沒出土過這麼精美的隨葬品, 以肯定墓主人生前地位相當高, 墓主人是誰呢?

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許多前所未聞, 不僅使人們對孫吳時期的文化內涵有了新的認識, 還透露出很多研究歷史的資訊線索:蜀國的品質低劣、價值很高的“直百五銖”何以出現在東吳?難道在這裡流通使用?而大量蜀國的漆器出現在墓裡, 莫非是朱然多次戰敗蜀國的戰利品?有趣的是, 三國時期中國與日本有密切的往來, 日本出土不少這一時期中國輸入的銅鏡等實物,

中國漢字逐漸東傳日本, 如今日本語中的名片, 漢字仍寫成“名刺”二字。 還有一件平漆屐, 其樣式至今也在日本流行。 眾所周知, 日本人對木屐情有獨鍾, 所以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 而朱然墓就出土了一件漆木屐, 而且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 這以實物證明漆木屐並非最早由日本人發明, 而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 所以日本對朱然墓如此的感興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